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42
文/三木秉凤
天命谓性 修道谓教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下一切学问,不过是对人天之“性”的探究,故而《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另外《六祖坛经》也记录了六祖慧能大师的开悟之言“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中庸曰“天命之谓性”,“性”与宇宙万物相联系而生出诸如天性、地性、人性、法性、佛性、自性、道性、物性、个性等多种称谓,那么“性”到底是什么?简单说“性”就是宇宙本体,“天命之谓性”即天命就是宇宙本体,而“率性之谓道”则言统揽了宇宙本体并遵循它的意志就是入道行道,“修道之谓教”则言人类教育最高的目标就是修正自己依道而行,文化教育就是通过文中所载之道,大化天下民心,让人类文明崇尚道法自然,让人类文明崇尚天人合一,真正让人类社会真正回归宇宙怀抱,我们才能天长地久。中国古代是个“重道轻术”的社会,是个“重农轻商”的社会,是个“重义轻利”的社会。古人认为,“道”为本,“术”为末。从自然大“道”之中繁衍人间之“道、德、仁、义、礼”,人伦社会之序应当效法天地之道,故大道行于世间曰人道,大道行于军事曰兵道,大道行于经济曰商道,大道行于政治曰王道,大道行于政治上层曰君道,大道行于政治下层曰臣道,大道行于家庭曰家道(家道以家风承传)。
人道是什么?是效法自然规律中明悟社会规律并依其而为或不为,如今西方资本主义观念大行于世,西方的观念是什么?重自由轻约束,重个体轻族群,重开放轻守旧,“重术轻道”,重利轻义,重眼前轻长远,重享乐轻自敛,重有形轻无形,重法治轻道德等等,近百年来西方之“术”文化将传统中国之“道”化冲击的七零八落,甚至威胁到中华文化的根本!对于西方的部分优秀文化,我们只能用嫁接到中华文明的大树上,而不是将东方大树连根拨出,然后重新植入西方文化之苗!
中国古典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世界有两个伟大民族,即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他们尊奉着各自一部经典即《圣经》与《易经》,犹太人曾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过犹太以色列帝国,而中华民族的祖先也不过是中原地区黄河中游两岸的原始部落,犹太人在世界民族中聪明绝顶,但民族多难,中国人在世界民族中智慧出众,但文明绵延不绝,两者的差距在哪里?聪明表现为术,智慧表现为道?《易经》是无字天书,以符号代替文字,智在不言中;而代代言史的《圣经》用其聪慧之言影响着整个西方世界。
《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政己而不求人则无怨”。古代中国文人先读“四书五经”,明白天下道理,然后入世行事,或入仕为官,造福一方,或观山赏景,沐浴云风。他们知道宇宙万象往复循环之道理,故“君子居易以俟命”,而“富不过三,穷不过五”的道理向我们昭示什么?天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皇帝会轮流做,君子具备君子的耐心,但小人却没有耐心在等待中消磨时光,所以,小人往往违背大道常理,或小事伤天害理,或大事祸国殃民。
四季茫茫,循环往复,人之世命,尚蒙孰土。 当一世人生结束之后,我们的下一期生命,又会在哪一个春天里破土… 天乐山雅,云婉霞蜓浮,似灵发出一缕一缕, 春夏秋寒,就像时装舞台上的表演,每次季图之秀,都令天地涣然一新。 一山能使百诗出,一色能令百花凡。 弓桥连水色,繁枝抒云情,人从天上走,舟在月中行。 自诗曰:人间无回路,轻尘垂白霜,寒烟落林倾,流风逐叶黄。 书熙名寅,貌舞容光,行客闻尽秋杀味,方知梦中一黄樑, 纵曾富贵千千万,江山无语天地藏。 昨夜牧丹昨夜艳,今朝秋草今朝霜, 玉楼独阁戏风窗,凝神游雾待晴阳,万里云天万里美,风携暗沙啼泉乡。
宋代学者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古及今,不管历史如何抒写,不问朝代如何更替,每一期生命也许有短有长,但垂名千古的方式,却千姿百态。从隧人钻木取火,到伏曦画卦,从神农尝草,到黄帝统疆,尧舜禹商,姜公文王,诸子百家,一统秦王,无不怀含抱负,或坎坷,或显赫,在人生经营中透出一股坚强,立志于心,力行于外,常察己过,莫议人非。 这就是《大学》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从立志开始,从超然物外开始,从芸芸众生中决然走出开始,留下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也许你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灵魂,也许你不是圣者,但要具有圣人的思想,也许你不是政治家,但要有政治家的胸怀,三军可夺帅,匹夫焉能夺志?人逢此世,非己所求,颜玉琳琅,不过征途过客,挥斥方遒,俯仰天地,自任一蓑烟雨度平生。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18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人土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