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求索集》三首
文/罗澍生
金钱未必可通神,
务实方为不二门
苦读萤窗研韵律,
书山求索觅诗魂。
再题《求索集》
几番韵海度晨昏,
愈觉难登大雅门。
敢诩诗人欺世道,
唯将心血荐乾坤。
咏志
澹泊功名耻逐波,
裁诗剪烛乐如何?
仁心侠骨情常系,
傲雪凌霜志未磨。
勤涉书山求大道,
苦攻歧术去沉疴。
前途纵有千重险,
依旧扬帆发浩歌。
附
罗树生先生《求索集》序
文/李谟高
罗君澍生,锑城奇士也。何以言之?盖习岐黄,早得良医之誉;攻格律,竟成高手之名。读其诗,必心有所仪;见其人,则情无所间。以此,余乐与之交。虽相交不久,而友情弥笃。
罗君少时聪慧,博闻强记,能言善写,尝有神童之誉。惜家庭出身之故,阳光雨露不惠其身,碧海蓝天难展其翼。然强者眼无绝境,智者脚有通途。月前灯下,锥股以读;田头地边,倚锄而思。诸子百家无所不涉,杏林经典定取其华。“愿将三尺青萍剑,拨去长空万里云。”(《七绝·无题》)。气势恢宏,大有鸿鹄之志;意象鲜明,初见笔底之功。而行望闻问切,日臻成熟;治疑难杂症,屡建奇功。于冷江新化,名声翘起;城市乡村,车马频临。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先生深谙其道而躬践其行。“学得岐黄术,妙手迎春还。”——医人也;“横眉呐喊已无用,必效惊雷唤物苏。”——医心也。医人以健其体,医心以隆其德。此良医之真义,亦罗君之有别于他君者也!
罗君为诗,犀利泼辣,直率纯真。多投枪匕首之作,少阿谀谄媚之声。“青楼妓馆寻常见,饕餮堂前几度闻。正是干爹权重日,升迁榜上又逢君。”(《剥皮诗·贪官升迁》)。可见一斑。而早期作品尤著。诗集《怒涛》可证。
年既逾不惑,笔愈臻沉稳。今日之罗君,遇事能持公正,为言绝少偏私。举凡真者善者美者,即歌之颂之鼓之吹之;假者恶者丑者,必斥之唾之鞭之讨之。敢爱敢恨,亦臧亦否。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当恨。由是,友人曰:澍生笔力思想两成矣!
譬若咏物,以物托人,神形皆肖,寓意深远。“又见寒梅绽晓枝,新诗一首寄相知。休言萧瑟临天下,雪化冰消会有时。”;“玉面从无媚态,丹心唯送清香。粉身碎骨又何妨,留下千秋绝唱。”;“霜侵愈砺云霓志,雪压难摧冰玉容。谁道隆冬无尽日?南枝早已透春踪!”以上均为咏梅之句,其形雅,其色明,其味幽,其性坚。如此美者,谁能不爱!
又如山水之作,亦清新隽永,意趣盎然。令人目注字词之内,而神游山水之中。“枫红竹翠鸟声娇,路转峰回过小桥。旭日方将晨雾敛,群山已在画中描。”(《冬游大乘山·山腰》);“湄江美,塞海碧粼粼。蓬岛迢迢云路远,归帆隐隐棹歌闻。仙女恋凡尘。”;“湄江美,十里画廊春。绿水晶莹迷远客,青山迤逦醉诗魂。一路浩歌频”(《忆江南·春游湄江》)。读如此佳作,能不心醉乎?
今者,罗君佳作已精选成集,嘱余先作数语以为导读。余本不文 ,况受命于仓促,殊难尽掘其精华。故勉为其难,妄言于此,幸望作者谅之,读者鉴之。
李谟高于明礼中学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波月诗社社长,原市教育局长。

作者简介
罗澍生 湖南人
几番韵海度晨昏,愈觉难登大雅门。
敢以诗人欺世道,唯将心血荐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