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祝天艳老师《说讨饭》有感
文/张才慧
去年夏天,我在街上买菜,看到一个半截上身的小伙子,他用一块黒色的皮制品包裹着臀部,双手杵着木制的方形像板凳样的的工具,用他撑着一挪一挪的前行。满脸的汗水。透过他的眼镜,能看到他灵活的大眼睛。他胸前挂着一个乞讨的钱袋。我连忙给他两元钱,他摖了一把汗,满怀感激的说:谢谢阿姨。我的心都疼了:这么俊朗的小伙子,如果不是残疾,也许生活是另一种存在。我动了母性的恻隐之心,我拿出五元钱给他:孩子,去买瓶矿泉水吧,天太热了!他连忙双手合十,不停的谢谢,谢谢!这一面之缘我总在想:这孩子的家在哪?他现在怎么样了?
还有一次,我在家联超市的后门,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梳着两条牛角辮。眉目很清秀。可是她残疾得很蹊巧:双腿从后背翻过头,搭在自己的双肩上,胸腹部就搁在一块装着四轮驱动的木板上,用手撑着地面爬行。她用祈求的眼光看着我,不等她开口我就给她两元钱。我问她:孩子家在哪里?她癖而不答,只是不停的谢谢,不停的向前爬行。她的双腿就在她的肩上。
我回头再看看那小女孩,十来岁的孩子,本应坐在教室里学分数,学小数,学语法修辞。可她却没有机会。是谁让她成了残疾?她的爹娘知道吗?她的家在哪里?都是人贩子作的孽,残害幼童的人贩子千刀万剐不为过。
有时在放学的路上,我看到了无忧无虑的学生奔跑,我眼前就会浮现肩膀上背着双腿的小女孩,她现在还好吗?被救助了吗?

作者简介:
张才慧,1944年生,蒲纺子弟学校小学语文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