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和母亲
文/曾圆
大家都在写父亲和母亲,我也应该写写我的父亲和母亲。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我的父亲和母亲,是世界上最纯朴、最善良的人。 父亲出身在一个世代以耕种为主的农家,在农闲时以做木工活为营生,家有良田数亩,在旧社会称得上是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爷爷和大伯父是有名的木匠,两个伯父耕种,下有一个叔叔经商。奶奶很慈祥、性格温和。父亲为人本分、忠厚、老实。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手艺人:染匠,就是把白色的粗布染成各种颜色。工序比较繁琐。第一道工序:将白色的布料放锅里煮开,再加上染色剂浸泡数小时。第二道工序:把泡好,上了色的布料挑到河边去清洗干净,每次,父亲挑着布料去河边,我只能是叫上几个小伙伴去看热闹。因为,平时河里的水是清清的,当父亲在河里清洗布料以后,水就会变成了各种颜色,颜料随着水流、荡起旋涡会出现奇形怪异的图案,煞是壮观。

那时年龄还小,只顾着自己好玩 ,根本感觉不到父亲当时的辛苦。第三道工序:把清洗好的布料凉干,然后用一个大大的凹形石头,双脚踩在凹形石头上,不停的在布料上磨压,一直磨压到布料的颜色发亮为止,才算大功告成。父亲工作时的每一个情景,一直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我记得有一年,父亲还被推荐,当上了生产队长,评上了劳动模范,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跟父亲家庭相比,母亲算是书香门第了。小时候常常听母亲说起她的家庭 ,说的最多的是我的外祖父了,外祖父很了不起,当年考上了黄埔军校。但是,很遗憾,因身体的原因,还没毕业就回了老家。后来,只能在家乡教书。每当说到此处,母亲的情绪会有些低落,因为,考上了黄埔军校是当时家族的荣耀。母亲和父亲的婚姻听母亲说是她的一个表姐做媒撮合的 。母亲被当地乡政府调去任妇女主任,由于母亲勤奋好学,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工作干得很出色,上级要调母亲去外地工作。可是,我这个老实本分的父亲,思想保守 ,不支持母亲外出工作 ,让母亲在家里带孩子。荒废了母亲一身的才华,终止了她对工作的追求和热爱。

母亲恋恋不舍地辞退了她心爱的工作,在家相夫教子。这是我母亲跟我说得最多、也是对我父亲最抱怨、最埋怨的一件事。随着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一些,自己能照顾自己了,母亲便去了哈尔滨市一个纺织厂当纺织工,可是工作没多久,遇上精简人员,哪里来又回要到哪里去。母亲这下只能是打道回府,继续过起了原来的生活 。母亲从哈尔滨回家以后,又生下了我和妹妹,这下又添加了几口人,待我和妹妹长大一些,母亲重操旧业,挑起织布机,在农村挨家挨户帮人织布。在六七十年代,农村的被套 、蚊帐包括身上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用粗布做的,母亲一年四季不管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在炎热的夏季 ,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穿梭在乡间小道,母亲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当地的各家各户。但是,母亲高超的手艺和为人诚实的品德,留在了当地的百姓人家。

父亲和母亲由于各自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在处理事情、事物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分岐 ,直到步入了老年以后才有些缓和。作为我们是他们的儿女,都很理解,但是,在母亲这一方,她有时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我们都会去安慰母亲,去抚平她那积压在心里数年来的怨言。母亲不但要照顾好她自己的小家,还要操心她娘家的几个兄弟。
大 舅在一个山沟农村生活,离母亲家有十几里路,每次去大舅家,都是翻山越岭要走上差不多半天工夫才能到大舅家。这个大舅不象二舅和小舅,小时候不爱学习,也不求上进,就爱喝酒,只顾他自己消遥快乐,麻醉于酒杯之中。常喝醉,让母亲操了不少心,母亲总是牵挂着大舅,怕他喝醉出事,每隔一段时间,母亲都会去看大舅,劝阻大舅少喝酒。但大舅还是贪杯,嗜酒如命,在他七十多岁时,因喝酒过量不慎掉到了水塘里,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二舅是我母亲最值得骄傲的,听母亲常说起,二舅从小就很懂事,因外婆去世早,在我母亲才十三岁、二舅五岁、小舅一岁多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姨妈已经出嫁。

抚养俩个未成年的舅舅的责任自然就落在了我母亲的身上。二舅聪明好学,考上了旧时的长沙第一师范,那个时代应该是湖南的高等学府!母亲常以此为荣,她以一个姐姐兼母亲的身份和责任养育聪明伶俐的弟弟。二舅以优异的成绩在长沙第一师范毕业后,很快在湖南的一个县城教育局工作。二舅满腹经论,但经历坎坷,也给母亲一次重重的打击,直到三十年以后,二舅才恢复工作。三舅十六岁当兵,在部队考上了军校,是抗美援朝的战地医生,朝鲜战争结束后,三舅转业安置在辽宁丹东市,因为当时家庭的原因,离开家四十多年只回过一次老家,那是三舅当兵以后的第一次回老家,也是他最后的一次回老家。三舅的一生奉献给了部队,奉献在祖国的边疆。三舅是我母亲一手带大的,离开家庭太早,感受亲人的温情也很少,地地道道的游子,几十年漂泊在远方。三舅于我母亲先走几年,那段时间,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悲痛欲绝。

父亲和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手艺人,为人诚实、善良。我记得在那个年代经常有外地人逃荒到我们当地乞讨,只要是到了我们家,父亲和母亲都让他们与我们同桌吃饭,要是天黑了就留宿在我们家。第二天离开我们家时父亲和母亲都会再给一碗米,以示安慰逃荒的人。父亲和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要与人为善,积善积德 。有一次,母亲买了一双很漂亮的凉鞋给我,我穿上新凉鞋还没过上几天瘾,母亲得知隔壁村有个女孩父母不在了 ,很可怜,经过我同意后母亲把那双我心爱的凉鞋送给了那个女孩,我只好穿着旧的、有点破的凉鞋,过完一个夏天。虽然,当时我有些不情愿,母亲的行为感动着我。父亲和母亲高尚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成长,使我们能以父亲和母亲为榜样,与人为善 ,踏实做人做事,幸福的生活。 愿我的父亲和母亲在九泉之下冰释前嫌,做个好朋友,做一对神仙眷侣!

作者 曾圆 于1978年麻山中学毕业, 1995年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一年。爱好阅读和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