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音乐:《你是我永远的痛》
文中插图:百度




姜利云: 男 。网名:飞跃。一九六二年生人。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农民。现住包头市东河区。自由职业。闲暇时善于编辑文字。作品发表于美篇及托克托报纸。平生爱好诗文,喜欢音乐。理念以文会友,丰富人生。

心中的雪 (小小说)
作者:飞跃

题记:
当他踏进门后,一眼看到躺在炕上的他,地上哭着的娃,憔悴不堪的她时,再也忍不住心里的伤痛了,不禁流下了同情、悔恨的泪水……
一

春花秋实,岁月如流。一晃又到了寒冷的冬季。
清晨,阴山一带,天色朦胧。喜乐象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了。他习惯性的来到客厅,随手倒了一杯温开水,仰头一饮而尽。转身正准备出去晨炼,突然,窗外传来"沙、沙、沙"的的声音。他急忙打开窗帘,只见外面正下着颗粒状的小雪。于是,他静静地站在那儿,尽情地欣赏着这洁白晶莹纷纷飘洒的天赐美景。
不大一会儿,声音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漫天飞舞的大片雪花。它,毛绒绒的,象柳絮,又似棉絮。仿佛天女散花漫天飘荡。
他仔细地观赏着。毕竟自从全球气温变暖以后,即使北方也很少下雪了。他看了一会儿,推门出去。便见院子里辅满了厚厚一层洁白亮丽的雪。他踏着软绵绵的积雪,随着"咯吱、咯吱"的声响,走出了院门。
突然,一阵"哈哈哈"爽朗的笑声贯入耳中。他本能地一回头,看见几个淘气的小孩,正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追逐嬉戏。看到他们玩得如此开心,他自言自语道:"快乐永远是属于孩子们的。"说罢,他慢慢转过头,情不自禁地望着故乡的天,看着眼前片片飞舞的雪花,陷入了沉思……
突然,一个身影闪现在他的脑海。"喜乐哥,咱们画雪画儿吧。""喜乐哥,咱们堆雪人吧。"这是童年玩伴田英的声音。是啊,多少年了,他一直没有忘记。每当看到雪,就会不由地想起她,想起他们一起玩耍嬉戏的场景,以及与雪相关的故事。

二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她同住一个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一起玩耍,好得亲如兄妹。尤其每逢下雪,更是乐翻了天。他们不是打雪仗,就是堆雪人、画雪画儿。笑声朗朗,其乐融融。在洁白如玉的雪地上,常常留下他们串串欢乐的脚印。
记的有一次,大雪刚过,老天下了一场很厚的雪。那时天气也特别冷,但他不畏严寒,踏着满小腿的积雪,一步一个脚印来到她家,在院子里,俩人一起堆雪人,玩过家家。
他们用小手先在雪地上团一个圆圆的球,然后用小脚象踢足球似的你追我赶,在雪地上乱滚。雪球伴着"哈哈哈"的笑声越滚越大。不一会儿,两个制"雪人"的身子就做成了。接着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滚了两个做"雪人"的头。双手捧着按放在雪球上面。这时,聪明的她还捡来几颗羊粪珠珠,让他给"雪人"安上眼睛。接着他又用树技,给"雪人"挖开了嘴巴,同时还雕刻了鼻子,按上了耳朵,此时"雪人"就算做好了。这时,只见她还在仔细端祥着,好象想起了什么,急忙跑回家,拿出两根平时玩耍的红布条,轻轻地系在"雪人"的脖孑上。喜滋滋地回过头来问他:"喜乐哥,你看他们在干什么?""不知道。"他说。这时,她用指头轻轻地戳了他一下额头,笑呵呵地说:"傻瓜,男左女右,他们在拜天地呢。"说完,她把羞红的脸急忙转过去,小声道:"那个是你,这个是我。"虽然她说话的声音很低,但他听得真真切切。顿时,他不由地加快了心跳的速度,脸色绯红灼热,痴痴地望着她。在那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他们的心脏跳得更快了。从此,他把她深深地藏在了心里,他也在她的心里安了家。那年他十三岁,她十二岁。

三
寒来暑往,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他们在彼此陪伴下读完了初中。并且他以优异的成债考上了高中,而遗憾的是她因考前感冒,考试失利,不得不辍学在家务农。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深秋开学的时候。此时,他很忐忑,激动。她很失落,无耐。临行前,她用平时积攒下的几块钱,去供销社给他买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在背面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喜乐哥,别忘了我"几个字,在一天晚上俏俏送给他。并且安慰道:"你去了县城要好好学习,可不要贪玩,别辜负了叔叔婶婶对你的期望!至于家里你就放心吧,二位老人有我照护呢。"当他听了她这朴实、暧心的话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去学校报到那天,她早早地来到村口大路上,含情脉脉地望着他,频频与他招手,久久不肯回去。
那天夜里,他失眠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离家,第一次与她分别。同样,那一夜她彻夜难眠。心里象被掏空了似的,她想了很多很多。
从那以后,礼拜天是他们共同期盼的日子。他每次回家,总是第一时间与她相见,跟她分享学校里的新鲜事。她也乐呵呵地跟他倾诉藏在心里的俏俏话。
一阵朔风吹来,调皮的雪花无情地扑在他的脸上颈部。他顿觉凉丝丝的,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于是,他伸手摸出一支烟,点燃,猛吸了两口,抬头又向故乡的方向望去……
两年的高中学习匆匆结束了。他虽然也很努力,但高考最终还是名落孙三。不得已,在同年秋天,他怀着无比失落的心情,无奈地回到了分别两年的家乡。
当她看到他萎靡不振的样子时,既心痛又可怜。因为他的家庭实在太贫困。母亲疾病缠身,家里就父亲一个劳动力,所以,每年的收成也不怎地。因此,他很惆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时,她过来安慰道:"喜乐哥,世上之路千千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员。再说,考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况且,毕竟考不上大学的占多数吧,但他们不是照样生活的好好得。现在,土地也包产到户了,只要好好经营,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听了她的话后,他的心里暖暖的。好象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身体里窜动。于是,他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准备大干一场。从此,责任田里多了他们的身影,两人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在别人眼里早已是竹马青梅的一对。

四
光阴似箭,转眼两年过去了。他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于是,他的父母托人向她家求婚。按理说他们是顺理成章的一对。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比较落后的农村,虽然早已提倡婚姻自由,但还是父母做主,讲究门当户对。因为他家的经济条件太差,她的父母坚决不答应。即使她也哭过闹过威胁过,但最终还是没有硬过行死觅活的父母。最后把她许给了邻村的小伙。
出嫁那天,天色阴沉。迎亲的马车还没到,天空就飘起了雪花。她虽然一百个不愿意,哭了半夜,但已木已成舟。在别人的撺掇下,已经打扮就绪。
这天,他也睡不住了。心里七上八下,恍惚不安。说不上是什么滋味。一大早就冒着急雪,来到他们曾经约会的村外树林里,不住地向村口张望,心想再看她一眼。
大约上午九点多,随着一阵鞭炮声,迎亲的马车缓缓驶出村口。他目不转睛地望着驶来的车辆。
坐在马车上的田英,也在不住地向树林里瞭望,因为这是他们经常约会、劳动时一起乘凉的地方。突然,她眼前一亮,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此时,她既兴奋又伤痛,泪水瞬时溢满了眼眶。本想跳下车去与他相会,但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心里流下了无望伤心的泪水。
他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心里象打翻的五味瓶,唯独丟失了甜味。他想了许多,很久。又一次流下了失望的泪。
第二年的春天,他为寻求更好的生存,带着伤痛,告别了生他养他二十五年的故乡,来到异地谋生。
时隔三年,他回家探亲。当他得知田英丈夫,一年前上房扫雪,不慎掉下来跌伤了腰,至使瘫痪在炕时,他怎么也坐不住了,急忙骑着自行车去探望。当他踏进门后,一眼看到躺在炕上的他,地上哭着的娃儿,憔悴不堪的她时,再也忍不住心里的伤痛了,不禁流下了同情、悔恨的泪水……

五
"喜乐,赏雪景了。"邻居的一声招呼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急忙回过神来,擦干了眼角的泪水,猛一抬头,便见邻居正推着一小车雪向垃圾点走来。于是,他伸手拍了拍身上的积雪,见此时雪已停了,转身大步走回院里,拿起扫帚,开始扫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