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游西部连载之二“慢游真慢”
作者 葛喜花
专列是铁道部插进来的一列火车,没有固定时间发车,没有固定时间停车,一路上,高铁来了,让!动车来了,让!特快来了,让!慢车来了,让……总之这是一趟最慢的车。

从哈尔滨到北京慢车17个小时,而我们的专列走22个小时。去年走过这条线的沙棘树姐姐告诉我:“路上时间比较长,你可以写点儿东西。

谁一拎我的双肩包,“咋这么沉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日记本,鼠标充电器,仨充电宝……不沉才怪。
昨天一天太折腾,写完昨天的“别样中秋”很晚了,没有给正飞做,想着今天早上开热点,自己放公号里,与今天的文儿一并发出去。
想的太美好了,打开电脑,在火车上热点不热了,打不开网页,没办法,只能再发给正飞,让他睡醒了贴上,公众平台最不好的地方就是一天只有一次发文的机会,并且发出去之后修改的范围特别小,所以发文之前必须小心翼翼……

我的徒儿睡蒙圈了,没看明白我的话,还是没发出去。
感谢正飞,一个刚出大学校门准备考研的孩子,愿意与一群平均年龄五十岁以上的老家伙们为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做公众平台的编辑,让我特别的感动,就是那种人在外面有人看家的感觉,正飞的作用堪比我妈。
四人软卧车厢很舒服,因为将在这里生活半个月,我们称这里为家。四个人很放松,该吃吃该喝喝。姐夫和老地主喝酒喝茶,我和姐姐把下铺让给他们,我们姐俩上铺,我不仅仅写网上日记,网下日记,还带了几团毛线,给小肉包子钩小帽子,小鞋儿,还下载了“老酒馆”,陈宝国那可是我好几十年的偶像呢,刚刚重温完他的“大宅门”三部,灰常过瘾。
意外的到来从来不给你准备的机会,昨天哈尔滨西站的出站扶梯上密密麻麻通红一片小红帽,突然右侧扶梯一片哗然,大家都在喊停,扶梯停了,原来是一个老爷子滚梯了,不幸中的万幸,活动活动胳膊腿儿,哪儿都没问题,大家松了一口气。
今天火车刚过锦州就听说有人病了,出去看看是昨天拉麻将桌那组(喝酒喝到半夜)男人中的一个,胳膊腿儿不听话了,随行医生估计是脑血管问题,山海关紧急停车,120进站给接走了……一号房间的老头子们消停了很多。

我们的车厢电跳闸了,空调,开水机,卫生间全部死翘翘了,热,热得两头衔接处都是人,熬过两个多小时,总算是修好了。如果没有赵导那么好的耐性建议不参加这种超级老人的夕阳红团。不过你若是想修心养性,磨练心志那可是不错的选择哦。
下午三点五十九分专列终于停在了北京站。
北京的天很蓝,不是我们在车上想象的那么热,是一个很舒服的温度。
街边的月季花开得正炫,树上的叶子都还是翠绿着的,没有秋的萧瑟,有的是夏的繁华。只有那一棵棵山楂树上红玛瑙一样的果子告诉我再咋翠绿也跟我们今天客车上的人一样,夕阳西下。
入住在燕郊一家速8酒店,很旧,但说得过去,至少很干净,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说道。
我发了个朋友圈,位置显示北京,我同学评论:“走着去的?”他咋辣妈烦银,谁能走这么快,22个小时到北京,八条腿儿的驴也跑不了这么快!
晚上趁宾馆有网,赶紧连写带做把这两天的游记写出来了。
白天在火车上还补了一觉,依旧困不行了……
2019、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