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音乐:《妙月清婵》




庄蝶之梦,大学本科,中文专业,高级教师。擅赋诗词,静守初心;闲弄文墨,独吟古今。轻捻清浅时光的一缕风,织清风于方寸;淡抹月出云霄的一朵云,绘明月于星斗。只闲谈风月,不妄论时政。蝶梦诗心,心影飞鸿舞天;婉约文字,字镌素心悲欢。


七绝牡丹回文诗
国色天香赋人知
【庄蝶之梦原创】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一
(嵌字雍)
雍雍靓色本仙家,
艳艳浓妆遮玉纱。
彤面娇羞如醉酒,
逢君与忆盛时花。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二
(嵌字雍)
花时盛忆与君逢,
酒醉如羞娇面彤。
纱玉遮妆浓艳艳,
家仙本色靓雍雍。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三
(嵌字容)
容娇丽色驻芳华,
处处春光映落霞。
浓馥蕊生香瓣瓣,
丰姿卓尔不凡家。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四
(嵌字容)
家凡不尔卓姿丰,
瓣瓣香生蕊馥浓。
霞落映光春处处,
华芳驻色丽娇容。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五
(嵌字华)
华芳妙韵赋情浓,
朵朵花开初丽容。
葭满春园青郁郁,
霞飞映蕊靓姿丰。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六
(嵌字华)
丰姿靓蕊映飞霞,
郁郁青园春满葭。
容丽初开花朵朵,
浓情赋韵妙芳华。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七
(嵌字贵)
高姿贵品傲天威,
寂寂风尘化雨飞。
刀与火摧花树树,
毫端怒蕊妙玄微。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八
(嵌字贵)
微玄妙蕊怒端毫,
树树花摧火与刀。
飞雨化尘风寂寂,
威天傲品贵姿高。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九
(嵌字国)
葩仙国首冠花头,
岁岁春红点墨酬。
华色天香浓郁郁,
嘉园一遇几回眸。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十
(嵌字国)
眸回几遇一园嘉,
郁郁浓香天色华。
酬墨点红春岁岁,
头花冠首国仙葩。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十一
(嵌字色)
娇颜色丽聚天华,
日日花陪一盏茶。
消尽苦寒春脉脉,
遥空望目入云霞。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十二
(嵌字色)
霞云入目望空遥,
脉脉春寒苦尽消。
茶盏一陪花日日,
华天聚丽色颜娇。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十三
(嵌字天)
天香蕊艳冠芳华,
卷卷胭脂粉如霞,
仙叶蝶春花片片,
宣飞妙墨寄云涯,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十四
(嵌字天)
涯云寄墨妙飞宣,
片片花春蝶叶仙。
霞如粉脂胭卷卷,
华芳冠艳蕊香天。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十五
(嵌字香)
香飘暗缕绕天穹,
邈邈仙音歌蕊彤。
江入馨风芳渐渐,
乡柔醉目望飞虹。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十六
(嵌字香)
虹飞望目醉柔乡,
渐渐芳风馨入江。
彤蕊歌音仙邈邈,
穹天绕缕暗飘香。

教你认识奇妙诗体——回文诗

一、什么是回文诗?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它是由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发展而来,在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亦称作“回文诗”。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诗,回文词和回文曲。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在创作手法上,突出地继承了诗反复咏叹的艺术特色,来达到其“言志述事”的目的,产生强烈的回环叠咏的艺术效果。

二、回文诗的特点是什么?
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①“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新诗。
②“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回复的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③“双句回文”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④“本篇回文”是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⑤“环复回文”是指先连续至尾,再从尾连续至开头。
有人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三、回文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回文诗的创作历史悠久。从文献辑录考证,目前见到的回文诗,以苏伯玉妻《盘中诗》为最早.。
“旧说以温峤和苏蕙诗为最早,实为谬误。温峤为东晋元帝(317-320)时人;苏蕙为苻秦时人(公元351年苻秦建国);苏伯玉妻为西晋初年人;故应以苏伯玉妻为最早。”
自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仿效,在回文诗的创作上各擅胜场,名领风骚。如庚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高启、汤显祖等,均有回文诗传世。经过历代诗人的开发与创新,回文诗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形式:有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等等。

四、回文面的一般形式
回文面一般可分为单句回文和双句回文两种。
下面以七言句为例,浅谈这两种回文面的撰法:
(一)、单句回文可把七字当成四字创作。如:“甲乙丙丁丙乙甲”(例:碧峰千点千峰碧)分为:“甲乙丙丁”(例:碧峰千点)“丁丙乙甲”(例:点千峰碧)这两句的文字完全相同,所以只要作出了前四字,也就创作出了一句单句回文。前两字“甲乙”只要是能颠倒成文的词就可采用。关键在寻找“丙”字,“丙”字要能成为“甲乙”和“丁”的连接词,使两部分连结成义。“丁”字的选择只要能与“丙”字正反连结成义就可以了。
(二)、双句回文把七字分成前后两小组,前四字为一小组,后四字为一小组。中间一个字是共用字。如:“甲乙丙丁戊已庚 〔例:烟含瘦影梅窗小庚已戊丁丙乙甲” 小窗梅影瘦含烟〕分为:“甲乙丙丁 〔烟含瘦影丁戊已庚” 影梅窗小〕前部分四字与单句回文相同,后部分则反读为“庚已戊丁”后,同样归照单句回文的方式创作。
总之,把回文面分成两部分撰面,就会使回文撰面变得简单多了。下面以笔者的七绝牡丹回文诗为例详解:

例如——
正格七绝·咏牡丹之十五
(嵌字香)
香飘暗缕绕天穹,
邈邈仙音歌蕊彤。
江入馨风芳渐渐,
乡柔醉目望飞虹。
回文——
回文七绝·咏牡丹之十六
(嵌字香)
虹飞望目醉柔乡,
渐渐芳风馨入江。
彤蕊歌音仙邈邈,
穹天绕缕暗飘香。

有关牡丹的典故

一、武则天与牡丹
在一个隆冬大雪飘舞的日子,武则天在长安游后苑时,曾命百花同时开放,以助她的酒兴。下旨曰:“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谁都知道,各种花不仅开花的季节不同,就是开花的时刻也不一致。紫罗兰在春天盛开,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争艳在深秋,梅花斗俏在严冬;蔷薇、芍药开在早上,夜来香、昙花开在夜间。所以,要使百花服从人的意志,在同一时刻一齐开放,是难以办到的。但是百花慑于武后的权势,都违时开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武后大怒,便把牡丹贬至洛阳。牡丹一到了洛阳,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艳,锦绣成堆。这更气坏了武后,下令用火烧死牡丹,不料,牡丹经火一烧,反而开的更是红若烟云、亭亭玉立,十分壮观。表现了牡丹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性格。

二、隋炀帝与牡丹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于东都洛阳开辟西苑。隋炀帝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据唐人的记载:“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牡丹,有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贵品种。”

三、杨贵妃与牡丹
唐朝开元年间,宫廷内开始重视牡丹,并在兴庆东沉香亭前、骊山行宫等处,栽植数种红、紫、浅红、通白等色牡丹。花初开,杨贵妃带众宫女游赏花间,如醉如痴。五代王仁裕载:“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即牡丹)数本,植于家。”据载,因贵妃专宠,喜爱牡丹,唐明皇也作为宠爱之物把牡丹赐给了她的哥哥。

四、欧阳修与牡丹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欧阳修在洛阳作推官时,发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皆插花。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据载,当时的洛阳城,无论民家,还是官院,植满牡丹。欧阳修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历史、栽培、品种以及风俗民情做了详尽的考察,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

五、蒲松龄与牡丹
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常大用,洛人,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适以他事如曹,因假缙绅之园居焉。时方二月,牡丹未华,惟徘徊园中,目注勾萌,以望其拆。……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

六、毛泽东与牡丹
毛泽东生前非常喜爱牡丹,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在严酷的战争间隙,一天率领周恩来、朱德等去延安万花山赏牡丹,在牡丹丛中对身边人说:“这里是一幅天然牡丹图,一定要好好保护,等到全国解放了,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人民公园。”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花园散步,走到牡丹跟前停下脚步,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的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画师昝仙山近照】


画师简介:昝仙山,男,1963年11月出生,呼和浩特市人。擅画牡丹,自成一家;兼长书法,书画齐芳。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赛罕区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书法家协会主席。2018年12月在北京参与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邮品首发式暨书画展”并获得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启航新时代中国当代书画领军人物。


昝仙山牡丹国画作品鉴赏



昝仙山书法作品鉴赏



文章原创:庄蝶之梦
文中国画:昝 仙 山
编辑设计:秋 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