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这些重要论述,赋予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2019年10月21日,河南省禹州市秋季主体班学员前往济源市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学习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凝练、升华而构成的一种精神气质,在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党砥砺奋进的红色基因,它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不断争取新的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10月22日上午,主体班全体学员重走朱德出太行小道,踩着先辈的脚印,重温那段历史,大家对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追求、理想信念及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理想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

观看过《太行丰碑-愚公渠》纪录片后,全体学员前往愚公移山精神展览馆实地学习,展览馆共有七个篇章,主要讲述了愚公移山精神的起源、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等。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充分认识到愚公移山精神的宝贵,作为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传承人,将会继续发扬“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中国梦。


愚公渠是愚公精神的真实写照,老一辈建设者在高耸入云的太行之巅,在深沟高垒的太行峡谷,用铁锤和钢钎、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千军万马战太行的辉煌史诗。愚公渠建设史是改革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做为后辈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愚公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创造成绩。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追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脚步,学员们来到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花石村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家园、休闲宜游乡村、天然宜养基地,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在“绿水青山”中找“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集体领办·群众入股”的乡村旅游经营创新之路。首创并严格落实党员管理“土八条”,规范组织纪律,贯彻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在基层的实践,花石村致富的成功经验极大增强了学员们决胜同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信心。

建设者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团结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共同完成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不朽史篇-黄河小浪底水库。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在外国人面前,我们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我们是小浪底人!”作为愚公移山精神实践的实证,小浪底水库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愚公精神人民的寄托。

作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发祥地,王屋山不只是红色的革命基因,更有民族之魂,欲与天公试比高,愚公人民“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体学员立下愚公移山志,认真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敢闯敢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