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西部连载之四 “进入状态”
葛喜花著
老爷子老太太们,经历了三天嘟嘟囔囔之后已经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咋折腾老胳膊老腿儿都干不过铁家伙,速度不能加快、过道不能变宽、盒饭不能加量、土豆丝儿不能便宜、慢游西部不能看天安门……昨夜,这个车厢异常安静,没有了戚戚碴喳的这事儿那事儿,没有了酒后的喧嚣。赵导说一号车厢生病的老头儿在山海关医院病情比较稳定,并无大碍,已被家属接回长春。一号车厢一扫同伴生病的阴霾,扑克打起来了……赵导面对面建群,在群里宣布路上要举行摄影大赛,原创诗歌诵读大赛,红歌大赛。三项即将进行的比赛仿佛是兴奋剂,使车厢的气氛由埋怨、愤愤不平的吐槽变成了积极的准备,群里有人在要歌词,隔壁房间传来“我和我的祖国”铿锵嘹亮的歌声……

北京到中卫异常顺利,中午十一点多到达,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两个多小时。刚走出车门就受到了宁夏人民热情的欢迎,在锣鼓声声歌舞翩翩的欢迎仪式里每一个人的心一定都是暖暖的。没有在中卫停留,五百多人鱼贯而入停在站前广场的大客车。青铜峡是我们来西部的第一站,听地接导游说是大禹当年一剑劈开一座山,青铜色的水慢慢升起来,青铜峡因此而得名。青铜峡有两个景点:108塔和黄河楼。

108塔始建于西夏年间,每一层多少个我没记住,但记住了呈奇数等腰三角形排列。爬上塔顶,游人对这些塔的兴趣远没有蓝天白云和山下泛着土黄色亮光如缎带飘过的黄河来得直接,都在抢最佳位置拍照。黄河楼是一座新景观,为纪念母亲河而建。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在山东的东瀛入海,全长5464公里。人们用一两个字来概括黄河流经每一个省份的意义:青海,刚刚流出发源地“清”;四川,九曲黄河十八弯“拐”;甘肃,流经黄土高原“黄”;宁夏,黄河流经宁夏水面与地面等高,滋润着6.6万平方公里的宁夏大地,宁夏三面环沙,一面环山,宁夏的地貌是“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宁夏“富”;内蒙古,内蒙古,我想不起来了……山西和陕西共同拥有黄河的壶口瀑布“响”;流经河南的黄河高于地面“灾难”;山东入海“断”。(这些都是听导游说的,记录不全面,也许不准确,老了,脑子不听话了)

黄河之水是不是天上来我不知道,也许是青藏高原的海拔跟天很近吧。站在黄河楼八层楼上放眼望去,用美不胜收来形容一点儿不过分,小城全貌尽收眼底,佩服建楼选址的人眼光真有前瞻性。在这里看到的黄河已经不是一条缎带了,应该是一块土黄色的绸缎平铺在绿树碧水蓝天之间,平静而舒缓,仿佛母亲做好了晚饭安静地坐在家门口等待家人的归来。

我上厕所,站起来的时候从身上掉下一个东西顺水冲走了,虽然身上没有耳环项链戒指这些东西,可是一下午都在纠结自己冲走了什么,跟老地主说了,他笑嘻嘻地说:“我知道你冲走了什么啥。”追着他问,他就不说,后来他告诉我冲走了烦恼。哎呀,他就是能在关键的时候把话说到点儿上,冲走了烦恼,多好!两个月前确定西部游的时候,找团儿,看宣传单,当我打开夕阳红援疆专列的时候看到了第一站是宁夏,没往下看,就它了。宁夏咱有人,东北到西北,地图上的两头儿,有个见朋友的机会岂能放过。马天岫,QQ上那曲河的女巫(袁清)转介绍的好友,一路跟随到微信(德藏),因为“歪把儿梨”进入“梨粉儿”群成为我的一个粉儿。我做了老红糖她成为我的下级经销商,光老红糖一路走过一年半,我来到她的地盘儿哪有不见之理。从我准备到出发,我们俩都处在亢奋状态中,一路上她是一直关注着我的位置和行程。我还没到中卫她已经独自驾车两个多小时从石嘴山途径银川先我好几步到达了青铜峡。自助火锅店门前,干练利落的马天岫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就跟当年见胖虾、鱼儿、星儿、女王、水云间一样,一点儿也没有违和感。太熟悉天岫的声音了,语速超级快,没有任何方言痕迹,一口清晰的普通话,跟我们微课上的主持分享没有任何区别。这小妮子给俩姐夫带两瓶五粮液,摆了八盘子西域牛羊肉之后开喝,喝酒我的小名儿叫废废,她跟俩爷们儿喝的一样多跟没喝一样,她说宁夏人喝酒是人数减一,也就是桌上十个人要喝九瓶酒,这比东北的大碗酒要豪气很多,基本就是人手一瓶对瓶吹了。

她在我们入住的酒店开了房,我把老地主赶出我的视线,俩女人聊呀聊,她学财务干财务几十年,不被金钱诱惑,是一个非常自律而又不乏定力的人。之前在老红糖杯征文里她写过奶奶,她骨子里的那份高傲,那份自信来自于若干年前老校长的耳濡目染……天岫就是一本厚厚的书,一个晚上读不完,相约再见,继续读,继续学习。
2019、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