6
父 子
文/李自民
吃完晚饭,难得周末儿子学习放松一下陪他“放放风”,解除一下学习的疲劳。也是我们父子最近饭后的一次默契。其实也没有目的,就是信步游荡。
一路和儿子攀谈着,对于一路的美丽风景是无暇顾及。这灯红酒绿的世界此刻不属于我们。最多的还是我当听众,从班级到校园,从现在到历史,天南海北,三山五岳,也算是说今博古,一顿“乱弹”。这次我发现儿子知识面的广泛让我有点佩服。
儿子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虽然是个七年级的学生,在搞好本质“工作”的同时尤其喜欢看课外书。古典名著,现代名著,诗歌散文,反正有字的东西在他手里都要浏览一番。
记得一次儿子手里端着一本书,我路过瞟了一眼《平凡的世界》这书在我好些年前也接触过,路遥写的,也算是一部现代名著 ,但在我手里草草的翻过几页后无法让她吸引住我,就让他继续躺在了柜子的角落里。
为了更好的进入儿子的内心世界,找到这本书对儿子产生的魅力,我勉为其难的把这本《平凡的世界》从新认识了一遍。这部书点滴也是今晚同儿子散步时讨论最多的话题。
故事描述了在黄土高原上,一群平凡的人,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在这片平凡的土地上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中,在只能吃上黑馍馍的艰苦岁月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向往能吃上白馍馍所付出的艰辛过程。故事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复杂心理和社会矛盾纠葛,以及对各阶层人物的生动形象演绎渗透在每一个字里行间。从主人翁艰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喜悦的描叙更加吸引了我。尤其是书中主人翁孙少平家境几乎接近崩溃的同时对知识的追求与热爱。
故事突显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思维和社会变化之间的矛盾。是时下国家政策和农村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给当时社会刻画了时代的烙印。在书中领悟到了反反复复不停地锤炼着的人格,是最坚韧的。只有不停的努力,坚持才有希望。以主人翁在当时环境中的真实,顽强,及百折不挠的精神中折射出我们生活的现实性意义。战胜苦难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
在我们话题谈论写作的意义时,儿子引用了路遥曾经说过的话“作家的劳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
今晚也算是最近同儿子单独相处时间比较长的一次。虽然路上散步的人儿都陆陆续续往回走了,但我们还似乎意犹未尽。此刻的我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如同和一见如故的朋友在无拘无束的攀谈。
不知不觉夜已深了,马路上已经车少人稀。直到电话里传来爱人催促的话音,我们才并肩疾步往家的方向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