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5
不少企业学员在课堂内外经常抱怨,团队执行力不够,成长很缓慢,需要他们经常像保姆一样地亲自出面解决突发性问题和进行临时性现场指导,哪怕出差在外或在开会中或甚至休假都经常被下属和团队的救助电话打断,因此感觉疲惫不堪、无奈和苦恼,况且往往工作的最终成效还不能达到预期。今天我想简单地分享一下本人的心得。

一、形成保姆型管理者尴尬局面的三大核心原因:
1、只看重业绩成果,而没同时看重团队的建设和成长;
2、只重视与团队确认成果目标,而忽视与团队共识具体、清晰、可执行的行动目标及步骤,进而忽视执行的跟进、总结和支持;
3、只重视表达和传达指令和团队的服从,而忽视聆听团队的意见、体验团队的感受,从而没有真正了解团队现状,没有真正形成团队的共识,无法真正激发团队的主动和自动自发的行动。

二、针对以上三大核心原因的建议如下:
1、只看重业绩成果,而没同时看重团队的建设和成长;
A. 制定年度和中长期规划时,除了确定相应的业绩成果目标如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利润、客户数量、市场占有量等以外,还要同时确定与团队成长有关的目标,如员工奖金目标、晋升目标、人材引进选拔培养目标、岗位能力培训目标、部门及个人相关目标竞评、内部客户满意度目标、外部客户满意度目标等;
B. 通过月会、周会、早晚会,阶段性目标的分解和共识,重点在于团队精神状态的打造,确保内外一致的自信、激情、团结、能量高涨、干劲十足,而不是空洞的口号和勉强同意,能量低迷;
C. 通过月会、周会、早晚会,阶段性成果总结,基于成果数据,总结团队执行情况、精神状态,关键点也是确保总结后团队的能量和自信心是高涨的、正向的,下一步的行动是清晰的、共识的。
2、只重视与团队确认成果目标,而忽视与团队共识具体、清晰、可执行行动目标及步骤,进而忽视执行的跟进、总结和支持;
A. 企业整体成果目标,要在部门纬度和时间纬度两个纬度上分解;
B. 注重成果目标分解为符合SMART原则的行动目标;基于行动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时,要制定队段性跟进和总结时间节点,及时总结和做出调整;充分考虑意外情况发生时如何应对 ;
C. 除了本企业、本部门的行动计划的制定、跟进、总结以外,要重视关注、支持相关客户、合作企业、合作部门的相关计划的制定、跟进、总结和调整。

3、只重视表达和传达指令和团队的服从,而忽视聆听团队的意见、体验团队的感受,从而没有真正形成团队的共识,无法真正激发团队的执行动。
A. 从保姆的角色转变到教练的角色,像足球场上的教练一样,教练是整支球队或整个团队的一员,他的职责是支持和成就团队赢球,教练永远无法代替球员上场打球,只有球队赢了,教练才能赢球;
B. 有目标针对性的开会,如有的会议是针对某个主题专门听取不同意见,头脑风暴;有的会议是专门用来针对某些主题进行决策的;有的会议是专门用来相互批评给意见的,基于支持对方和团队正向成长;这样,就能大幅提高会议效能,改善团队沟通,支持团队高效决策;
C. 与团队沟通中,不光是听他们说什么,而是听话外之音和感受他们说话时的情绪,从而理解团队的真正意图,从而基于团队目标促成内外一致的共识,而非口是心非的相同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