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娃——一个以生命为爱献祭的女性——张浩文长篇小说《绝秦书》人物解读之二
文/张建湘

引娃,一想起这个名字,我的心里便涌出了一股泪水。因为,引娃本身就是一泓泪水,一泓苦涩的、清澈无比的、闪烁着蓝宝石光泽的泪水。在《绝秦书》里,作者对这个着墨最多的女性倾注了无限的怜爱、同情与敬佩。她同样属于全书的灵魂人物之一。
引娃,这个名字似乎就暗示了她悲怆凄苦的一生。她是个不知道自己生身父母为谁的孤儿。在她还是婴儿的时候,被周家寨的大地主“明德堂”主人的弟弟周拴成收养。也算是富户的周拴成收养她,并非出于爱心,而是因为周拴成夫妇婚后一直不育,根据当地风俗,到外面抱养一外婴儿,为的是想“引出”自己的亲生孩子。如同民间在不肯下蛋的鸡窝里,放上一只“引窝蛋”。所以,周拴成的委托人不知从什么地方抱来的这个女婴,被叫作“引娃”。说来也怪,引娃被收养之后,养父母真的生出了一个男孩,于是,引娃有了一个被养父母看得比天还大的宝贝弟弟。自私、狭隘而又吝啬无比的养父周拴成,一直把引娃当成长工看待,自儿子出生以后,家里不能出现儿子的一丝丝哭声,只要儿子哭声一起,引娃身上必挨拳头。在家里,引娃从小就得干各种农活,家务也得全包干。为了在养父与弟弟之间求得生存的缝隙,她从小练就了胆大心细的本领,比如,弟弟要吃油饼,慢一点儿到嘴都会大哭大闹。而极为吝啬的养父却舍不得将粮食做成在乡村被看成奢侈物的油饼吃掉。儿子要吃,父亲不允许,她夹在中间是“两头堵”,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父亲出门的时候做给弟弟吃。有一次,当她给弟弟做油饼刚做到一半时,父亲回家了。她情急生智,将一瓢豆子撒在地上,让刚进屋的父亲蹲在地止,边骂边一粒粒拣豆子,她躲在厨房快速将油饼做好,让弟弟一边吃,她一边风卷残云地将做油饼的现场收拾干净,不让养父看出一丝偷吃的痕迹。
如果引娃能一生都在周家寨依傍着养父母过日子,虽然是当牛作马,虽然总是挨打受骂,至少有口饭吃,有个存身的地方,倒也是她的幸运。然而,当弟弟长大成人之后,养父觉得她作为“引窝蛋”的使命已经完成,将她明嫁实卖给了另一户人家。那户人家也是婚后多年生不出孩子,听说周家寨的引娃当“引窝蛋”很灵,能引来弟弟,于是找到养父周拴成,希望将引娃带走。而周拴成是在外面碰到一堆大粪都要用帽子兜回放到自家田里的人物,怎么肯将一个能当长工使的大姑娘白送人?于是,他要将引娃“嫁”过去,好收一大笔彩礼。于是,引娃便嫁给了一个并未出生——也知道会不会出生的“丈夫”,离开周家寨,成了 别人家的媳妇。引娃当“引窝蛋”真的很灵,她在婆家生活三年之后,“丈夫”出生了。所以说,“引娃”这个名字,就注定了她一生的宿命。然而,造化弄人,在她给“丈夫”辛辛苦苦当了几年姐姐之后,那个男孩却病亡了。而“丈夫”的父亲却打起了她的主意。引娃一气之下,跑回娘家周家寨,在周家寨以寡妇的名份又回到养父母家中。
在周家寨,真正关心她的只有“明德堂”的主人——她的大伯周克文一家人。这一年,大伯的二儿子周立功从北京的大学毕业回到了关中道的周家寨,这个品学兼优的堂兄,浑身充满青春活力,而且满脑子新思想、新名词,比如,他有改变家乡的宏大计划,他在周家寨开办夜校,教大家识字;他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在这位堂兄身上,引娃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世界令她着迷。于是,她整天粘着这位堂兄。并且暗恋上了这位“明德堂”的二少爷。这种爱恋,注定将她引向一条不归路——因为她是一个“寡妇”,而且人家还是她的堂兄——尽管她并不是周家的血脉。她的“爱情”之路,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坎坷、险象环生之路。
在秦地关中道,嫁出去的女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娘家过年的,据说会给娘家带来霉运。这是令引娃感到最痛苦、最无奈的一件事。每到过年时节,她就得离开那个并没给她多少温暖的家,孤身一人躲在荒废的烂窑洞存身,吃从墓地拣来的供品。别人过年,她是在“过劫”!这一年的大雪纷飞中,她仍然孤单地躲在一孔烂窑洞里,又冷又饿,一个人面对这个冰冷的、将她遗弃的世界。当她站在风雪中的黄土高坡上往家的方向眺望,希望能看到对她多少怀有同情之心的弟弟是否能来给她送食物时,却意外地看到了她暗恋的堂兄周立功远远向她存身的烂窑洞走来。她如同看到寒冬里的暖阳、沙漠里的绿洲,在大雪中连滚带爬地冲下高坡,去迎接堂兄,而内心也是以飞蛾扑火式的爱恋,爱上了这位堂兄。
引娃对周立功飞蛾扑火式的爱情,首先就体现在她借寨子里“排戏”的机会,用尽心机,希望与自己暗恋的人“生米煮成熟饭”,她的方法直接、笨拙而又充满激情。所以,当对周立功充满仇恨的一个男人有意陷害周立功,当众“揭露”他与引娃的“私情”时,周立功虽然极力否认,而引娃却以赌博的心态,当众承认了与堂兄的“私情”——她希望以这个假象,逼迫自己暗恋的人能带她私奔!她的这一天真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周立功的认同,反而成了她所爱的人一直怨恨她的理由。她不知道自己的一厢情愿,反而给了所爱的人一个沉重的打击。正是因为她与堂兄周立功的“私情”,反而逼得她爱的人远离家乡,去了西安城。
事已至此,引娃要将自己的生命全部献祭给爱情了:从未出过远门的她,孤身一人,颠沛流离,靠双脚长途跋涉来到西安,要大海捞针一般寻找她的“立功哥”。她勤劳能干,觉得可以用双手养活自己。所以,聪明大胆的她想到了去给城里人当佣人,边当佣人边寻找她心爱的人。而且,她在堂兄开办的夜校学习了一段时间,能识字,加上她能吃苦,纯朴真诚,深得佣主一家的喜爱。当她无意间得知堂兄因揭露政府暗中纵容大量种植鸦片一事被陷害入狱时,通过佣主的帮助,她得以在狱中见到了她的“立功哥”。为了营救她爱的人,她又是通过双脚不停地连续奔跑五天,跑回周家寨的“明德堂”,设法救人。
引娃将出狱后的周立功奉若至宝,而她所爱的人,根本不爱她,并且对她一直心怀怨气。当得知周立功想要开办纺织厂,却苦于筹不到资金时,引娃拼了命也想为周立功筹款。但身无分文的她,有什么办法可以筹到款呢?她想到了变卖自己。于是,她瞒着周立功,悄悄去了人贩市场。但正值前所未有的荒年,人贩市场也不景气。为了将自己多卖几个钱,她又想到干脆把自己卖入青楼。她知道堂兄并不爱她,而且还充满怨言,她清楚自己的爱情之路已走到了尽头。可是连卖入青楼的价钱对于周立功开纺织厂的款项,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青楼老板给她出了个主意:给人充当死囚,替人赴死!对爱情已彻底绝望的引娃,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一方案。她愿意拿自己的生命为所爱的人献祭。
也许只有生长在那片黄土地上的女子,才能成就出一个“引娃”的形象:她对每一个对自己有过滴水之恩的人,都想涌泉相报,包括她的养父母,包括她的弟弟,包括大伯周克文一家,包括她在西安遇上的那个叫石猴的男人,包括她当保姆那家的佣主孔先生。她想善待所以一切与她有缘的人,可是,这个冰冷无情的人间却一直都没有善待她……

在读《绝秦书》时,读者在引娃身上感受了一种散发着人性光芒的爱与惊心动魄的美。当一颗冰冷的子弹撞向引娃的时候,历经人间苦难的这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而一个带着完美的爱与美的光晕的灵魂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