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欲丰富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活得坦然?
原创:随笔
作者:道之
物质丰富是好事,是人类的福气,我们总在说以人为本,所有的物都是为人服务的,不被物所奴役,就能活的坦然。

贫穷者是不能坦然的,吝啬鬼也不能坦然,只有拥有物质而超然物外的人能够坦然。我们既不做贫穷者也不做吝啬鬼,我们只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适当的满足自己的物欲,不争不抢不贪不骗,安身立命,坦然自若的生存。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生产力不断的提升,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物质会更丰富更多彩更庞大更宽广。
物质仿佛处于无限的膨胀状态中,但作为个体的消费却不能随着物欲横流,这就要求自己要理性,以人为本的生命需要其实很有限 。
我们胃的有限的容量决定了我们有限的食量,一日三餐就够了。
我们的身体大小决定了我们只需一张床可眠,只需有限的几套衣服更换。多余的就是累赘。所以日本有一个聪明女人就提出“断舍离”的适可而止的简朴生活主张。

咱如果没有孙悟空的分身术,也只能有一个自己回一个家,房子多了只是投资不是享受。
所以莫言说有一万双鞋子的女人是有罪的,有十几辆车的男人也是有罪的,有十几套别墅的富人也是有罪的。
在地球上占用位置,使用价值却不高,变相浪费资源。
是个人就有欲望,人有欲望并没有错,这说明我们作为一个人是平凡普通的,我们处于世俗的羁绊,欲望是促进我们奋斗的动力。

但人要支配欲望,是欲望的主人而不是让欲望支配人,欲望成了主人,人反而成了欲望的仆人。
有的人活着就是为欲望而活,欲望不是理想,当然欲望也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我把它看成是中性词。
欲望的形态多种多样,古往今来的作家给我们描写了丰富多彩的物欲的世界,和生活在这个物欲世界的形形色色的人,有喜剧有闹剧有悲剧,我们看的多了,就会培养自己的理性,不叫物欲泛滥把我们的生活毁掉。
有浪荡子和拜金女在物欲横流中沉沦,身在物欲的海绵泡沫堆里裹挟不前,如果在物欲的海绵泡沫堆上放一块宽大的理性的踏板,让它成为奠基的东西,我们就坦然自若的行走在上面。
最早的原始社会是人人一样,因为物而慢慢发展成富贫贵贱的两极分化,人对物的抢夺演变了无数的战争,这是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低级阶段,只有当所有人的精神世界达到高级状态,我以为就不屑于物欲对人的控制。
所以,在物质条件愈来愈丰富多彩的的今天,便要提升人类的精神素养。
因为衣食无忧了,我们有理性选择我们需要的,摒弃或拒绝消耗我们不需要的东西 。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说的多么好啊:人是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
人具备了优美的精神素养以后,具有的灵性和理性自然让我们超脱物外,活的坦然。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