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乡偶遇
◎流云
每年的寒衣节是回老家祭祖坟的日子。返回时在车站等车,由于日子特殊等车的人很多。正在左顾右盼忽听有人打招呼“老师,您也等车?”
我一愣,打量着眼前这个羞答答的小伙子,支支吾吾地问:“你是……?”
“我是李小玉,三班的”。
猛然想起,握手,嘘寒问暖,扯东道西。
“老师,您一点都没变,好像更年轻了。”
“真会说话,都老了,刚刚退休。”
“老师,想想那时我太调皮了,净惹您生气。”
“没有,你们那一届是我最得意的一级学生了,所以很留恋那段美好的时光了。”
说着说着,车来了。车上的人满满的,才过了两站就没了空位。李小玉把我让在前面先上,我说“我有公交卡一块给你刷上”。
“不用,老师我用微信就行”。
我正要刷卡司机师傅告诉我打卡器坏了。这时我打开微信,第一次用微信付公交车费程序很麻烦,这时李小玉掏出十元钱说,“老师,我一块儿付了吧!”
很尴尬,跟潮流了,到处都是手机付费,兜里几乎不带现金了,本想给学生付,结果……
我连声道谢,学生却说“老师,应该的”他不知道我此时的心情依然拿他当孩子看待。
在车上,虽然没有座站着,但我也享受到学生细致入微的照顾,每当车子一摇晃,学生就赶紧扶我一把。
我们谈了一路子,他问:“老师,听说咱校挺厉害在全区名列前茅”,我说:“那是,还打过第一呢”,学生自豪地笑了,好像有他的功劳一样,没想到他毕业多年还情系母校。他又一一问了教过他的老师戚老师寿老师等。
通过交谈我也了解了他的大致情况。我的学生现在北京发展,创业的路很艰难,但他依然很乐观地对待:高昂的房租、孩子落户难、买房难……
我快下车时邀请学生进家坐坐,被婉言拒绝了。我们相互加了微信,说好下次聚聚。我说:我请客。学生说:哪能呢?一定是我请客。
我恋恋不舍看着车子走出好远,心里又多了一分牵挂……

(注:李小玉化名,九六级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