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游泉州“洛阳桥”
飞虹卧海越千年,浮架石梁筏座拴。
分遣潮汐平巨浪,聚合堤岸锁狂澜。
云空鸟掠翩翩舞,桥上人行攘攘喧。
种蛎固基明创举,洛阳桥畔叹流连。
注释与说明:
1、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桥始建于宋皇祐五年(1053年),由当时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 洛阳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2、洛阳桥桥基采用“筏形基础”,先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又在桥下种植了大量牡蛎,使得桥基和桥墩石之间胶结牢固,这种方法称为“种蛎固基法”。
3、攘攘rǎng rǎng:乱纷纷的样子。
4、喧xuān:大声说话,声音杂乱。
5、流连liú lián: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