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56
文/三木秉凤

八音克谐 神人以和

“和为贵”不仅是人伦关系的最佳诠释,也是宇宙自然的外在体现。人类社会必须构筑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美丽世界,这是“道法自然”的必然要求,《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依据自然法则与社会规律而构筑的和谐共荣的世界就是大同世界。《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神人以和”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人体其实就是一个和谐共处的小宇宙,人体十二经脉依照地支之序从子时起到亥时周而复始地推动血液循环系统、水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物质营养循环系统等在五脏六腑及头颅、四肢之间做循环往复运动,为我们的生命延续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能量。其实不仅仅是生命现象,宇宙间的任何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螺旋环形运动,《佛经》将宇宙器世界从生至灭的一次循环称之为一次为“成、住、坏、空”,将宇宙中各种生命现象的一次循环称之为“生、老、病、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将整个宇宙比喻一个混沌之“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返)”。
道的规律是什么?是循环,是不偏不倚,是中庸,是无住,是永远重复。道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是变化,是一生万物而后万物归一,是太极分则阴阳,阴阳合则太极。然而对道来讲,不管大道小道,天道地道,水道航道,都认为有一个共性,连接此地与彼地,通过道从此岸跨向彼岸。此地和彼地,此岸与彼岸,这都是假说,都是方便说,其实真正的道是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闭目细想,日月之道,自然之道,四季之道,历史之道,灵魂之道,难到像赛马场一样,有始有终吗?道是什么?道就是永恒,是永无止境,是终始合一,是平等,是智慧,是无处不在,是不生不灭,是不来不去,是万相之源,是厚德载物,道是宇宙真正的主人。人间正道是仓桑,因为道的运动方式是变化,所有除了道外,没有一物与我们永恒相伴。如何悟得身边大道?道就在我们心中,只要把肉躯之体的欲望,把气脉之体的情志放下,心灵大道才露出真容。
道之所生现象由“远”至“反”(返),形成了一次宇宙轮回。不管是人体学还是天体学,它们的外观变化可能千差万别,但其所本质的构成是一样的,其运动规律是一样的,其所依赖的宇宙本体是一致的,这就是中国古代贤圣通过某个学问的“一门深入”而能“触类旁通”天下万事的主要原因,道有多名。道在政为王道,在军为兵道,在市为商道,在医为医道,天道地道,在万物为自然之道,狗道猫道,在畜生为生存之道。因为不管是医道、兵道、商道、王道、天道,还是宗教文化上佛家的佛道(色空不二)、道家的自然之道(道法自然)、儒家的人伦之道(中庸之道)等,“道”之外在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其內理却是无二无别!只不过是各个思想文化的着重点不同。例如,在宇宙的认识上,佛教围绕“性、识、相”三论展开,即唯性论、唯识论、唯相论等,这里“识”就是哲学上的精神现象,“相”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现象,而“性”是哲学意义上的宇宙本体,它最难理解!它的别称包括:本性、空性、佛性、法性、自性、心性等。人,一生,关健是定性,定性就是性格、性情、性质的恒定,定性之人处事中道前后统一,人一旦定性了,你才敢选择他共事。一个朝三暮四之人,一个信口开河之人,一个表里不一之人,一个唯唯诺诺胸无略谋之人,一个面阴背阳之人,一个是非之人,只要人还未定性,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有的人一生不定性,就一生没有尊严,社会家庭地位极低,至老至死,依然被孩子老伴数啰埋怨。 孔门高徒 颜回定性后,孔子依然心疑之,何况我等之辈。一个人是否成熟长大,全于定性去衡量。定性之人,言语很少,思想很深,行动很少,成功率高,做事不露,结果圆满,不惹小人,不媚君子,上能养老,下能育小,达则利人,退则修身。 人定了性,就有了信誉,就会有稳定的客户支持,就有了事业,事业感悟了,就有了思想,就有了文章,就有了经略天下之能,就有了志向,就有了持之以恒,恒心已定,大道顿生,就恒了道,就明白了生死之理,就升化了灵魂,与天地同心。
人生定性才是天人合一的基础,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尊重自己,尊重自然,尊重宇宙奉献精神!《论语》有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实天命之年,我们依然对自己以及对宇宙自然迷惑不解。然而知人其实不难,一个人内心世界永远镌于脸上,而改变一个人,使其知书达理,做人教育则是教育之根本。做事教育只是做人教育的后续,做事只须需合乎道义即可,因为利益,人们得到了将来还会失去,道义乃至人性,一旦收获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灵魂里。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