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51
文/三木秉凤
通神之德 类物之情
目前科学已测到宇宙直径是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的世界又是什么?当代科学目前对此无能为力了!我们的宇宙犹如大海滴水之一,宇宙之外还是宇宙,以致无穷无尽,《金刚经》曰: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中国古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智慧无穷,《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性”,由之可见,对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世界,古人仅仅通过八卦之作,便可与“神明之德”相通,便可与“万物之情”相类。医易相通,《黄帝内经》与《易经》内理相通,这为中国各类文化触类旁通提供依据。《黄帝内经》言肾为:“作强之官”, 强,古代指弓,“作强”就是拉弓的力量。我们身体内外一切活动的力量从哪里来呢?从肌肉里来,不是!从筋骨上来,不是!从血液中来,不是!是我们的肾阳变化出来的力气。肾经走下肢和腰部,当人肾气虚弱时,首先感觉到的是肾经所过之处的腰腿无力支撑身体。我们常言“精气神”,“精”是阴精包括肾精、肾阴,是我们血肉之体的最基本构成微粒,“气”是阳气包括肾元、肾阳,是我们气化之体的基本构成微粒,“神”就是精神,是精满气足之后的肉体和气体的共同外表显现,所以,精满、气足则神旺。当然,一个人肾阴肾阳是否充足,从其五官及其形态、言行的望闻问切中就可推断出结论,比如灯火,精是液态灯油,气是燃烧的灯火,神就是灯油燃烧时从灯火中放射出的层层光茫。所以,“精气神”三者实为一体,它们的作用是不可分割单说,若没有精气,人自然无神,而气神使用过度,自然消耗精血,这都是相互相对的。
我们身体的精血是宝贵的,在生命的历程中不可燃烧太过,不可光茫万丈,应如二月春阳般温熙不息,才能长久使用,寿岁绵绵。 与肾有关的疾病,大都与肾阴、肾阳之虚实有关。肾开窍于耳,故主耳,同时肾主精,主元气,主髓,主脑,主骨,主力气,主顶发等。气为血之帅,肾阳气不足,气就不能很好地推动精血去润泽大脑、头发、骨髓、五官中眼睛、耳朵,以及五脏六腑、四肢等,若供血不足,人就会出现健忘、失眠、耳鸣、痴呆、心脏间歇、四肢无力、前列腺病、妇科病等。故古人有“养身补肾为先”的传统。
根据以上肾及肾经的介绍及特点,我认为保养肾应从以下几点下功夫:一,补肾应肾阴肾阳同补。阴就是精血,是我们肉躯之体的基础,阳就是元气,是我们经络百穴等气身之体的基础,肉体和气体又是我们灵体的载体。我们的身体是个太极,精代表阴,气代表阳,阴阳和谐共荣,我们的太极之神体,才活灵活现,神彩奕奕。故肾虚时当阴阳同补,当今之人补肾,要么用当归阿胶肉类等大量补精血,要么人参党参黄芪等大量补元气,越补阴阳越不平衡,补出了一身邪火、邪气、邪欲的毛病,故补肾不能人云亦云,盲目吃各种保健品! 二,肾与膀胱相表里,故保养膀胱及膀胱经就是养肾。三,金生水,肺金及大肠金能生肾水,调理呼吸深达腹部,及时排泄等,通过调养肺及大肠,达到养肾的目的。 四,水生木,肾水生肝木,中医有句话叫:肝肾同源,两者皆属下焦,共同完成生命的最初生发任务,故应肝肾同养。五,拒绝冰冻饮食。喝冰啤,含冰淇,吃凉粉,进饮冷,这是个坏习惯。因为我们全身活力就靠阳火在推动,肺脾肠胃肾膀胱等皆恶寒喜温。常食寒物或吹空调,水血循环遇寒则凝,遇凉则缓,血液水液中本来可以以汗尿便等代谢出去的垃圾废物,全都淤积于身体各部及血管中,这样水肿、脂瘤、血栓、结石等,就不请自来。六,无病不吃药,包括补药。现在中老年人也包括妇女,减肥药、降压药、保健药、美容药、壮阳药、滋阴药,身体成了药罐子,大把大把地药片倒人口中,一饮而尽。是药皆偏,都含毒性,药随血液走向全身,受害的不仅是大脑,心脏,肝,脾胃等,肾关健是大受其害,肾是透析排毒的,很多病人,不是死在原病上,而是死在长期服药引起的肾中毒、肾发炎、肾衰竭、肾水肿上,这还不值得吸取教训!
七,睡眠,睡眠比吃饭都重要!人不睡眠能支撑四天生命,人不吃饭却能支撑八天。睡眠就是养肾。八,情志顺畅。肾情为恐,肾神为志,肾阴阳俱足之人,志气高远,充满活力,思维敏锐,四肢有力。肾虚之人多恐,一点风声草动,都惊他大千。所以,养情、养志也是养肾。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18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