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草原游记
李全仁

我从未考虑过到草原旅游。年轻时几乎走遍了内蒙古著名的大草原,至今记忆犹新。然而当大女儿红霞提及去“坝上草原”旅游时,我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原因是过去虽闯荡过大草原,但时间已久远,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更重要的是,在我的电脑里储存着自己的几千幅摄影作品,唯独没有草原这个内容,现在正好补上。
一
夏日的清早从济南出发,乘旅游汽车直奔丰宁坝上而去。丰宁是河北省的一个满族自治县,其实草原景区在该县的大滩镇,叫大摊草原,或叫京北第一草原,离丰宁县城尚有130里。“坝上”是一个地理名词,特指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接处突然升高形成的地带。西起张家口以北的张北县,经沽源、丰宁,东至承德市围场县。这一带的草原特别美丽,统称“坝上草原”。
一路走高速公路,过了北京山洞连山洞,行车11.5小时才到达景区。下车时风雨交加,寒气逼人。时值盛夏,坝上草原以这样的方式欢迎我们,过分好客了吧!
住宿在一个民营酒店,院子很大,鲜花盛开,平房标准间,唯独没有空调。这里夏季气候凉爽,用不着空调,到秋后寒冷时没人来了,也就停业了。
晚餐进大餐厅,10人一桌,10菜一汤,和各地相似。但桌上的菜肴有区别了:风味羊排、爆炒羊头肉、酸菜扣肉等等,有明显的草原风味。这还不够,一会导游送来了12瓶雪花啤酒,一大瓶可口可乐。这还不够,接着又送来一大瓶(三斤)“老犟驴”牌草原烈酒。白酒是内蒙产品,绝对好喝。酒瓶样式和包装突出草原特色(空瓶我收藏了)。这还不够,正当大家饮酒欢乐时,酒店服务员送来了烤全羊。二人抬着,一人用快刀往大盘里切,顿时稍带焦味的烤羊肉香气溢满空间。我没想到,坝上草原旅游,有这么独特的草原风格。也许读者会想,这要花多少钱啊!我告诉大家,除了正餐,所有酒类、饮料、和烤全羊,均由导游免费赠送。烤全羊全车55人只送一只,但绝对够吃了。旅游公司这么“放憨”,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晚间本安排了篝火晚会,因大家多喝了酒,天气也不太好,决定延期到明晚。但我们没闲着,附近有个“大汗酒店”那里的篝火晚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走去,从公路上居高临下观望,仿佛亲临其境:一大堆明晃晃的篝火照亮草原的夜空,男女游客手拉手围了一个大圈,边唱边舞。随着声声炮响,礼花、焰火不时升上天空,然后天女散花般洒落下来,照亮每个人狂放的笑脸。我猜这时候他(她)们一定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疲劳,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人生就像这火花一样,精彩过了,辉煌过了或已足够。
晚间休息时,我想,这次旅游值得,初步感受到了浓郁的草原氛围。希望明天有个好天气,能够实现拍摄草原风光的愿望。
二
清晨早起,开窗一看,大雨哗哗地下着,地上水流很急,我心灰意冷了。这里久旱不雨,来时看到路边的玉米叶都快干了,怎么就遇到雨呢?游程虽四天,两天在路上,还能拍摄到蓝天白云的美丽草原吗?
按时早餐,冒雨上车,按导游的部署去多伦湖。多伦湖是内蒙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一个景区,相距300多里。大雨不停,车窗朦胧,依稀见路旁多是半农半牧的丘陵。到达景区,买了门票,汽车继续往里开。见是个长形大水湾,一面是山,一面草地,山上无树,湖边杂草旺盛。除此之外看不到任何特点。据说它的前身是锡林郭勒草原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叫西山湾水库。现在是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广告上形容得不错,什么“烟波浩缈”、“像一块镶嵌在高山和草原中间的翡翠”等等,但怎么看都和这些美丽的字眼不沾边。一千多里路花钱来看这种风景值吗?打着雨伞走了一段高坡,希望找到好景,但山后面又是丛山。路旁有很嫩的山韭,薅了一棵尝尝,没山韭味,有点苦。回到湖边,见几条小船沉睡着,无人管理,能上船不能开。既然无趣就早回吧,往返车程四小时,回到住地刚好吃午饭。
下午的活动是自费骑马。村里有个买票上马的场地,导游穿了马靴骑马给大家看,不少年轻人买票骑马了,没骑过马胆又小的可雇人牵马,人比马便宜。
剩下不骑马的没事干。我看到远处有大片牧场和马群,天气也变得晴兼少云,是摄影的好时机,希望导游能派车送过去。等了好久,骑马场没人了,导游不见了,我远望牧场,看看蓝天白云,心里痒痒,决不放过这好机会,独自奋勇向牧场奔去。半路遇上同车的一女青年,她夸我不服老,说从济南来连续坐车10小时不怕累。我说,是11个半小时。她在这里拍油菜花。我想起今年4月12日到婺源的江岭梯田拍油菜花,到达一看大吃一惊,油菜花已变成长长的鼓鼓的荚子。今天是7月12日,这里却油菜花盛开。我也拍了几幅,然后约她一起去拍草原马群,她嫌远不去。我一人往前走,在较近处先拍了牛群,较满意。
终于到了牧场中心。说是牧场其实是大草原的一部分,马群密集,牧草又嫩又密,其间时有水洼或小水沟出现。虽不能摆拍,也要马群排列得自然、顺眼,还有远处的山、小村、天上的云,都要尽量配合得当。遇到乌云滚滚,拍出片就不协调。但是只等有理想镜头了拍,说不定把机会就错过了。只有多拍,然后从中选择好的。这时女儿边拍边走过来,外孙女刚骑完马也过来了。女儿告诉我,导游说明天有更好的草原,更多的马群。我说导游的话不能全听,就是真的,若遇上坏天气就完了,所以现在要尽力拍好。
约莫过了两个小时,拍了100多个镜头,其中不乏有“蓝天白云绿草原”这样较理想的作品。把汗水和脚印留在草原,换来了愉悦和收获。返回路上遇到导游,我高兴地告诉他:“我拍到草原马群啦!还不错!”回到宾馆,女儿斟上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相机,边喝茶边看片。有这些作品心里就有底气了。
三
第三天很关键了,等于最后一天,压轴戏往往都在后头。这天上午,就地参观游览“京北草原大汗行宫”和“海留图国家湿地公园”。
“大汗行宫”是一座新建的蒙元时代成吉思汗率兵征战的行宫。行宫面积很大。参观宫殿区,可引人回顾历史,领略成吉思汗雄霸天下的场面;围墙内右侧的600个蒙古包组成的兵营,展示了蒙古特色的军帐文化和粗犷的马背文化;占地10万平方米的花卉观光园里,生长着当地特色的各种花卉。时值盛夏,园内百花怒放,令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另一个景区紧挨着“大汗行宫”,叫“海留图国家湿地公园”。这个国家级公园名附其实,她拥有10万亩广阔而美丽的天然草场,乘上草原观光列车(似火车,胶轮,无轨道),可尽情欣赏草原的美丽。天空是蓝天白云,草原是花海一片,远处有骏马奔腾,金莲湖把蓝天白云映在水中如仙境。说这里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十分确切。我想到我的家乡锦云川,被称做彩云的故乡。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我童年时,经常看到蓝天彩云,而且奇形异状变幻无穷。尤其雨后的彩虹,壮丽无比,令人欣喜振奋。可是由于靠近大城市,空气污染,“锦云川”有名无实了。相信通过治理污染,美丽的蓝天彩云会回来的。
湿地公园绝非只看蓝天白云花海,她还有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如草原高尔夫、草原摩托、桑巴气球、旋转飞机、霹雳火炮、激光射击、飞刀飞斧、射箭、滑草、蒙古人家、5D电影等,应有尽有,只须买一次门票可全部享用。我在这里平生第一次放了枪炮,拉弓射箭,看了5D电影。滑草的时候,女儿说:“爸爸,这运动速度太快,坡度又陡,你别滑了,给俺照相吧!”我说:“行!”。
为了追求拍摄“蓝天白云花草原”,我把许多游乐项目放弃了。我蹲在花草丛中欣赏着各种野花:金莲花似荷花,盛开怒放金黄耀眼,野罂粟橙黄兼紫鲜艳夺目,娇美的柳兰花紫中泛红,野芍药洁白得一尘不染……,还有马兰花、绒球花、喇叭花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真正是群芳荟萃、争奇斗艳,美得让人陶醉。民间有“家花不如野花香”的俗语,十分正确,只是被理解得跑调儿了。
我看到有不少游客和草原亲不够,追求与鲜花嫩草零距离,在花丛中有的自拍有的互拍,他(她)们穿红着绿成了花海的一部分,也便成了我拍摄的风景。
四
下午远征,去太仆寺御马苑景区。该景区在内蒙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境内。太仆寺旗驻宝昌镇,小城很新很美,建筑园林化,像一张白纸上画出的美丽图画。街上不见拥挤的人群,少有汽车,四周被树林和草原环绕着。住厌了大城市的人恳定羡慕这样的地方。从几条很宽很长的马路看,发展的谱气很大。
快到景区的时候,公路走下坡,右前方出现一片大草原,地势虽有起伏,但一望无际,像一张绿色绒毯铺就,没有障眼物,连一棵树、一根电杆也不见,又是居高临下瞭望,这时我真正感受到什么叫“辽阔”,自己的心情也顿时无比的宽广。只可惜汽车不停,没有把这一美景收进我的镜头,深感遗憾。转而又宽慰自己,旅游的价值不仅是摄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愉悦了心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有利身心健康,已经很值得。
行车一个半小时到达景区。太仆寺御马苑位于贡宝拉格草原,面积广阔,建有标准速度赛马场、马卡绕桶赛场、御马大酒店、商店、博物馆等。
商店里的商品突出蒙古特色。博物馆是展示御马文化的,陈列着图片300余幅,文物3000多件。太仆寺是古代掌管皇室御马和马政的重要部门,历代皇帝亲自任命太仆寺卿,太仆寺卿官位在“从三品”以上。中国自秦汉时代就特别重视御马文化,马是生产的工具,战争的勇士,处处奉献出它的力量、勇敢和忠厚,中华民族需要龙马精神。我在这里补上了一堂“御马文化”课。
御马大酒店由蒙古包一条街组成,有战车式蒙古包群、奈曼风情包群、小型蒙古包群。客房、餐厅都在其中,不时闪现出蒙族服务小姐轻盈的倩影。有些蒙古包敞开着,我们进去参观、照相、休息,感受蒙民生活。
时间充余。遥望贡宝拉格草原的马群,一片片、一群群,只是距离很远。我带了相机直奔而去,拍了些镜头。马是不错的,叫汗血马,优良品种,多为深棕色,身上打着编号。由于草原干旱,牧草矮而稀疏,盖不住地皮,云彩是灰色薄云,拍了许多,没有一张满意,幸亏昨天拍到了较好的。
回到酒店附近,看到赛马场正在骞马,我兴奋了!赛马场有围栏有看台,几位蒙族青年骑手正在进行竞赛。骏马飞奔着,他们在马背上或倒立或翻滚,或弯腰拾地上的彩绸、花朵。几位蒙族姑娘像男子一样彪悍,赢得阵阵掌声、喝彩声。我的相机咔咔地响着,仿佛也在为他(她)们喝彩。
回返时坐在汽车上,心情愉快。明天要回程了,想想来草原几天的活动,总结了四个字:不虚此行!

【作者简介】李全仁,男,1937年7月生于济南市历城区南高而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铁路勘测设计工作,在国家困难时期响应号召回乡支农,当过生产队长、公社文化站长。改革开放后长期从事社会文化及文博工作。自1956年2月起发表作品,先后在全国80余家报刊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200余万字,有260余篇作品被各地出版社编入40余种选本,20余次在全国及省、市获奖,并发表摄影书画作品160余幅。出版个人专著《阴阳桥》、《回民武侠常四把》、《岁月风铃》、《桃花峪恋情》、《神州夜谭》、《泰山情怀》、《卧龙镇》等九部,主编文集多部。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历史学会会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顾问等。业绩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等多种辞书。专业技术职称副研究员,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