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年集
文/林建华
俗话说:齐不齐,三十一个集。三十那个集是一年最后一个集,又称“狗撵集”。因为要赶三十中午团圆饭,买卖人都急急忙忙回家,不大会儿集就散了。

我记忆最深刻的三十集是1972年春节前的三十那个集了。那年我家养了一只大绵羊,又养头猪。我去放羊,猪也去,猪跟着吃草。天冷时猪和羊在一个圈,天热羊和猪一起游水。多年没养成过猪,那年猪终于长大了。可到了腊月二十七却病了,那年是小进,怕它过年时死了,于是二十八请人杀了,只等二十九(年三十)那个半拉集了。早早来到集上,集上二十多个卖肉的都是红霞霞的瘟猪肉,就数我家卖的猪肉鲜亮,很快就要卖完了。帮忙杀猪卖肉的人想留一块自己吃,就盖在驾车上一块。一个在外当工人的看到,伸手把那肉抓在手里,不问价钱,掏了张大团结,拎着肉就走。那肉其实只值七块多钱。帮忙的人只落得一猪头。可我家虽杀了头猪只落下一对猪腿,也没能吃上好肉。就是因为那时的统购政策,成猪都调走了,基层老百姓只能吃瘟猪肉过年了。哪能像现在市场供应丰富,什么都不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