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游西部连载之一“别样中秋”
作者 葛喜花
2019年的中秋,我们四个行在路上……
2001年,给崔老师做小时工。那年崔老师夫妇跟随夕阳红专列去云南旅游,我就想啊,啥时候我能有这么一天说走就走去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至于出国游,想都没敢想。时光如我在小说里写的一样:“打着滚儿,冒着烟儿,一溜小儿跑儿…”我不喜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因为那不是我的语言。快二十年过去,我们“快乐四人组”《行在路上》第一季港澳、第二季四川、第三季泰国、第四季终于俺们也报名夕阳红老年专列去西部四省(宁夏、甘肃、新疆、内蒙)慢游。(二、三、四季都是我们姐俩儿的小棉袄出资)13号上午十点半长春站北广场中国梦下面集合,每人发一顶红帽子,一个多功能挂牌(乘车,住宿,导游信息),一个轻便红色小背包。小红帽儿一戴上,瞬间就不一样了,因为红帽子给整个站前广场的人归了类,长春出发的大约有二百多人。夕阳红,夕阳红,一点儿不假,放眼望去,我这56岁的人在这个堆儿里不能说是幼儿园的,小学生一点儿不过分。我们乘坐的专列停靠站哈尔滨西站,所有人得从长春坐火车去哈尔滨,检票前小红帽夹杂在人流之中,听见前面喊:“戴红帽子的这边……”哇塞,给小红帽儿开绿色通道,一路绿灯。我们所在的一团,可有意思了,看看他们拉的东西不像出去玩儿像出去过日子,方便面、烧饼、啤酒、白酒、水果都成箱子,更有趣的是有一位老哥拉着麻将桌儿。

我们在哈尔滨西站下车,专列在哈尔滨东站停靠,西站到东站大客车摆渡,客车上的一小时是我们与导游赵秋平深入沟通的时间。赵导别看年纪不大,那耐心可大了去了,这些老大爷,老阿姨那些事儿呀……住的问题、吃的问题、去的问题、回的问题、座位问题……根本没有赵导完整说话的机会,跟一窝老鸹一样聒噪。
上了专列,我的个亲娘啊,事儿更多,铺位不够宽,房间不够大,过道太窄,开水壶太慢、路上走得慢、浪费太多时间……仿佛这一切的一切问题都是这个27岁的孩子可以解决的,应该解决的一样。你说都六七十岁了,忙啥呀?想快坐飞机去呀,想舒服在自己床上躺着呀。既然选择了火车慢游,那就享受这种慢的节奏。麻将桌那组是五个老男人,白酒安检的时候被扣,两箱啤酒或者他们在餐车买的白酒一点儿没影响他们的情绪,吆五喝六,情绪高涨,把车厢当他们自己家了,好在我们离他们稍远,关了包厢门声音基本被阻隔在外面了,十一点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安静了下来,整个车厢进入夜间行车状态。一组老太太据说是因为出行时间跟旅行社发的宣传资料不符,就是个磨叽,我太想问她们累不累了?既来之则安之,第一天就让自己不痛快,余下的十五天咋过?再憋屈出好歹的,得不偿失。用我姐的话说:“岁数大的更难摆弄。”此话真理也。姐夫说:“以后出来还得跟年轻人一起。”
在别人都阖家团圆赏月的时候,我们在火车上也嚼着螃蟹,啃着月饼,喝着啤酒,吃着我们带到车上的六个菜。

其实,在家过节基本年年一个样子,在外面却有了不同的风景和感悟,那就是:“出来是为自己开心,绝不是出来找不自在的。”我发了个朋友圈,卡卡给的评论:美酒饮正欢螃蟹入口鲜月饼香甜美红衫情侣穿葱花评论美酒饮正欢螃蟹在嘴边月饼分着吃俩人都很嗨
2019、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