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纠正一下“收购”这个词用得不恰当,换成监管更合适。
其次,市场稳定百家齐放,国家调控的作用现在可能体会不深,但对于互联网金融,一旦未来行业出现动荡,市场不稳定,这背后国家调控的力量就能体现出来。
国家为什么要开始干涉?

“网联”在各支付机构和银行间接入了一个清算系统,第三方支付机构只需接入网联,就相当于接入所有银行,不需要再花时间与银行分别结算。
对于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网联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而此前各支付系统都是直接与银行连接,由于机构和银行众多,账户关联复杂,资金流向难以观测,这就给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这种无序运作会让风险在无形中积累,为金融系统留下安全隐患。而在网联推出后,就可以为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标准服务,其实已经能有效解决监管困难问题,为整个支付体系的安全运作提供保障。网联的出现让传统银联的缺点暴露无遗,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价值和理财,支付宝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人出门钱包都不带了,更不会虽身处携带银行卡。
但第三方支付机构强有力的介入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威胁。为什么说是威胁?因为这股力量让政府失去了基本的知情权。若没有宏观监管,强大的力量会成为骇人的武器,虽然武器本身没有好坏的,但使用它的动机却是有好坏的。
如果国家再不主动干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势力,群众利益很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就拿跨年时的支付宝榜单事件来说就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
这件事肯定是一件好事,因为当社会的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的时候,肯定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而网联的出现,也再一次证明了,国家调控这只隐形的大手又一次发挥了它的真正作用,不知道各位还记得17年6月份的那条新闻,2017年6月份,余额宝的存款余额达到1.43万亿超过了招商银行2016年年底的个人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并直追2016年中国银行的个人个人活期存款平均余额1.63万亿元,如果国家再不合理有效控制支付宝的吸金能力,可能就会造成金融尤其是金融行业的动荡局面,而金融业不稳定了,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支付宝的手已经伸的太长了,已经伸到了国家命脉的地方了,基本就接近于摸到了国家的胸罩带,从国家角度,这是不能允许的;从支付宝的角度,也很忐忑,他们很清楚自己在触及国家的底线,玩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而出台的网联平台能够完美的监管到任何一笔交易与流转,使得国家的话语权加大,可以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第三方平台。
而对于各大消费者来说也是是非利好的,因为我们首相要明白一个道理,支付宝里面的钱到底是不是你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些钱只是名义上属于你,只是存在第三方支付牌照框架下的一个虚拟账户里面,称之为:客户备付金,是第三方支付预收其客户的待付货币资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其所有权属于支付机构客户,但不同于客户本人的银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也不以客户本人名义存放在银行,而是以支付机构名义存放在银行,并且由支付机构向银行发起资金调拨指令,也就是说老板带着小姨子捐钱跑路的事情是可以发生的,大家是不是听着很耳熟?恩没错,上一个这么干的叫做e租宝,所以这次国家的政策在情理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