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系列】七旬母亲学写字
我的母亲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已经年过七旬。幼年时因为兄弟姐姊妹多,从五六岁开始就学着带弟弟妹妹,跟着外祖父干农活,一直没有机会上学,在父亲的引导下仅仅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半个多世纪以来每天为老少三代人的生计操劳,时至今日还在照顾我终日与床榻为伴的老父亲。2006年爹娘被我接到身边后,母亲出门坐公交车,连站台都不认识,尽管车上有到站的语音提示,好多次都坐过了车,为此她很苦恼。去超市购物也一遍遍的向服务人员询问,有时店里的导购给她讲商品旁边有说明,母亲只好无奈地自嘲,“姑娘,我是一个睁眼瞎!”如果能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也不会如此麻烦。
小时没能上学今天仍给母亲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拿着电话号码本上的通讯记录,却不认得姓名,我每次见了母亲只好耐心地安慰她,有时母亲心情不好,捶胸顿足,后悔自己小时不知道向大人提出要求进学堂读书!母亲一生和土地打交道,出了一辈子苦力,阴雨连绵的农闲时节,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都在一起打扑克,搓麻将,娘统统不会。闲不住的娘只好推着地板车到处拉土,平整沿街坑坑洼洼的路,邻居们都说,这个婶子真憨,那路又不是你家的,母亲听听只是一笑,继续埋头用自家的煤渣垫路,她不想让自己闲着,仿佛闲下来是一种罪过。已逝的岁月里母亲劳碌惯了,最近几个月以来觉得自己无所事事而生出一些闲愁来,常常感觉身体不舒服,对母亲来说,也许生活中缺少了一点什么。
前天我和往常一样来到母亲住处,她让我把娘家人大家人几十口人的名字全部写下来,她要照着挨个抄写。 昨天中午时, 我发现母亲在一张旧报纸上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字,虽然写得歪歪斜斜,可是看起来很祥和,很温馨。让我倍受感动,有点泪目的我一下子把母亲抱在怀里,“娘,以后我教你认字。”父亲在一旁看着默默地笑,看得出母亲非常开心,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我很欣慰!母亲有了一份精神寄托,不再空虚。我问她为啥想起来要学写字,她告诉我,原来我给她老人家讲过,山东一位老太太在花甲之年开始读书写字,20年过去了,竟然出了好几本书,被中央电视台各大媒体播出。母亲听后,也想试试自己的能力。
昨晚我从幼儿园把孩子接上回到家里,匆匆吃过晚饭,迅速找出我为儿子精心制作的几十张认字的大卡片,还有几个田字格的练字本,连忙开车送到母亲手里,她就照着卡片上的字开始一笔一画的认真地书写。我激动地说:“娘,你太了不起了,我一定要拍下来发到家族群里,给兄弟姐妹看!”母亲开心地笑了起来,“现在别拍,等我练好了,再拍!“
我大声冲着父亲的耳朵喊:“爹,俺娘要是年轻时就会写字,一定能写一手好字!”,父亲也会心地一笑。
我告诉母亲,练字对老年人大脑有好处,而且还能促进智力发展,延缓衰老,她听了,兴致更高了。
“孩子,你教了多年学,你好好教教你这个笨娘写字。 “
“娘,你一点都不笨,你悟性很好,年轻时裁缝活全村第一。你从来没有写过字,这些字写得很好。“娘听了又笑了。
母亲年逾七旬开始写字的精神让我叹服,母亲是一个极其勤谨自律爱干净整洁的人,凡事都要求尽善尽美。七十多岁的她平时忙着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为了让余生活得有质量,还有如此向学的精神,我深深的敬佩我至爱的老母亲。
看到母亲专心致志写字的神态,我不由得想到了萨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一文里所言:“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几十年里,这篇励志散文,传遍了全球,激励了很多人士,为心中的理想而奋斗。作为身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尤其是有了孩子的父母,更应该身体力行带着孩子读书,进而改变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依我看来,世界上唯有那些拼命读书和努力劳动的人最让人心疼、最让人振奋了。
老年人看书练字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对身体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是值得推崇并提倡的,做父母的为儿女操劳辛苦了一辈子,也应该选择一种怡养天年的生活方式享享清福了。
祈愿母亲的字越来越好,在写字的过程中享受无与伦比的快乐,让余生过得更加有意义。
祝福我的母亲!
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农历己亥年十一月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