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音乐:
《冬天有你我不觉得冷》



庄蝶之梦,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教师。擅赋诗词,静守初心;闲弄文墨,独吟古今。轻捻清浅时光的一缕风,织清风于方寸;淡抹月出云霄的一朵云,绘明月于星斗。只闲谈风月,不妄论时政。蝶梦诗心,心影飞鸿舞天;婉约文字,字镌素心悲欢。
多首诗词出版于《飞花令诗选》。多篇诗词歌赋散文加精于《美篇》。

冬至冰雪日,羁客倍思亲


七律☆冬至思亲
庄蝶之梦原创

白驹过隙叹秋殇,
冬至天寒九九长。
鬼斧冰城迷幻境,
神工雪域醉瑶光。
风霜有刃雕人老,
夜月无声入梦凉。
自饮新愁肠断处,
离思字字寄微茫。

小注:
今日冬至,本该喜气洋洋,踏雪出游赏景。但因家有病人,故而暗自怅惘。忽闻远方叔父病重,危在旦夕,令人心急如焚(打小和我最亲的叔父也是我父辈里唯一的亲人了)。旧愁未了,新愁又起。念之近年至亲之人相继离世,不由悲从中来,心绪难宁。戚戚然如重石压胸,独饮一杯愁绪,空对一片苍茫……
唯有虔诚祈祷:快让我的亲人们远离伤痛,早日痊愈吧!

【有关冬至的常识】

冬至:英文:Winter Solstice
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
代表寓意:寒冷的冬天来临
气候特点:暴雪、低温
季节:冬季
时间: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70°
前一节气:大雪
后一节气:小寒
风俗活动:享祀先祖,办宴席等
风俗食物:姜饭、水饺、汤圆、羊肉汤等
属性:二十四节气的十一月中气
斗柄指向:斗指子
隐含意蕴:阴阳交割、万物亡寂、生机禁闭
起源:时年八节、拜神祭祖
三侯: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冬至,又称数九、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与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我国位于地球北半球,故而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汉代前未见冬至过节日风俗的文字记载。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冬节盛于唐宋。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
民间在冬至同样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故而冬至才被称为“小年”。

在古代,民间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冬至节气在一月中的位置,来预测往后的天气。“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的意思则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阴天,甚至下雪。
冬至也是闰月的参照标准。
“平气法”划分的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将只有节,没有气的月份,置为上个月的闰月。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子)。
因此,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有“亚岁”之称,“亚岁”即仅亚于“过年”。冬至又被称为“小年”,是说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也。据现有文献记载,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其热闹程度在我国部分地区不亚于过年。

冬至古诗词选:

《小至》——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谚语: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