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南岳烧香祈福之旅,巳近在眼前。不知从何时起,高真街上有了这样一个约定: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八日,街上和附近的乡邻,几十人相约,在这一天去南岳烧香许愿。都是自觉自愿,队伍每年也在不断地变换壮大,有新增加的香客,也有去年烧香三年已满、又因还愿而去的。但大多数人都是自始至终,从烧香许愿那天开始烧了几十年的。
去烧香许愿的香客,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和满满的祝祷。祈求南岳圣帝,保佑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吉祥!
人们大多是为求平安而去的。也有求财,求子,求学的。人一旦有了某种信念或信仰,内心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生发出一片祥和与安宁。
七月初头,香客们陆续就为七月十八这天去南岳烧香作准备了。买好香套和三色香料:坛香,浆香,北香。还有红蜡,方钱和观音线香之类。在香套上恭恭敬敬地填上去烧香者的名字,并写上自己的愿望和祝福语。写香套和包装香时,一定要用清水净手后操作。烧香前,一定得先吃三天的斋饭。
期待已久的烧香日终于到来,七月十七日晚,香客们陆续从乡下周围聚集到街上统一去坐大巴车。他们会早早吃完晚饭,洗好澡,手里拿着三支线香,背着早巳准备好的香袋和路上吃的水果零食,饱腹食品一律都是素食,是不能带荤腥的。
从我们街上出发至衡山南岳,大约坐车两个钟头,大客车才到南岳的山脚下。上车时叽叽喳喳的乡邻们则兴奋不已,一路凉风习习,他们大多进入半睡眠状态,大家养精蓄锐,是为了爬山时的一夜无眠。
早几年,香客们为了省钱,都是从南岳后山步行到南岳最高峰——祝融峰。爬行将近5个来小时,一路说说笑笑,走走停停。四、五十里的山路也就不知不觉地越过。到山顶时,已经个个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头顶热气直冒。虽是深秋夜深人静,丝丝凉风细雨。也依稀可见大伙脸上都被热汗所浸洇。有的小孩会因坚持不了步行而哭泣,赖着不肯走,经大人劝说才又慢慢前行。
风景总在最高处!站在山顶,你的心底也许会发出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慨叹。
今年,我们是坐车直接抵达南天门的。晚上私家车小,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直接到南天门,一般的人们,只到半山亭,车子就会被禁止上山行驶。再爬行二十来里才到达山顶。这私家的车主,本是南岳当地的山里人。所以,才可以依托着相熟的关系,有机缘直接上山的。在南岳山上开车的车技当然是没的说,在外面开车的行家也不敢这么贸然地开车上山。南岳独特的山路呈s曲线型,坐在车上的游客们,心都是悬着的。但我们这些香客似乎心平静一些,总觉得有神灵护佑,一定会平安无事。
难得遇上今年的大好晴天,虽有连续的高温天气,却仍然能见到这明空万里。月亮正挂在苍穹熠熠生辉,泻银铺地。大道两旁参天古树和我们早行的信徒们,一路风景饱览无余。大家一致赞成去看日出,难得遇上这么好的丽日晴天。往年上山不是长风飘雨,就是雾霾太重。观日出,也是讲究机遇和缘份的。美好的一刻,总会在蕴酿和期待中奋涌而出。
我们到达观日台才凌晨两点钟。站在望日台上,一下想起大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真的,站在南天门望日台上,有种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之感!往年下雨,站在这里不穿棉衣,是抵挡不住山顶上的凉气与寒流的。
大家以为,太阳在四、五点钟左右就会出来。结果,等到早上6点10分,才看见一轮红日从远方喷薄而出。大家经过四个小时的静候,就是为了这一让人感受美好的心动时刻。
我们来时还只有几十人,后面陆陆续续的已有几千人聚集在这望日台上了。坐着的,站着的,靠着的,躺着的,说着话的,闭目养神的,来回走动的,吃着东西的,拍着照的。只为一个目的一一静等日出!眼眸注视东方,生怕错过那一瞬的精彩时刻。
等待过程中,也是很美好的。大家都会拿出手机,一次次地拍摄着日出前的过程。
开始周围还在沉浸于一片漆黑朦胧之中,只能依稀显现几个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彩在不断变幻。远处山峦如黛,层层叠叠,虚无飘缈。近处山脉轮廓分明,显得浓墨重彩般的浑厚。后来,云色慢慢变红,远处的天边云霞的层次变多。那种自然神奇之美,只可意会,却无法用语言描述。再后来,东方突出一个亮点,半轮红日如娇羞的姑娘似的,半掩半遮,再后来仿佛一下子涌跃升腾而起。像一个红红的火球,圆圆的,周围的云彩一下也变地艳丽而通透。
游客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纷纷拍摄下这一心动的时刻。爱拍照的我,自然也不例外。我要第一时间把这美妙的一幕风景,分享给我的亲朋好友,让大家一起共享这份新日莅临的喜悦……
日出之后,大批人员涌向祝融峰。
祝融峰是南岳最高峰,也是香客虔诚叩拜之地。我们到达时,山顶上早已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声鼎沸。香炉四周瑞气缭绕,祥光冲天,热气腾腾,好一派香火旺盛之气象也!
信徒香客们纷纷拿出香包,虔诚地叩拜。沿途一路,也都是些祈福敬香的人们。
下山到达山脚南岳大庙,已是午时。到处人头攒动,热火朝天,个个汗流浃背。
除大庙以外、大大小小几十座小庙宇,也是香客们的虔拜之所。千僧锅,千年鼓,千年龟,都是大庙的稀世珍品。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
烧完大庙的香,就打道回府了。人们虽然一路来去、被折腾的很是疲惫,但却都满怀着希冀和愉悦。仿佛那富裕、安康、幸福、快乐的日子和生活,一定会如期而来。人们也一定都会得到神灵的护佑,获得永久的平安与吉祥……
呵,心怀善念的朋友们,我真的好希望所有的美好,永远都与我们同在!

作者(主编)简介: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南岳曰出云海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