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宵 . 雪夜
小路湾湾
今宵雪夜
墙外谁家
轻弹琵琶
惹我愁
惜怜玉,勿忘曾携手
月沉天边雪夜何处觅
婵娟未留言
满腹空怀愁
迷茫今宵疑似冬秋
雪、雪、雪夜
谁还愿?
共渡今宵
同来将雪织成(稠)愁
注:今夜天空飘飘洒洒,下着秋末冬初的第一场大雪,在这样一个美丽的雪夜,不知是谁家女子,轻轻弹起她那动听的琵琶,从窗外传来却撩起我的忧愁;我将所有曾经美好的友情、真情、真诚,都像玉石一样的怜悯珍惜,可茫茫雪夜,连月亮也不知深藏在天边哪个角落,到哪里去寻觅,只有难忘的记忆;在此,婵娟是意识上心中的圣人,是时间是超时空的,也是心中渴望能见到的一位女神,能来指路明津吗?可她没有留下一言半语,就是心中满怀向往和理想,也是空的,向谁诉说?似乎也无法实现一样,就像这茫茫的雪夜,迷茫得连秋冬也分不清;唉,只有这美丽的雪夜,是一种难得的安慰,然而,问苍茫人间,在这美丽的雪夜里,还有谁愿意?还有志同道合的人来陪我共渡今宵嘛?一同来亲手将这美丽的飘飘洒洒的雪花,织成绸缎,覆盖人间、覆盖这大好河山......若不能、所有都不能,那这飘飘洒洒的雪花,将织成愁,那愁就愁白了我的头、那愁就愁满了人间......
2009年11月18日14:58
独爱秋天
小路湾湾
我独爱这秋天
却不擅长烂漫
秋天没有春夏般奔放
也没芽儿破土般强悍
我独爱这秋天
多想乘秋风去梦返
哪怕只一小小段
返程那岁月时光
只为备份点点能量
来防范今天的忧伤
我独爱这秋天
多想浪漫般去闯荡
为何还要练就坚强
似乎孤独在天边
把这边快乐遥望
我独爱这秋天
秋至月寒夜梦长
树与叶总有个了断
从此不再得意洋洋
缘睹秋天这景象
却让漫天落叶
把我心思埋葬
我独爱这秋天
注定要与忧伤为伴!
2017年9月13日12:49
思源老家施村湾
小路湾湾
一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村头有两棵很古老的榧树,相距不超过十米地,它们的枝叶交叉并茂,都生长在村头的小溪边。
很遗憾,记不清何时哪年哪月,其中一棵榧树被两个小年轻人,晚上在小溪里用明火照鱼,不小心给烧了一棵,幸好还保住了一棵,后来连那烧焦了的树桩,也被村民们弄了下来,香榧树是做家俱的上等木料,它的纹理细腻光滑,我的兄长也弄来一段块,后来打八仙桌时,也用上了一小块。只是时常想起那两棵榧树,孩时的印象,总是在模糊的记忆里出现,虽然现在只留下一棵,但两棵树的形象、始终浮现在脑海中。榧树很少生榧仔,偶尔生些榧仔,听老爷子们说还不好,也就是说村运会不好,是真的吗,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时常会这么说,也没有人去考证过,我想偶尔的碰上一两件不顺心的事,总是会有的。
哦,多少年来,只留下孤苦伶仃的这一棵榧树,榧树很古老,虽说不是那么挺拔伟岸,但苍老,苍老的连树的躯体空空如也,唉!村头的榧树被烧那一棵时,那一夜,惊动了村民们起来救火,至今还印象颇深,还动用了一把铜制的水枪,记得足足有一根扁担那么长,人们都很紧张,树连着生产队的牛栏,牛栏牵着一些竹枧棚,棚紧紧依靠着房屋,真是天大的火情,这一夜让村民们给吓坏了,火情吞没了榧树,大火同时吞没了树上的喜鹊窠,火势最终得到了控制,没有蔓延到房屋,可吓坏了村民。
另一棵没被烧着的,或许是离我家太近,近得在我家厨房的西边,抬头都能张望着,飘过来的榧树树枝丫。我家的房子紧挨着一幢木头结构的三层老木屋,也就是村庄唯一的一幢三层楼,三层楼也就紧挨着锦元家一幢半边不规则的梯形老屋,榧树飘过来的枝叶,也就盖住了他这半边小木屋。
我们的村庄,有几处是被这些屋冠着,冠着一些好听的名字,就从这三层楼说起,还有外屋、老屋、上张屋、下进屋,这些屋就这样,涵盖了我们大半个村庄。
我家住的就是当年的外屋,我生长在外屋,外屋有上厅和下厅,中间隔着天井,能见天,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感受到冷暖冰霜,倾听着风雨的喜怒哀乐,目睹人世间的阴晴圆缺……,就连冬天的雪花,也会飘落在天井中,落在天井的石板上,落在天井的石板桥上,形成一个正宗的、洁白的大大的‘中’字。平日里老少爷们,还有周边邻居的父辈们,来到外屋聊天,孩子们绕着天井嬉闹,外屋在我的记忆里从没寂寞过……
若在夏天里,外屋很凉爽,满堂的地面辅就的青石板,大小不一致,但很光滑,哦,隐隐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还没上学的时候,那是个没有幼儿园的年代,闹着撒娇,我就会跑到房门口大厅里去,认准那一块石板,就在那块石板上撒娇打滚,哈哈,说来挺有意思的是吧。
右手西边的楼梯脚,我家正房窗户下有个鸡窝,时常在天亮边打个打,唱个唱着,掏鸡蛋的活总是我乐意抢着干,时常是捡起热乎乎的蛋,先放在自己眼睛上滚动,很舒服,母亲说是对眼睛有好处、可以亮眼。
夏天的日子里,外屋好凉爽,主要是后门口,就像一个通风口一样,从弄堂里吹进来的风,如同河边、树林里微微的清风徐徐拂面一样,真叫人那个凉爽。外屋虽然通风,可湿气也还是挺重,特别是在这梅雨的季节里,屋柱上都是湿漉漉的,说是根据房子的地脚湿气,就可以判断不同季节里天气变化,别说哦,那些年纪大的人,凭借外屋的湿气,说起来还可灵验的,说快下雨了,就真的会下雨。
我小时候和父母、兄弟姐妹们一大家子,就生活在这一幢老旧的外屋子里,听着榧树上的喜鹊叫声起床,在夏天里听着从榧树上,传来知了使劲叫声的傍晚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外屋就是我孩童时期的摇篮,没有烦恼、没有过心酸。
二
外屋的大门口很朝阳,宽望远山,前方就是又高又遥远的五股尖、六股尖。虽然我的村庄,要经过一片开阔的田园,河岸的对面山就是凤尖,但凤尖是挡不住村庄的视野,六股尖,依然如仙境般屹立在村庄的前方。
外屋的大门口有道避邪照墙,照墙高高而又厚实,右边带点弧边,斑驳的白石灰墙,风蛀得露出了整面墙壁,又长又厚的砖块。顺着照墙外往左走一两丈路,再往前下十几个阶梯,便是下进屋的后门口,下进屋有我年轻时深深的印记,差点成为我人生不可或缺的那一部分,一首《窗外》足以撩起我对过往的难以忘怀的青春回忆。
下进屋的大门口,就是村庄门口前那一片稻田,在这春耕忙碌之后的夏天,燕子忽高忽低的在天空中飞翔,蜻蜓在水稻的波浪上飞舞,有麻绿的、有红的,红的很稀缺,但黄色的蜻蜓特别多,到处都是,薄而透明的翅膀、长长还有格子的尾巴,那是童年梦幻般的时光。
外屋的后门口,绕过有权家的厨房小屋,便是三层楼,三层楼也有天井,天井不比我住的外屋,只有长长窄窄的一条,没有下厅,大门口便是一处,不足百来个平方的空地,靠左边就是新茂家的猪圈,三层楼的左边就是厨房,黏着我后来住的新屋厨房,厨房与厨房间隔道断墙,隔壁炒什么菜,都能真真切切的听其声、闻其香。三层楼也是木头结构,只不过在同一根柱上筑有三层,“三层楼”是我村里人的叫法,过去木结构有三层的房子,的确很稀少。
很小的时候,在三层楼客厅中上过学,算是一年级吧,也就一点点印象,其它事都已记不清了,后来去山下上学,大部分的时候,和邻居家的孩子们,都是从三层楼房前路过,春夏秋冬,从那两棵榧树下走过,顺着村屋后的小溪,穿过村头那片古老的树林,然后走过颤悠悠的小木桥,去山下上学,在那里,渡过了好几年小学时光。
顺着我房屋后的小溪,往上走一百多米,便是老屋,父辈们说,还属老屋的岁数最久,是先有的老屋,然后才有的外屋,还有三层楼,老屋很深进,前后两进,两个天井两个大堂,当年仁峰叔在当会计时,随父亲去玩过好多回,老屋右边是一排长长的厨房屋,厨房屋黏着老屋,屋的披水是朝西一边披着,厨房屋与老屋之间有一条,与房屋深浅相等的巷弄,住在老屋前面的人家,要去后连坑担水,洗衣、洗菜干农活,都从巷弄中过往,不被日晒、也不用雨淋,我倒也时常从巷弄里来回走。
老屋的大门囗的左前方,并是村里的祠堂,叫思源堂,祠堂并也是村里所有开会、看电影看戏、办大事的场所,祠堂里的地面,辅的也全部是青石板,平时一个人是不敢去的,就如今让我一个人进去,不瞒你说还些许胆怯,更别说童年的时候了,走出来这么些年,也偶尔梦过几回,在梦里还是那个心有余悸的模样。
祠堂的后厅也是学堂房,在那里面也上过学,就是记不清是先三层楼,还是先学堂房里上过学,真的记不起来了,不过老听说,大连的吴学农老师,胆子真大,就一个人住在祠堂里,文化大革命后来的五、六年里,教书生活都在祠堂的后厅里。这样说来,就是后去三层楼上的学。祠堂里面的事情真多,我不想去回味,由于几个亲人过逝,最后的时光都得从那经历,所以难免想起会令人酸楚,不想不忆就不去提,当然,关于家乡有关的公益活动,包括祠堂只要是我知道,都会乐此不彼去“孝顺”吧,因为那是故乡的标志,祖祖辈辈生养栖息的地方,没理由不去关心。
要说祠堂门口,并真是儿时嬉闹的场所,每天傍晚都集中在那里玩,相互追逐嬉戏打闹,妇女老少必去消磨时间的场所,主要图个热闹。在那遥望夏天星空下的闪电,数着满天的星斗,追逐着月亮的阴晴圆缺,目睹着明月里,吴刚年复一年的砍树,给过我多少快乐的遐想和美好时光,多少个天真无邪的日子,都让我装进童年的梦乡……
三
我住的外屋,左右两侧都黏着厨房间,外屋右边的楼梯下有个门口,门口就是万元家的厨房,右边是叔父三天客住的小木屋,出了外屋右手的门口,也有条不见天光的巷弄,若是来个人相遇,便可要侧着身子让路,巷弄里白天还好,白天的余晖散去,巷里很难看到路,还有个90度的拐角,哦,真的是全凭平日里的熟悉。
穿过那黑暗的巷弄,便是我独立的厨房,印象深刻的倒是厨房门的木锁,小时候老踮起脚尖,站在高高的石头门槛上,咣当、咣当,拨弄着高挂的木锁,没个小半天,我是很难打开它。
我家的厨房当年独立的,左右后边三面是墙,唯独前方是用板壁隔着,用来遮风挡雨。
当年,我妈烧好饭菜,几乎都摆在厨房的简易桌子上,除非有客人来家串门,才把饭菜端到外屋客厅的八仙桌上吃饭,我家厨房到外屋,要经过那道90度拐弯的巷弄,平时一般都是,盛好饭菜,端到新屋的门口,要么抱着一碗饭菜,来到哈啦姑头凑热闹,那里人可多了,上角、下角还有我外屋的人,嗨嗨,都集中在哈啦姑头吃饭,在那里吃饭的人,或坐,或站,或蹲,各式各样的都有,有个什么生产队里的通知,有什么分配之类的张贴呀,也只有端碗去那吃饭的才知道,当然,谁的碗里有什么菜,也都一目了然,有个什么新鲜事、新闻也最先知道,那是早晚大人们聚集最多地方, 男女老少爱开玩笑的笑声,时而回荡在脑海中,也时常想起让我历历在目,多少笑料都在那里消化掉。
比方老屋曾有对老夫妻,老公的块头很大,妻子个头矮小,不知道遇到一点什么事吵起了架,老公撸起袖子,挥舞起又粗又壮的拳头,举起高高的拳头,看似火冒三丈,但举过妻子头顶的拳头却不打下去,嘴巴上却说“一拳打下来你又受不了,半拳我又不好打”,哈哈,细想那哪是吵架啊,分明是疼爱哟。
然而,每次触碰着外屋的记忆,便使我不知不觉中想起,外屋这些长辈们,看着我长大的那一个个面孔,都已随着时光匆匆消逝而离去,唉,也不再看着我,令我思念无边。
后来每每回到家乡,从曾经的外屋路边走过,我就犹如拖着铅一般的脚步,陷入深深的怀念,怀念那早已逝去的童年、还有青春时光,面对那些入目的断墙残垣,仿佛离我而去的亲人们,又在注视着我,时而如同还在我身旁,忙忙碌碌、擦肩而过……。我在想,原来岁月是忘不掉、抹不去的一道痕。
月是月与地球的重叠,才有了阴晴圆缺,凡事太过于执着,过于考究了它的内在关系,就没有了人间诗一般的想象,更没有了人世间,那些美妙的故事,童年犹如月亮明镜一般的清澈,童年就如同游弋在月光下的故事,时常闯入我的梦乡,甘露一般滋润着我的一生。
外屋就是我不老的回忆,同时,也是隐藏在我心底的一个梦,为了这个梦,我将不让自己老去,无论岁月的行程走到哪,无论我的梦会不会实现,也无论岁月给过我什么苦痛,因为有梦,我的心永远不会老,也因为有追求的心梦,始终充满着活力,是的,有创业心的人,永远也感觉不到老,那怕沧桑爬满脸庞,白发苍苍了我的头顶,心依然如花绽放。
是啊,也无论外屋在与不在,都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深藏在我的心中,外屋的天井,上厅、下厅,每个房间的窗户的模样,西边的楼梯,阁楼上的栅栏,年久失修软绵绵的楼板,我睡的房间里,那赖以取光的小窗,透过小窗遥望六股尖,一幅幅云雾缭绕、千变万化的水墨画,也都是我今生留恋往返的精神财富!唉,有缘于外屋、拐个弯,巷弄西侧的三层楼,三层楼旁的两根榧树,榧树上的喜鹊巢,叽叽叽喳喳的喜鹊;还有老屋、上张屋、下进屋,哈啦姑头,一幕幕,包括后连坑那甘甜的泉水,哪一处不都是让我发呆、深思回味无穷的、故事于我年轻、童年的时光。
特别是上张屋,当年,站在老屋门口,从哈啦姑头一眼望去,那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砖瓦房,抬头张望的马头墙,哦,真的是一点也不逊色于屯溪老街,西递和宏村,真正徽派建筑风格,唉,如今却换成了舒适的楼房,若论游玩欣赏,有点那新旧不一、不伦不类,变了原汁原味的模样。
或许,是因为这样一个夏天,我格外思念心中、那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每逢夏天,就会想起曾经的外屋、孩儿时村堂所有的好,想起外屋巷弄里的凉爽,仿佛看到长辈们,手持芭蕉扇,在悠闲地聊天唠嗑,也仿佛回到童年,和小伙伴们围着、蹲在石板路上下棋,下那猫捉老鼠,还有金、木、水、火、土的五子棋,没有我们想吃的老棒棒冰,偶尔从墙壁门洞边缝里,抠出些女人的头发,去杂货担里换点糖,心想如今物质如此丰富,但怎么也没有童年那样,垂涎欲滴的滋味。
四
从哈啦姑头、打葛石边往后走,便是老屋一条“街”,停停顿顿的石阶,直达上张屋的顶头,有条小路朝上走,上边有一大片缓缓的坡,坡上有平地,有一垛垛长满金樱子的草丛,金樱子长长似腰鼓,又像可爱的小猪仔,开始青青的头上有白花,待到秋天红红的带着满身的刺,擦拭去那些黑刺,便可以食之,若经过入冬的霜打之后,不酸略甜,放入嘴里嚼几下,哈哈,有点滋味,当然可没有那些山楂好吃了。后丹也是童年时常去玩的地方,特别是一片片绿汪汪的草皮,那草皮不像藤又不像草,贴紧着地皮的泥土,匍匐在地上,在上面或卧或坐,便在有点坡度的草皮上,从上往下滚,滚到哪是哪,争先恐后,热闹好玩。
草皮的周边都是一些茅草,茅草黏着茶棵地,茶棵畔边,在春天里,长满草莓,和着茅草荆棘丛生,稍不小心便割破了皮肉,划破了衣裳,回家可又是一顿好挨骂,玩野了,嬉到夕阳西沉,夕阳公公爬上这东边的山坡,才知道是回家的时候。
是啊,当人生走得累了的时候,或无助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些开心的童年,方知多想回家的滋味,因为童年除了贪玩贪吃以外,什么都无所谓,最不在乎、最轻松、最美的时光。
回味那些不知大人们疾苦的岁月,相反却是自己天真烂漫的时光,这不奇怪啊,原来人生是很难看到自己的对立面,因为无法抽身出来,哪怕悄悄地看看自己的模样,是好还是坏,因为自己做不到,没有旁观者清的悟性,无法身同感受他人久远的伤痛,更多的时候,是别人等待的眼神里的猎物,去满足别人的、或某种意识上的愉悦。
我爱善念,不一定都做到善行,自己是这样,别人也这样,天地间过客,只是有时候,在自己一帆风顺的时候,好人多一点,笑脸多一点,没有什么奇怪,也许这就是人的天性。
如果认真一点小事,知道认真一点小时候,能坚持那么一点点,结果会不会不一样,人们肯定都在这不一样中,老是去后悔、去挣扎,其实真的好可笑,真的没必要。因为,因为…还是这样来说吧,善始就会有善终,轮回中行走,不用去怀疑哦,长大了才知道,帮人就是帮自己,原来自己真的做的不够好,人生无法可以从来,有时候想想,宁愿小时候,我的童年不用那么快乐,少一些天真,多一点长大了的感觉,也许真的会长大一些,今天的岁月肯定不一样点,其实人就是这么回事,更多的时候就是那么长不大,善念无法战胜贪念,那怕一条祝福都想多贪恋,我呀,呵呵,又在说些天真的话。
童年时的村庄是美的,古色古香,童年时的后山到处都是森林,老祖宗们真好,给我留下难忘的那些树林,是那些古树林,给了我们童年无穷的快乐时光,给了我们村庄更多甘甜的泉水,都是因为有树林,才有今天美好的回忆。
回忆是甘甜,岁月却是苦涩,那些树林在那些年代,让父辈们当成了制茶的燃料,化作一缕缕青烟,一片片古树名木,在童年的记忆里消失,山不再那般美丽,水不再那么柔美,似乎山村背后的善良,也离我们越来越远,只能把残缺的记忆,植入童年的梦。
那个时候村后面的小溪,水可多清纯,水中的鹅卵石,被山水冲涮的干干净净,青是青,白是白,挂满溪边的紫藤,垂坠在水里,水汪汪的、像在微风中摇曳的垂帘,偶尔闯出几条石峰鱼,吮吸着水草上的青苔。
童年记忆中的后连坑,就是村屋后的小溪,从后山的山岗上跳跃下来,来到屋后,来到我们村所有家里的水缸中,记得父亲晚上去担水,从水枧里装来两条、筷子那么长的石峰鱼,高兴得我几天都围着水缸转。
曾经的小溪水清澈,流淌在乡村的怀抱里,如悠扬的一根弦,弹奏着一支与山风相融的旋律,如一首优美的歌,伴着我童年的梦,深深浅浅,穿过村头那片古老的树林,绕过一道道山坳,让我牵挂一生。
望穿那片田野,那条石板路,与小溪相依伴,跨过树林小溪的、那两块冰凉石板桥,便是走出村庄,然后,淌过那高高颤抖的木桥,在小叶杨树轻轻荡漾的依恋中,背着朝阳,迎着外头的世界去向往、去奔波。
五
顺着外屋的右侧,我的厨房门口朝前走,就是大路口,大路口便是我们村,走出村庄的交通枢纽,朝南便是汪村溪口方向,也是入老徽州婺源地境;朝西便是江西瑶里景徳镇方向,朝西再往北,便是屯溪杭州方向,我们村地处新安江源头、六股尖的山脚下,坐北朝南,地处一个敞开的山坳里,门口前有一片田野,走过田野便是一条由东朝西而流的小河,三江源头的母亲河,顺河而下的村庄,几乎都在小河上堵坝,一个个坝上坝下,演绎着自古繁衍生息的故事,坝下农田灌溉立生存,自古人家桑蚕茶树竹,依山傍水好人家,水坝在山沟里是一道风景,是水源从上而下流淌的一种独特跨越,是造福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利设施和资源。
大路口是儿童时,追逐梦想的起点,大路口朝前是条石板路,在前头,与溪边的石板路相呼应,如同伸开了的臂膀、拥抱前方,令人向往,辅就的石板路略显古雅,待到河边走下一排不规则的阶梯,河上搭起一板小木桥,走过小木桥,河岸对面便又是一排缓缓而上的阶梯,走过阶梯便融入川流不息的道路,相当于如今、未经考证的几零几省道、古道。
门口前的那一片稻田很美,一年四季交替着不一样、美不胜收的风光,春天一片勃发生机的季节,夏天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秋天处处一片金黄、蜻蜓戏浪、燕子高飞,稻浪翻滚,人们挥汗收割,洋溢着满满的笑容,处处一派丰收景象。大路右侧的稻田,每年的深秋到来之际,村头那片树林,在秋风萧瑟中,悠如仙女散花,一片片金黄的树叶,便从那高如苍天的树梢上,飘飘洒洒,像满天的繁星、像满天的飞燕、像我孩时傻呆遥望的梦……
若遇欢喜的日子里,茫茫田野、皑皑白雪,树枝挂满着朵朵雪花,还有那被雪垂坠的毛竹,白里透青,青中融白,黑瓦白墙的村庄、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的时候,还有村庄四周沉静的山峰,穿上洁白如玉的雪装,要说那个美啊!让我时常那个想起,浮想联翩、走也走不出仙幻般的梦。
梦从外屋、老屋、上张屋等等屋而来,梦却延续着别人的梦,这个别人,不是别人,是父母、是家乡、是我记忆中的那些屋。
时常在傻傻的思索中,从不会忘记来自哪里,来自外屋天井那一方天空,那一方有限的、仅有的、深不可测的天际星辰;我是那一方天空中,飘来一瓣雪花,洁白无瑕,轻轻融化在外屋中;是那一方天空,从银河荡漾来的一叶小舟、缠绵在晶莹如玉般的月光中;是那微风缝隙间脱落的、珍珠般的雨滴,是那观音菩提嘴角边,溅起的一撇笑容。
我爱我的故乡,从没断过的思念,只是悠如站在大路口,在那雨天里,从前方滚滚而来的浓雾、像白云,弥漫笼罩着四周黑洞洞的山峰,让我拨不开、望不穿、抬不起头,压抑得使我,喘不过气来的思绪。
年轻时总会有个地方,让我迷茫、顾虑、狂躁而又难舍,让自己曾经去停留,那就是大路口,在那大路囗石板路上徘徊,在大路口欣赏远近的笑容,在夏、秋稻浪翻滚的田野里,荡漾着心与心那叶孤舟,被来自哪个方向、刮起的一阵风倾翻,却架起山与山那边的彩虹,从此浪迹江湖,倍受思乡的煎熬,一回回、一次次却难寻童年旧地,故乡仍记忆犹新。今夜,又否星辰梦归……
千里梦回徽故里
独守山居无远朋
秋风作陪杯中酒
醇香引来村头客
昨天夜里梦见回到了我的老家,老父亲忙里忙外炒了两个土菜,并从小杂货店里买来一瓶白洒,老爸是从不喝酒的,所以我倒下一杯酒独自喝着,虽在梦里,但隐隐感觉到有种从未有的孤独和寂寞。
心里总在想着,未来住在这样一个老山里太静,这样一幢顶着星斗的、老外屋子里,孤独的住着我,没有远方的朋友来看望,只能独自喝着酒,只有秋风陪伴着我,喝着、喝着,不知什么时候,酒的醇香飘到了村头,正站在那里玩的,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闻到酒香,便朝我屋走来,看到我独自在喝酒,我便起身迎进屋来腾坐,哈哈,正好来来来陪我喝上一杯...…
7月26日5:09
十一前后的酒
小路湾湾
小雨纷飞的夜晚来临之际,我懒散的漫歩在昏暗的灯光下,偶尔像孩子似的,走在路肩的石坎上,偶尔踩下积水如镜面的地方。
撑着一把长长的的雨伞,足足可以当成拐杖,让雨伞弯曲的把,顺着扶梯滑下地下商场,今晚喝了一些酒,全然不顾别人的目光,当一回我不是我的模样。
朝着昏暗的街道、朝着没有方向的、哪要去的地方,昱中公园,还是桥的那一头……
小雨早已打湿了我的鞋面,挂满了我眉梢的枝头,雨悠闲着下,没了心思,也没有了匆忙,没有方向也没有目地,难得深吸一口、被小雨过滤了的空气,仿佛没了曾经的狂热和颤抖的心跳,只是生怕惊扰了我雨夜的彷徨。
百大集团装饰的灯光,映照着公园这边,在雨中呻呤的花花草草;雨不停的敲打着、灯光下那灰黄而又疲惫的地面;装饰公园的灯光,在我老花眼里,闪烁着迷惘的光芒,路灯柱上的两片彩旗,偶尔在淡淡的微风里不停的扇动。
张望高楼房顶上的天空,找不见一丝丝白云的痕迹,就连停在公园边上,手推的垃圾车,在昏暗的灯光下,如同装点公园的古色、而又油光似的景观;一辆辆公交车、汽车从公园旁呼啸而过、也带不走我的思绪,雨天的路没有了灰尘,雨中的秋风轻轻微寒,同样雨天的万物静悄悄。
今年的十一前后,天气是那么的好,阳光明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舒坦。我是十一的前两天,二十九号回的山里,要去参加三十号那天、朋友的公子婚礼。
九月三十那天,早早起了床,心想去朋友家早了不大好,也是的,在家的墙院里欣赏着,自己一手栽培打理花木果树,挺好,只是那些盆景的花草,枯萎的模样,令我酸楚无奈,不能够时常回来打理,被冷落在老家这墙院里,枯萎凋零也在所难免,不比那些栽在地面上的花木,不管不顾,顺其自然,长势也还好,看那棵红豆杉树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搭起了鸟巢,真的挺有趣。
哦,上午十点钟,好去朋友家贺喜了。还有十几分钟的车程,这一路弯道还挺多,来不及欣赏小河两岸的美景,更不能欣赏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深深吸几口车窗外的气息,好舒坦,似乎清?出了,有朝一日的归宿。
好快,又来到那片空旷的地方,真是一溜烟冯村到了,冯村的车站,就是那些古老的大树下面,树林边上就是朋友的家。把车停好,刚好朋友就朝我走过来了,挂满满脸的喜庆,呵呵,呵呵,朝我走来,哈哈哈连声说“恭喜、恭喜,你家公子新婚大喜,呵呵,我喝喜酒来了”,就这样我被从小玩大的朋友引进家,满屋的喜庆气氛,热气腾腾的茶水端来,我说“好好,你们忙!”。
我放下滚烫的茶杯,来到车站的大树下,听那些村里的村外的、熟悉的陌生的客人们聊天;那些接亲的车,也陆续的到来,这时真权走到我跟前说“利民,你也帮我去接下亲”,“好的、好的”,看到接亲的车辆东停一辆、西停一辆的,我并建议说“养清,东家没派人安排,我看还是你来安排一下,车的排列顺序吧”,养淸也很乐意,并热情地招呼大家把车理顺,该调头的就调头,并一辆辆停靠在车站路的两旁,主事的益新拿来礼花,帮我扎在车上,增添喜庆气氛,就等动身接亲的爆竹几声响就出发。
十二点已过,出发的爆竹响了,我随着他们的后头紧跟着开,新娘那头也不远,就在四门的茶源山,路上也没有摄影,也就十辆小轿车,简单而没那么多复杂,后面就是跟着一辆小货车,很快到了茶源山,四门的三岔路口上去一点路,新娘的家就在公路旁,等前方的车下来的新郎,爆竹声通知对方的相关礼节后,并有主事的人出来,指挥我们一辆挨着一辆停好。
其实早已过十二点,但还是午时的时间内,我们在路边站了片刻,并入席喝酒,我被安排在客人们一桌,不在接亲人席间,这样也好,我最当心闹酒,喝多了误事又难受,我喜欢自由别劝酒,喝点饮料什么的最好。
在席间,我并从堂弟的姐夫志余的口中得知,说我们村里的喜权,也是今天嫁女儿,怎么,我怎么都不知道呢,有喜事也不通知一声,真是乱弹琴。
我并心不在焉的草草吃点菜,放下筷子,与同桌的客人招呼几句,并离席来到自己的车上,同时给胡养清在电话里打了声招呼,匆匆忙忙赶到喜权家,恭喜他公主结婚大喜,就在我找到喜权之际,刚刚进门,看到几桌人热热闹闹在喝酒,并找到喜权,此时正巧他的大姨手捧着菜盘,从我眼前立了片刻,说了句似乎我没有听懂的话,只是那熟悉的眼神,让我更加感觉到,幸好知道了消息,我同喜权之间的亲近,还有他小舅子富强的纯真可爱,让我三言两语无法说的清楚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平日里我也多次跟喜权聊过,和你喜权真的是有缘份的。他的父亲虽是长辈,但待我不一般,那时我做的木匠活,有自己设计的收接桌子,等等一些为人处事,时常得到他的肯定和鼓励。
然而那个时候,对他父亲的看法也颇多。但别人是别人,别人怎么看我不管,但我总认为你父亲是怀才不遇,没有他的才、技无用武之地,所以我的观点总是与他人找不到共鸣。
其二你的岳父对我也很好,当年出了校门,婺源学徒归来,在河边的茶厂里办起了养兔场,时常从他门前路过,他是那么热情地叫我陪他喝酒,那个时候他在茶站上班,家庭生活条件相对稳定,比起我们稍微好点,嗯,令人难忘的岁月,总是收藏在苦涩的记忆里,总是忘记不了他对我的好,后来辜负了他的另一方好意,那也是我不甘心回首的往事,那是后话。
哈哈,扯远了,也是来道喜喝酒的,喜权热情的招待我在里边席上坐下,喜权娘舅看到我进来,并马上吩咐上来酒杯和筷子,不分青红皂白先就给我满上酒,“我今天在给真权家接亲,酒最好还是免了吧”“不行,不行,先得喝两杯”,哦,不由我分说,就是提杯先干为敬,我只好奉陪了,这样一来,喜权,还有他那纯真的小舅子,一杯杯,一下菜没动几口,酒却七、八杯喝下了肚,脸上渐渐的发热,今天可遇上了,嗯,没有办法,金根也是个性情中人,豪爽,脾气直来直去,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不过好些年没跟他打过交道,不是那么了解他的酒品也属正常。
其实,金根是我小学同学,他比我幸运,姐妹多,有三个姐姐,有人心疼有人爱,还有个妹妹可以好欺负,哈哈,没有这回事,全属我乱猜测,小时候还坐过一张长条板凳,今天满脸“嬉嬉”他也承认,说他小时候很“古怪”,这里是指调皮捣蛋的意思,的确是那么回事。今天却觉得奇了怪,公正公平,用同样的小杯跟我一杯杯的喝,所以聊的话题也多起来,这些年两小源当乡镇干部,人情世故,与人打交道特别多,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与事,自然待人处事,分外可圈可点,令人欣慰!
今天我可是有任务的,给朋友家接亲,酒是绝对不好多喝,喝酒的感觉也已经有了,底线全靠自己把握,得趁机溜出来比较好,没机会啊,哦,机会来了,民权兄进来了,他满脸红光,那秃顶的地方更闪亮,见了我,唉,堂兄那小小的眼睛,似乎也放大了一倍,哈哈,金根更来劲了,“这样,这样…我们三个人同时来一杯……”,堂兄哈哈不肯“还是这样子,我先与你这位舅公先来一杯,然后,再……”堂兄好厉害,不紧不慢口齿清楚地说,没等说好“不行、不行,今天三人难得遇上了,先得喝一杯”,酒理不亏,这酒只好喝了,他们的酒牛筋我只有随他们了,心中牵挂的任务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我赶紧趁机遛出门,让他们扯酒子皮,我也早就看出来,我的同学金根的酒已经喝了不少,倘若再待在席间,他们会喝过了量,我也难逃酒醉,到时候麻烦就来了,不行我得走,刚刚到门口,碰到益凤在料理东西,我也借酒兴说了一句,哈哈,让她似懂非懂的话,说真的,肯定没听懂,浑浑噩噩的、我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哪一句话,人们常说‘酒醉心清’,唉,我是酒也没醉、心也没清,无须为无关紧要的那么一句而去纠结。碰见堂嫂,我跟堂嫂讲“我准备去你家玩”,“好啊”,她并去里厅喊我堂兄,让他一起回去陪我玩,这样民权兄也有个,最得当的退席借口。
我去了堂兄的家,虽然酒后,但堂兄的一番话,让我感动,虽不能够的事,但我都会深藏在心底,父亲已年迈,如何终老归宿等等事情,就像杯苦涩的酒,无任怎样也得自己去喝,如何去喝个畅,真的也离不开自家人帮忙,无论怎么说,只是那一天,真的不情愿它早来。
堂嫂去菜地拨来一大捆豆结,说是摘好让我一起带到城里去吃,民权和我还有位村里人,帮忙摘豆结,足足有三小篮子,还找来一个老南瓜,哦,茄子还有笋瓜,找来蛇皮袋,还让堂兄帮我拿到河边,放进车的后备箱,嗯,真的多不好意思,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茶源山新娘那边也临近发亲的时候,并跟堂兄道了别,并匆匆赶到茶源山,新娘的家门口,等候着发亲。
这时候,催促发亲的爆竹,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响起,这是自古传下来的习俗,没有多少考究,嫁女儿一方总是迟迟发亲,也许总有些依依不舍的含义在里面吧,接亲与送亲难免有两种感受,难怪喜权笑容的脸上,凝聚那么几分沉重,虽然早早离开喜权家,来不及看到他女儿出嫁的那一刻,但在喝酒席间,游移在他脸上那分心事,似乎已告白了他心中的不舍和无奈,意味着嫁出去的女儿,流不住的水,距离近的还好点,远距离的一年难得见上几次面,不舍是情理之中,我祝福她他们无论在哪,都幸福快乐健康!
话说茶源山新娘家,于午后三点零八分发亲,那一幕我没有仔细去看,我只是随那接亲的车辆,一步步紧跟着开,此时我并发现一个问题,并和胡养清通了电话,我说“最好是通知所有的接亲车辆,都打开双向灯,你认为”,“好、好,”电话里传来了他肯定的声音,接亲的车辆并陆陆续续的,前后闪着双向灯,增添了接亲的热闹气氛。
哦,三华里地一下就到了,朋友家的门口燃起了烟花爆竹,一派祥和喜气洋洋,我不是小孩了,没有去凑那个热闹,并找到胡国良,也是村里很要好的朋友,一起开车去冯村大坑里,看龙井潭,那高高的瀑布,只可惜这个季节没有什么水流,不是很壮观,但龙井潭里的水好清澈,但水深得见不到底,那光滑青石壁,还曾流水的痕迹,已长出了青苔,清凉的山风,抚摸着我们的脸庞,退去浓浓的春色,黄黄的大毛草,装点了几分秋味。
国良提议,用手机给我拍几张照片,好,我们相互照了好几张,由于山里没信号,无法相互转发,后来回到公路上才看到,呵呵,他拍照的技术不怎么样,还是我给他拍得好点,给我抓住了几个自然形象,给他拍的还算满意,我已把它存在QQ空间。
后来我我们又去了分岭头,那里早就是一大片茶油基地,满山的茶籽树,在春天里,我想一定很迷人,绿油油的茶树,红红的花朵一定很美。
只是在这萧条的秋季,没了春意,没了花朵,在秋风里吹来凢片黄黄的落叶,在山地上滚动,在小溪中飘荡。
不早了,我们又回到车站的大树下,看到堂兄弟利权,我们三位并来到读初中的学校,当年上课的教室还在,只是我们当年住的寝室已没有了踪迹。
堂弟利权见到这些颇有感慨,哦,那里是许小亮老师住,那,那是李建光老师住,还有那、那……;那时候百来号人就住这有个寝室,上下铺挤得要死,不过土墙屋冬暖夏凉,唉,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如今唯一看到的,也就这破烂的教室楼房,什么老师的宿舍和寝室,早已没有了踪影。想想那个时候也挺有意思,课外活动打打篮球、吹吹笛子,是那么无忧无虑……
婚宴还早,我们三个又来到当年洗饭盒的河边,回顾着曾经的那些往事,聊起一转眼就把中年,过去了一大半,河还是这条小河,水仍然还是那般清澈,两岸的模样还是那么高低依旧。
国良说他身体有点小毛病,其实都没什么,哪个人没有一点毛病呢?你说是吧,有些人就喜欢愁,一点点小毛病就揪心,老记着放不下,其实那样真的不好,我认为该注意的地方,得注意才是主要,别让小小的毛病,顺着你愁心的指意去发展,注意一些方面,特别饮食、休息,适当增加活动量,能把小毛病忘掉是最好、放宽心胸,阳光一点,开心一点比什么都好。
快开席了,我们了解到自己的具体坐位后,随着客人一个个坐定,在王老师的提议下,我还有利权加王老师自己,三人喝饮料,这样好,我是最怕喝酒的,不过现如今硬劝酒的人也不多,这些年喝酒出事的人听到确实不少,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应该是铁的纪律,还是自我检点吧。
不过和我坐同一方的,是真权江西三泥湾的表兄弟,喝酒可厉害哦,真的喝了不少,他说是还要开车回家,还要带两位一起过来的客人回去,在我们散席之后,我本准备直接回家,当朋友在送我和堂弟上车之时,我并告诉朋友,你如果需要送一下你江西那位亲戚,那我可以等你先去了解问一下,你那表弟晚上还能否开车回去?他说“好好,我马上去问一下,晚上回不回江西,要是住这边,那你就先回去”朋友边走边说。
过了片刻,说要我们帮忙送一下,这样好,不然他亲戚自己开车回家,东家无论如何也不放心,我和我堂弟,堂弟还喊来他的外甥,帮忙开他的车,江西客人的车是手动挡的,我们还开不来,毕竟有这么多路,上坡下坡,加上晚上,就这样堂弟坐我的车,他的外甥开江西客人的车,在黑咕隆咚的夜晚,陪着到了他们家,他们让我们进屋坐,喝点茶,天色已太晚,我们谢了好意,并直接起程回来了,到了冯村大树下的车站,让堂弟他们下了车,我并直接回汪村的家里,记不清几点钟,墙院的灯父亲给亮着,应该半夜光景,并打开父亲睡的房间,说了几句话后,并自个草草洗了把脸,泡了泡脚,倒头就睡,第二天我可要接父亲回屯溪的哦,唉,得抓紧时间休息。
次日,也就是十月一号,我把父亲接回了屯溪,心想让他一个人在山里老家,的确太寂寞,就这样吧,还是苦乐一起过。
海平和蓉芳开车,早早带着晨晨去了常州,说是让晨晨去看恐龙园,我没去过不知道什么样,二号那天他们进的园,从她们发出的照片,才知道相似于游乐园一样,大同小异,都差不多吧。
德兴一家他们三十号晚傍晚六点,从深圳开车动的身,到屯溪一号晚上八点多才到吧,还有浪涛一家从宁波回家来,不过宁波过来比较近,一号中午从宁波开车出来,说路上比较堵得厉害,也应该差不多的时候到。
德兴兄弟两家,张罗着给他父亲,做七十大寿生日,说要根据两老的意思,目的是把至亲的,平日里走动比较多的亲戚,趁着过生日这样一个名号,招集来聚聚,坐一坐、聊聊天,感受一回远去的温馨;
目的明确挺好,是的,不是十一长假,当今社会亲朋好友很难凑在一起,就连德兴与浪涛他们兄弟两家,几年内,都很难见上一次面,一个宁波一个深圳,距离不说,由于种种原因,放假你回来他不回来,都是没办法的事。
他们三号下得山来,在超港定制了一个大蛋糕,时间是四号下午四点多,说定由我和春喜负责取蛋糕,并送到他们家里。
四号那天,我们等到下午4:30左右吧,带着晨晨,开车去了老街,到超港提取了大蛋糕。哦,真的有点份量,小心翼翼地放在副驾驶位置上,怎么调坐位都是前高后低不平,没办法只好脱了外套垫在座椅上,不够平坦又添了一条毛巾,然后调直靠背,将座位往前推到位,嗯,这样挺好,不让有太多的空间给蛋糕晃动。
路上我还得小心的开车,跟春喜讲,千万别给蛋糕震散了,特别要注意乡下那些路面,生怕路上有个石头或路坑什么的,开快了万一来个急刹车,那就糟糕了,所以我一点都不急着开快,反正不是很远,就这么些路,我们五点二十左右,到的他们村口,德兴父女可着急了不是,跑到村头下来好一节路,山上手机没信号,准备给我们打电话,呵呵,交给我们这点任务,还是会圆满完成啊。
生日晚宴已开始,男人和上了年纪一桌,女人带着小孩们一桌,不过客人们都不喝酒,哈哈,还是德兴浪涛跟他父亲三个人喝白酒,他妈也在德兴的不停催促下,上桌喝了点酒,可惜我晚上得开车,开车不是闹着玩的,铁的纪律可要牢记,其实我也特想和德兴他们喝点酒,似乎这么多年来很少痛痛快快、放松喝它几杯,那天可不行,春喜也不让喝,因为到时候要送她和晨晨他们下山,那山路很窄,一辆车上下山,轮胎两旁剩余不了多少路基,路上若要调个头或是会个车,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那样的路开车还敢喝酒,别开玩笑了啊。
哈哈,酒都在眼前,唉,好酒、五粮液,却无缘举杯。德兴喝酒也不怎么样,浪涛还行,不过姜还是老的辣,还是生日宴上的主人公、他们的父亲能喝。这些年他还没什么大变样,虽然他的头发越来枯燥,并增添了不少白头发,但精气神还真的有点好,不喝酒也红光满面,近些年偶尔见着他,多少有些不如意总是流露在脸上,也藏在苦涩的笑容里,无论如何,今夜不去想这些,让我们举杯祝福他老人家生日快乐!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不过那天宴席开始后,当我看到他妈、我婶,驼着背脊从眼前走过,心里略过一阵酸楚,怎么几年来,一晃老了这么多,生日酒宴早已开席了,她还在厨房里炒菜、忙碌,儿女们是想不到的,就连今天的主人公也不会想到,干嘛不临时请个厨师炒菜呢,家庭主妇总是辛苦的,忙忙碌碌操心一辈子,可否有人知道,可否有人惦记着她的辛酸,她直不起来腰的身体病痛,我无从知晓,也许儿女们都无奈,因为放不下的事情太多、的确也太多。
小辈出生成长,谁都在忙,忙这忙那,偶尔的空闲,也无法顾及,谁也顾不上谁,前世今生,一辈辈都那么过,只是过的方式不同,更多的亲情,剩下更多的只是牵挂。儿女们最大念想,就是父母们和家里老小身体好,才真正是一家人的福缘。

当酒席结束,德兴兄弟俩把大蛋糕放上桌,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我想蛋糕是生日宴中一道主题,多少开心与欢乐都集中每个人的脸上,笑容里。俩个大孙女给蛋糕插上生日蜡烛,不知道是谁给她爷爷戴上生日帽,让他许了愿,她们还给每个人分享了蛋糕,真的是欢声笑语聚一堂、开心分享着七十大寿星的幸福,如同这甜蜜的蛋糕,哦,好大一家子,真的好幸福!
十一长假过得好快,四号那天,玲玲坐了大半天的客车,去了桐城同学那里,给结婚的同学当伴娘;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屯溪,七号一大早有点冷,我送她去了余婷家,给高中同学余婷当伴娘,听她说,当伴娘好累,不过开心哦。玲玲说“但是在结婚台下看见余婷,和她对视了一眼,忍不住哭了”, “是为她与单身告别吗”我问,“感叹青春,应该是和她妈妈女儿出嫁哭是一样的感觉”玲说。真的是应验了,孩子们越长大、越懂事反而越不快乐,一夜之间,恍惚世间变了模样的感叹。
唉,深秋已到来,今夜的雨绵绵而又冰凉,打湿了落叶,打湿了我的回忆,让爱我的、我爱的不会远去,陪同着朝前走,无论在我的笔下美不美,也无论夕阳有高低或近远,我依然存放在心里,慢慢的欣赏、慢慢聊……
十一期间那几杯酒,无论喝还是没喝,已闻其香、醉其脾,足以温暖我今年这个,寒冷的冬季……
2018年10月14日20:21
作者简介:胡利民,于一九六三年十月,出生在安徽最偏避的小山村,村名称叫施村湾,于上个世纪一九八零年六月读完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之后学过徒,改革开放后办过养兔场,养兔事迹上过地区报刊,参加过省科技单位举办的食品制作培训班,便进了三年汪村粮站创办的食品厂,之后在政策的允许下,返运木材、茶叶到浙江许多地方销售,九六年创办竹制品凉席半制品厂,九九年展转去了浙江台州办货运站,在二千零七年之际被一些大股东设局整合,巧取豪夺了物流资源,部分资金被挪用转走,公司倒闭散伙,我便回到安徽,至此没有了稳定的职业,近两年创办了土特产商贸有限公司,同时也与深圳有关销售平台合作,但始终销量量走不出来,无法获利,几年来、几拾年来,遍尝世间酸甜冷暖,方觉人生坎坷崎岖,故取网名小路湾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