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能知返是良师的谆谆教诲——回想读小学一次逃学的经历
作者:道之
小学五年级的一个女同学辍学了,第二个女同学也辍学了,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我受到了影响,也不去上学了。
不去学校的第三天,班主任来家访了,我 扯了一个慌,说是我的父母不让我念书,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底下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我要帮忙母亲做家务,家里的活太多,母亲太辛苦了。
班主任就做我母亲的工作,我母亲说看我父亲的意见,我父亲不在家。
班主任走了,我不想上学。

十三四岁正是叛逆期的时候,像是一条分水岭,有些人走向远方,有的人滞留原地,从此命运各异,在我那个年代的农村,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
少年不懂事,哪里有见识去想什么光明的前途,哪里晓得农村以外有个城市,我们看到的只是眼面前的山水,田园,忙的是家禽和庄稼,哪里懂得理想的召唤,但模糊的知道,有学问的知识分子跟农村人不同的。
我买来毛线开始织毛衣,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和那四个先后辍学的伙伴坐在一起织毛衣,不上学觉得很开心,整日嘻嘻哈哈很自在。
这样又过去一个星期了,我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一起来到我家了,他们来时,我正坐在家里织毛衣,他们苦口婆心跟我说读书的好处,我囧的很,便说是我的父亲不让我上学,他们执意要见到我的父亲,做他的思想工作,我父亲在村南边的一个村民家里打牌,我硬着头皮带他们去,我现在忘了当时他们具体跟父亲说了什么,大意是说我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只要肯上学将来肯定有出息,总之父亲忙于打牌,对他们态度上有些不耐烦,但既然老师来家里了,说并不反对我上学,如果我愿意上学,明天就可以去上学。

数学老师是我本家叔叔,那时很年轻,长相英俊,教学认真,离开我家时,留给我一封信,他虽然教的是数学,可信写的很有文采,信写的很诚恳,给我讲了许多道理,他向我说明了读书将来考大学的好处,我那时太小,觉得考大学是太遥远的事情,但他描述的大学给我造了一个梦想 。
我读着信,感动的泪流满面,第二天我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
我村里那几个女伴,她们从此就辍学在家里,有一次我问班主任为何不到她们家里去劝她们来上学,班主任说那几个学生是劝不动的,压根不是读书的料,劝到学校也不好好学习,反而影响到其他的同学,我就是被影响的一个,我回到学校,两位老师,帮我补了十天落下的功课,从那以后,我便好好学习,是我那一届考上初中的唯一女生。
等我到了大城市工作了若干年以后,我想起我那几个一直呆在农村的伙伴的命运,倒不是她们的生活有什么苦,而是她们的视野和心胸,如果那时候两位老师不上我家里来,我恐怕就此永远离开学校,永远不会知道知识给予我的意义。

语文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就像听相声看小品一样的有趣,听他的课,我们总有发笑的时候,大笑不止,他也不生气,我那时是最爱笑的一个,大概是第一个笑出声,最后一个止笑。他经常挖苦课堂上不好好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讥讽的言语真是妙趣横生让我们乐不可支,可惜他不写文章,他要是能写一定是马克•吐温式的作家。
他和蔼可亲,时常生气发怒,也不让人畏惧,至今想起来我还是觉得他是个可爱的老师,他大概要算我的第一位文学爱好的启蒙老师。
数学老师很严肃,教学很认真,不苟言笑,他的课是不能笑的,当然也没有起笑的滑稽乐事,数学课就是一本正经的上,底下有小动作,数学老师就会蹙眉怒目地愤愤的往讲台上拍黑板擦 ,然后沉默一会再接着讲。
若干年后,每到教师节,我就怀念我的这两位教我语文和数学的好老师,要不是不懂事受了坏同学的影响,我是非常愿意上他们的课 。
迷途知返,在关键时刻,他们引导我督促我,使我能继续读书的机会。
至今想起来,这次逃学的经历使我汗颜,羞愧难当。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