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随着手机提示音响起,一条来自署名“审判长李翰哲”的微信信息浮现在手机屏幕上:“请将微信群中备注名更改一下,当事人备注原告或被告身份及名称,代理人在原被告身份名称后备注代理人名称。”
“原告代理人罗某已备注。”
“已备注。”
……

2月3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法院节后上班第一天,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受疫情影响,接上级法院通知,魏都区法院将暂时关闭诉讼服务大厅和申诉信访接待场所,原则上暂停当面开庭和接待当事人工作。
魏都区法院心系当事人,笃行力践司法为民,借助已有的互联网+审判创新办案模式,倡导通过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http://ssfw.hncourt.gov.cn/)进行网上立案,或通过微信小程序“河南移动微法院”办理各类诉讼服务,同时积极利用微信文字群聊、语音通话、视频等功能开庭、调解急需审理的案件,切实保障防疫期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发挥审判职能的同时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


▲七里店法庭法官韩宁网上组织开庭中
当天上午,李翰哲审理的是一起金融不良债权转让纠纷一案。庭审开始前,李翰哲通过视频形式核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情况,宣布了庭审纪律。屏幕里,双方当事人详尽地向法官陈诉着自己的意见,屏幕外,书记员飞速地记录着庭审全过程。原、被告能够在李翰哲的主持下有序、依次发言,和传统庭审现场并无异样。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等法定程序,庭审于当天上午10时左右结束,该案将择期宣判。

▲七里店法庭副庭长李翰哲网上审理民事纠纷案件
“微信开庭实在是太好,太方便了,特别是现在,咱老百姓都不敢轻易出门,希望更多法院都能采用这个办法。”当事人罗某激动的说道。


▲魏北法庭庭长陈荣娜组织网上调解案件
“疫情时期,为做好防控工作,现通过微信方式给你们双方调解,是否同意?”魏北法庭庭长陈荣娜带着口罩,端坐在办公桌前严肃的敲出一句话。经双方当事人同意,该案件于微信群中开始进行调解。原被告在陈荣娜的主持下理性、冷静地重复沟通交流,随着键盘的敲击,屏幕的显示,一个小时后,陈荣娜宣布案件调解成功,并告知双方书面调解书制作好后将按照当事人确定的送达地址邮寄出去。


▲陈荣娜成功调解案件一例
当事人张某感激的说:“疫情这么严重,我还以为我的案子没人管了,没想到魏都区法院想的这么周到,还为我们考虑用微信调解,谢谢法官!”


▲魏北法庭法官燕金钊微信开庭中

▲燕金钊审核书记员记录


▲综合审判庭法官李培微信开庭中
→↓民二庭法官李会娟微信开庭中




▲民二庭法官王晓冬网上审理案件中

▲法官助理马巍红庭审记录中
春节长假上班后第一天,魏都区法院审结案件93件,通过互联网开展庭审6件,调解成功1件,通过移动微法院、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收到申请网上立案2件,通过电话、微信等网络信息化技术手段组织调解20余人次,建立微信调解群、开展执行调解8次,成功调解2件,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受咨询3人次,全院诉讼活动井然有序。
(图片由魏都区人民法院各法庭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