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游“褒禅山”
四海云游有慧僧,结庐寺院伴佛灯。
一篇记叙华阳洞,千载褒禅传美名。
泉涌草间流涧底,鸟飞树杪匿林丛。
云遮雾障天将雨,揽胜寻幽更喜晴。
注释与说明:
1、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花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北宋大臣王安石曾游此,作《游褒禅山记》。
2、慧僧:即高僧慧褒禅师。
3、华阳洞,即“华阳仙洞”,传说仙翁往来此间,故名。华阳洞洞深1600米,洞群分前洞、后洞、夭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移步换景,神奇虚幻。后洞是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他在《游褒禅山记》中对此洞做了详尽有趣的描述。
4、匿nì:隐藏,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