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伊春(下)
作者:王芳
诵读:梦锁清秋
伊春的秋天丰盛而忙碌。啃着喷香的苞米,咬着又甜又面的窝瓜。忽如一夜秋霜来,早晨醒来忽然发现,院子里的植物都像开水烫过一样耷拉着。天气逐渐变冷,大人们忙着把单位分的大白菜、萝卜、土豆搬进地窖。秋风一日比一日紧,一日比一日寒,终于,迎来了伊春一年中最漫长、也最明丽的冬季!

那是怎样一个天地一体、乾坤同色的银白世界啊!一场大雪,给地面、屋顶、山峦,一切的一切,都罩上了厚厚的白衣。那高雅、明净、让人目炫的白啊!只清清的一色,却让你看不透。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看不见山的肌肤,只有白茫茫如银蛇舞动。扑面的雪花令人难以睁开眼睛,甚至会吸入鼻孔。一尺多深的雪,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伊春的冬天极其寒冷,经常是零下三十度左右。人的呼气如一团轻烟,凝结成霜,染白了额头、腮边的发丝,唇边的围巾也变得硬梆梆的。但爱玩的小孩是不怕冷的,我经常穿着棉衣棉裤要溜出门去,却被爸爸一把揪住,强令:“穿上棉猴”!包裹得严严实实,笨拙的像个狗熊,便噘着嘴抱怨着。冬天的游戏主要是踢毽子、打出溜滑,大坝就是我们的滑梯,大河是最好的溜冰场。站在高高的大坝上,后一个搂着前一个的腰,一大串的蹲着滑下,很刺激很过瘾,胆大的还能单独站立着滑下。凝固的大河仿佛变宽了,有的地方覆盖着雪,有的地方露出冰面,如同粉妆玉砌的世界!一只只爬犁在冰面穿梭着,划出一道道白色的辙印。冰天雪地中,一个个大大小小孩子的身影,舞动着生机,撩拨着严寒,通红的脸蛋仿佛在冒着热气!体育课上,老师带着我们越过冰封的大河,揪着枯枝,踏着积雪,爬上距离最近的山峰,折着粉艳艳的达子香,俯瞰伊春全景,再原路返回。当坐在教室等待下一节课的铃响时,心还在通通直跳,每个人脸上都是汗涔涔……

当然,除了上学,更多的时间还是呆在家里,尤其是两个月的寒假。炉火烧的旺旺的,坐在热乎乎的炕上,看小人书,还有妈妈从图书馆借来的画报和小说,画水彩画,写作业。有时到要好的同学家去玩。冬天主要的水果是冻梨,家里会买上一两个柳条筐。我喜欢刚拿进来的硬硬的,用小刀切成一片片放到嘴里含化,冰冰凉极其爽口。榛子和松子也是不可少的,用小锤或锁头在炕沿上砸,时间长了,炕沿上留下了一个个小坑。盼望过年,是那时最大的乐趣,妈妈早早地带我去商店挑选花布,用缝纫机做好了漂亮的花衣裳。还买了红色粉色的头绫子、头花和新毛巾新袜子,每天宝贝似的摆弄着。弟弟则每天摆弄着鞭炮,直弄的零零散散,火药撒的到处都是。终于过年了!端详着墙上新美的年画,享受着大年三十丰盛飘香的年夜饭,饶有兴味地听爸爸讲老家大石桥的事。晚上兴奋地提着小灯笼出去放烟花,整个城市的上空,升起、闪烁着一家一户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灿若星河。初一以后,就是串门、互相拜年,热闹而温馨,流溢着满满的人情味!

那凝固、绽放的北国之冬啊!是松明点燃的熊熊炉火、是指尖划过窗户的冰晶、是玉蕊一样漫天飞舞的雪花,如梦中的呼吸一般轻盈!那圣洁明丽的一捧捧雪白,童话般的温柔,是生命中的亮色,终融化为心灵的一抹重彩,却总将那份肃杀轻描淡写。
踮起脚尖,向岁月的深处回望,如花的笑靥、似水的年华总是在记忆的芳园里活色生香!那是留在伊春的最后三年,在伊春师范学校的美好时光。

接到录取通知书是不高兴的,如小鸟渴望自由渴望飞向天空,我盼望考上一个离家远一点的学校,可以坐火车可以住宿舍,。但尴尬的分数和文科的局限并没让我如愿。只有住宿是我坚持并神往的。开学母亲带着我和行李来到寝室,第一个遇见的是提着一把小提琴的优雅成熟的姑娘。她很大方地和母亲攀谈,我怯生生站在一旁。接着室友们都来了,我充满好奇与惊喜地打量着她们。在家里很孤单的我,要和这么多的姐妹朝夕相伴,兴奋的半夜都要笑醒。仿佛心有灵犀,不几天就打得火热。每天笑啊,闹啊,熄灯了还要聊很久。大家上下床乱窜,我刚下了大姐的床,又钻进了二姐的被窝。那份单纯的无牵无挂的快乐啊!再无觅处。我们都喜欢戏谑,善于抓住每一个笑点。我们都孤芳自赏,为我们每个人都取了一个美丽的花名。我们都偏爱照相,几近成瘾,一寸、二寸,放大成四寸、六寸,上色,一张又一张。没有化妆术,却肌肤如水,满脸的胶原蛋白,纯天然无污染。每一张如花朵般绽放的脸庞上都写着四个字:我最漂亮!我们讨论着课堂和文学作品中有趣的话题,笑嘻嘻背诵着:“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班级的文艺晚会,飘出那天籁般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和动听的吉他曲,幽默的歇后语引发了阵阵开心的笑声。下课的铃还未响,饥肠辘辘的同学们就拿着饭盒奔向食堂,只有排在前面才能买到大米饭、溜肉段或带肉的炒菜,我和形影不离的大姐经常能抢到第一号,看起来温婉可人的大姐和文弱的我充分显露了吃货的本色。还有晚餐那香喷喷的大碴子粥呀!我俩喝得是满头大汗。我们安然地沉思在校园生机盎然的晨光中,漫步在通往北山大河那虫声嘤嘤的小道上。我们越过青草地和潺潺的小溪,登上南山那高高矗立的的兴安塔,留下一只只青春矫健的身影。我们造访神秘的五营原始大森林,徜徉在茫茫林海,聆听松涛的倾述,震撼于它的浩瀚与壮美。那浓烈神奇的绿色的世界啊!人渺小得仿佛已融化为一片树叶。 我曾躺在床上,凝眸于日落之时诡谲奇幻的天空,也曾目睹那熊熊燃烧的森林大火,点亮了远处那片夜空。 要考试了,便赶紧上教室复习,平时则醉心于看小说,从《红旗谱》到《春风沉醉的晚上》,从《源氏物语》到《约翰 ·克利斯朵夫》。寒冷的冬夜,顶风冒雪去看电影,风和日丽,围成一圈打排球。历历在目,上好姐妹家作客,留下珍贵的合影;记忆犹新,实习时第一次上讲台的紧张忐忑,和那一幕幕难忘的场景。连地名都那么美丽:友好、翠峦、上甘岭……临别之时,我那感性的同学们充分展示了学中文的才华,深情厚谊的赠言宛如一首首优美的小诗,我已然读懂了藏在后面的一张张熟悉的面容:或灵动、或妩媚、或豪爽、或儒雅……

三十年后,再次踏上这片富饶的黑土地,我努力找寻着……青山秀水依旧,大坝却变了模样,那片红砖灰瓦已变成幢幢高楼,可我的黎明小学、我的一中呢?怎么不见了踪影……
我来到了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师范校,坐在装修一新的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依然能看到那苍翠巍峨的群山。走进简陋的宿舍楼,楼道似乎又响起早晨拎着水桶的杂乱的脚步声。我望着远处的食堂和绿树成荫的小路,微笑道别。
伊春变得更美了!绿地如毯,繁花似锦,精巧的木雕园,时尚的体育馆,雄伟的新区……避暑胜地,森林氧吧,美名远扬。年迈的父亲每天都收看黑龙江新闻,依然关注、怀念着他生活和工作了大半生的这片山山水水。
这山山水水,已化作绿色和白色缤纷跳跃的音符,谱写出我的森林和冰雪圆舞曲。那如歌的行板和清丽缥缈的旋律飞过群山,越过田野,飘向浩瀚的大海,注入蓝色的音符,和着自由的海风,那样的柔美、宁静、悠远……
2019.12.9
王芳,女,六五年出生,网名:音格丽斯。原籍:辽宁省大石桥市,出生地:黑龙江省伊春市。毕业于伊春师范学校中文专业,现为辽宁省营口市信息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业余爱好:阅读 写作 跳舞。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主编,黄土地编辑制作总监,《都市头条》编辑,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两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