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刘应平(中国)
本期诗评:芝山石(中国)
本期总编:火凤凰(海外)

刘应平,女,笔名藕花深处。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徽无为人。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诗词学会会员。
自幼酷爱文学,渴求诗与远方,痴情诗歌和散文创作,八十年代起,多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常发表于国、省、市级书刊。享誉大江南北。

惆怅当此际
文/刘应平
雨后的空气里弥漫着树木清香,
如钩的新月,
象嫩嫩的柳芽儿,
悬在如墨的天空。
初夏的夜是这样的朦胧妩媚,
如恬静的少女,
让人心生怜爱。
贪婪地享受着夜风的清凉,
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向夜的深处,
竟不知人在何处,心在何方……
从来不相信命运,
也从未向命运低过头。
人到中年,
面对着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你只能向前,
别无选择。
生命之脆弱,
草木之荣枯,
黑夜之漫长,
人情之冷漠。
成长和无畏往往只在瞬间学会。
眼波才动的娇痴,
赌酒斗诗的颠狂,
早已在流年中烟消云散。
不再轻易地流泪,
即使有泪也只能背转身自己去擦。
有时候真怕自己,
稍不留神会跌倒在行走的路上。

感叹着命运中太多无奈的艰辛,
感叹着尘世里相知相惜的情意。
常常地告诫自己,
心不动,
人则不动,
心动则人动,
犹如行走在荆棘丛中,
受伤的总是自己。
烟雨红尘,
浩翰如海,
冥冥中注定的尘缘,
邂逅的最初如春花烂漫,
如春潮涌动。
清风明月,
暮暮朝朝,
情意是相看两不厌地绵延深长,
却也不知不觉地叩痛心底,
梦也惆怅,
不梦也惆怅。
云也淡淡,
月也淡淡。
今夜,
放逐目光在天的尽头,
穿过如梭的岁月,
乘一叶扁舟,
搅一怀柔风,
让心徜徉在烟雨江南的潋滟波光里,
曲曲折折的水巷,
如百转回肠缠缠绵绵的情意,
在那把油纸伞下,
盈盈浅笑,
绽放出遥远的妩媚……
今夜,
在风中踩碎无数摇曳的花影,
月光碎如手心的花瓣,
我的稿纸洒满落寞,
红尘与梦想面前,
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河呀!
在梦醒时分,
把浅浅的寂寞,
还有这欲说还休的情愫,
独自珍藏。
梦魂无拘捡,
万水千山飞去。
惆怅当此际,
情如落花满地……

芝山石诗评:
真美!
原本是惆怅和沉郁的心情,在这婉如天仙般妙音 ,和亮若清泉般语言之中,世界,是多么美好!
仿佛那惆怅。也是一种享受,那沉郁,也是一期妩媚。
诗人这组散文诗,没注写作时间,我曾问过诗者,在哪个时间段写的,但诗人仍然没说具体时间。
这说明,写作时间对诗人不重要,这唯美而流淌的忧伤,是诗人永远存在的痕迹,同时也是诗人永远愿意保留的那份凄美的念想。
“梦魂无拘捡,万水千山飞去”。
是啊!
梦,是没有约束的,那是人,大脑里的意识,在静泌里,可以遨游天际,浪漫飞翔。
魂,是不受拘捡的,那是人,看不见的精魄,在昼夜中,可以穿越时空,恣意而为。
“惆怅当此际,情如落花满地……”
只有当惆怅涌来,梦与魂就会纵情相遇,那无边的爱,无尚的幸福,就会在梦与魂相逢中得到完美的渲泄。
这种畅快,正如诗人所说,“……情如落花满地”!
诗评人 芝山石
2019.11.2.晨

诗评作者简介
芝山石,原名金齐鸣。中国安徽无为县人。自幼酷爱文学。
无为县诗词学会付会长;惠川文学社特邀文学评论家;华东诗社及美洲爱情诗社副社长兼评论部长。
曾多篇诗词和诗评作品有纸质和媒体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