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苍翠,二梅飘香。
鄢陵县第九届二梅文化节将于1月4日上午举行开幕式,
由梅花蜡梅分会与河南省花协联合主办。
拟参展各类盆景作品500件,
插花作品62件(其中大型2件,中小型60件),
设置精品艺术地景13处,设置花博园、鄢陵梅园、花木交易市场、科新蜡梅园、新科梅园和世界蜡梅园6个参观点。
本次文化节由中州盆景学会、
中原花艺俱乐部组织省内蜡梅梅花盆景插花作品参展外,
重点组织鄢陵县本地的蜡梅生产单位参展,
计划展示名优新特蜡梅品种60多个。
目前,各项前期准备正在有序进行中。
文化节举办地鄢陵县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
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素有“花都”“花乡”的美称,
全县花木种植达到70万亩、2400多个品种,被授予“中国花木之乡”
“中国蜡梅文化之乡”“中国花木之都”。

蜡梅,究竟该怎样去品味这一朵独特的花?

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2020年的第一花,就这么华丽丽的盛放了。
蜡梅,古称黄梅,因花瓣盈润如蜜蜡,自北宋始称蜡梅。
由于其吐蕊飘香正值农历腊月,民间又称之为腊梅。
蜡梅与梅花,花形、花期及花香都极为接近,很多人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
按生物学分类,蜡梅为蜡梅科,多为金黄色;
而梅花为蔷薇科,有红、粉、白等多色。
古往今来,爱梅者甚多,咏梅者亦甚多。但这种误解,大概古已有之。
文人诗中的“梅”,到底指蜡梅还是梅花,有时会傻傻分不清楚。
但是,那又何妨?它们有着相同的气节和品格:
一样的冰清玉洁、傲视群芳;一样的铮铮铁骨、坚韧不拔......
蜡梅傲,凌寒独自开
蜡梅傲霜雪,凌寒独自开。
冬天,或许没有雪,却一定有蜡梅。
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纵情绽放,
用一身傲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上天给了蜡梅种种磨难,也赋予它种种美好:
凌霜斗雪、俊风傲骨,高贵脱俗、不趋荣利。
做人应如梅,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要傲,就傲的像梅,不动声色,虚怀若谷。

人生本没有固定模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在乎世俗的眼光。
做一枝蜡梅,在属于自己的季节盛放,那么自由,那么洒脱。
不献媚,不讨好,把自己活成一道风景。
用从容淡定的美,让世界惊艳;用一抹淡妆,让百花失色。
2020,勇敢的做自己,用你的方式,以你的节奏......

蜡梅香,香自苦寒来
一花香千里,更值满枝开。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
蜡梅,芳香四溢,浓郁醇厚。
却没有人知道这傲人的花香,经历了怎样的雪虐风饕、天寒地坼。
这世间,从来就没有什么横空出世,随随便便成功。
每一个成功者,都曾经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奋斗和漫长等待。
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4年,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用了一生......

假如梦想总能轻易实现,
这世间,哪还会有那么多热血沸腾、百转千回的奋斗故事?
假如成功还未到来,或许是机缘未到,或许是努力的还不够。
等待,是人与时间的博弈。
而上天,终将眷顾那些不畏挫折、不懈奋斗的人......
2020,努力,但不着急。
不因看到希望才选择等待,而是选择了等待才会看到希望。
蜡梅俏,俏也不争春
人间寒彻,众芳失华,唯有蜡梅,鹅黄沾雪,俏立枝头。
人们爱梅,不仅爱它凌寒而来,迎风冒雪的坚韧,
更欣赏它无意争春的豁达。
无数文人墨客,独爱梅,他们种梅、赏梅;咏梅、画梅。
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令任何一种花都望尘莫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说:“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诸葛亮也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是大智者的修为。
人生,若只顾着计较得失荣辱,争来抢去终是空。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余生不长,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身边的一切。
2020,静而不争,就少了烦恼;不惊不扰,生活便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