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尿医生歌赞
文/一夫鲁白
原创首发于《星辰有声微刊》
——CCTV13新闻★刚刚报道,吸尿乘客系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张红。
在广州飞往纽约的飞机上
你若撒了一泡尿
那一定是尿得高、尿得远
痛快淋漓
妙不可言
可这位老人尿不出来
前列腺残忍地把控着尿的开关
尿脬(suipao)里积了1000多毫升的尿液
使老人痛苦不堪
而且,飞机还要6小时才能到达
膀胱破裂、危及生命
这不是骇人听闻而是真切的、现实的
巨大风险
你挺身而出
整整37分钟啊
用嘴,一口一口把800毫升尿吸出来
把病魔甩在千里万里的后边
你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
天职使然
病情危急、病人痛苦
医生就要义无反顾
就得攻坚克难
勇往直前
飞机降落了
老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你的嘴里腥骚着、苦涩着 而你的心里
一定怡然宁静
无限甘甜
医者仁心啊
你的美名
在北京、在纽约
在全世界
传
遍
2019.11.21pm18:00新闻观后急就,次日午修改

【延伸阅读】
医生用嘴吸出800毫升尿液:医者仁心,需要社会呵护
半月谈 昨天
必须指出的是,当下社会的医患关系整体上并不融洽,社会对于医生在路上的救治行为也缺乏足够的制度支持,以至于许多医生在面对病患时首先必须考虑自身面临的风险。身为一名旅客,张医生在飞机上完全可以坐着不动,但他不仅挺身而出施救发病乘客,还用嘴为老人吸尿37分钟,突破了当下社会对医者群体的想象,也令一些同仁慨自身之不及,甚至作为家属儿女也未必能有此举。这是守护生命的本能,也是丹心妙手的赤诚,更是救死扶伤的意义。紧急时刻是他们让我们相信,医者不仅精于悬壶之术,更深怀济世之心。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在呵护这样的行为方面有更多的行动。
【事件回顾】
11月19日,在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位老人突然发病,无法排尿。紧急情况下,医生张红用嘴吸出老人约800毫升的尿液,使得老人转危为安。
老人无法排尿 膀胱可能破裂
11月19日凌晨1点55分,南航CZ399从广州出发,飞往纽约。当航班离目的地还有6个小时的时候,当班主任乘务长冯玲接到报告,说机上有位老人无法排尿,急需医疗救助。
冯玲马上赶到座位,发现患病老人情绪不稳定、直冒虚汗。她立即安排乘务员在客舱广播寻找医生,并组织乘务组在服务台地板上铺了一张“临时救护床”。
听到广播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赶过来,马上对老人进行检查。两位医生诊断后认为: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尽快排出,则会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
医生用嘴吸出800毫升尿液 老人转危为安
在征得老人老伴同意后,两名医生立即开始准备,乘务组找来机上可用的医疗救助设备及物料,协助医生进行救治。3分钟后,肖医生自制了穿刺吸尿装置,开始施救。
然而因为客舱空间有限,将装置架设至高处的可能性较小,针头也过于尖细,无法因压力差自动引流老人膀胱内的尿液。加之因膀胱过度胀大,自主收缩功能减弱,使得穿刺引流进入瓶颈。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张医生想到用嘴吸出尿液,而这也是控制尿液排出速度与力度的最佳方法。 “快!帮我拿个杯子来。”张医生说完,对着导管吸了起来。他不间断为老人吸出尿液,吐到杯中。肖医生也不停根据膀胱积尿情况调整穿刺位置和角度,确保最大限度排出积存尿液。
整整37分钟,医生顺利帮助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随后,老人病情得到缓解、情绪也逐渐平稳,终于转危为安。
张红医生:是天职所在
事后,记者采访张红医生,在那样一种危急的情况下,是如何毫不犹豫地做到为老人亲口吸尿的?
张红医生说:“当时情况紧急,一时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看到疼痛难忍的老人,只想尽快帮他引出膀胱内积存的尿液,只能说是天职所在吧!”

网友:这才是不忘初心!医者仁心!
此事一出,网友纷纷表示致敬,感慨医者仁心。有网友说,这可能是至亲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但他做到了,除了医德医术,他有着一颗大善心。
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