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知情人士向本报社记者反映,该县人社局两名中层干部长期以来请假不上班,外出兼职和做生意,却照样从单位每月领取工资“吃空饷”。
根据权力清单要求,人社局作为清理“吃空饷”现象的主体责任单位,竟然存在如此违背常理行为。这样的工作作风怎么去清理、调查、监督其他单位?是否为典型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灯下黑”行径呢?更具有讽刺意味。
据调查了解到,西平县人社局社会保险中心副主任张永凯,长期请病假不上班,工资照领,但是却在县城做生意。李海涛,也是局一个二级机构副职,属于中层干部,长期在外工地上兼职从事第二职业,领取第二份工资。不仅如此,此人还视法律法规、党的纪律为无物,去年还因聚众赌博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过,监察委给予了相应处理。
就此问题,记者到人社局向该局安局长进行了反映,他表示对李海涛赌博一事知情,并告诉记者监察委已经进行对他处理过,但对于此二人不上班在外经商做生意和兼职领取工资,在本单位涉嫌“吃空饷”问题却说不清楚有这事,截至发稿时仍未回复相关任何情况。
时至今日,在西平县党政机关内居然还有人“吃空饷”现象存在,真是令人吃惊。上至国家,下至各级各部门每年都会进行无数次专项排查,督促、督导进行规范整治,不可谓力度不够。但是,身为西平县人社局一把手的局长居然不清楚自己单位二级机构中层干部有没有在岗,有没有上班,这样的解释确实无法令人信服。
一个单位,到底多少人停薪留职,到底多少人长年借调,都应该有账可查,当然也应该有人在管,期限一到,或回来,或调走,或辞退,都有相应的处理。而且,一个机关单位的编制,何其严肃严谨,而工作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何以就可以容许有人又在外面挣钱又在单位里“吃空饷”?其背后有没有难以言说的“猫腻”呢?
其实,治理“吃空饷”的难度,主要在于“吃空饷”者大都有“来头”。显然,“吃空饷”久治不绝,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权力与人际关系作祟;二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也因此,治理“吃空饷”,其实首先要追究的,是“吃空饷”后面的“来头”,同时强化对“来头”的监管。
坚持依法公开治理,依法依规依纪处理责任人,才能从权力源头上杜绝“吃空饷”现象的产生。除党纪政纪约束外,在刑事责任上,“吃空饷”者达到一定数额涉嫌诈骗犯罪,“发空饷”者则涉嫌渎职犯罪。显然,无论是对“吃空饷”者本人,还是“发空饷”的相关责任者,都应依法追究,这样“吃空饷”者才有可能杜绝,从而得以根治。
期待事情披露以后,西平县纪检监察委一定要站在政治高度,高举执法执纪利剑,严格调查事情存在的原因何在,并举一反三,深入排查,看看还有多少这些行为发生眼皮底下没有被发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努力让群众满意!
对于此事处理情况如何,本报将拭目以待,继续跟踪进行报道。
来源:百家号 金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