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区的健康守护神
——福建省基层名医林赞喜的故事
史怀宝

那天上午,阴雨连绵,63岁的患者林老船上吐下泻,米泔样,无腹痛。我的天,这是明显的二号病,也就是霍乱症状,是国家重点防疫的传染病。赤脚医生林赞喜拿着对讲机向乡村干部汇报,村干部和林赞喜紧急向上级防疫部门汇报。那时候,福建省罗源县的海垦区没有像现在四通八达的道路,只有渡船,但渡船只有海水涨潮时才能通航。当时下着大雨,海水一直没涨潮。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怎么办?林赞喜目光炯炯:先救人!
林赞喜已从医四十六年,如今是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盛头村的医生,他1962年6月生于罗源县梅山镇北山村,是中医世家。爷爷早年开中药铺——益安昌药铺,是老中医又是老板,看病配药在当地很有名气,邻县的好多药铺,都来爷爷的药店批发药材。爷爷看病,穷人来了不收钱,免费为过路人送凉开水。后来,伯父林书语继承了家族的中医事业,伯父毕业于福建中医大学,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鼓励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回农村为人民服务,伯父大学毕业后,回村干赤脚医生,为乡亲们治病。伯父很神奇,附近七里八乡的乡亲,谁有个小病小恙的,都来找伯父看病,伯父继承了家族的好传统,人品非常好,能看带状疱疹等疑难杂症。林赞喜七八岁时,伯父看着孩子有悟性,从小收他为徒,严格要求他熟背《中医汤诀三百首》《汤头歌诀》等,逐渐教他中医知识。1977年,林赞喜高中毕业,正式跟伯父学习、帮忙、称药。伯父手把手教林赞喜,学习了针灸、把脉、按摩、拔罐,还深入学习中药理论、开方子等。四年后,伯父又让林赞喜进修西医,拜福清医院的庄国兴大夫为师,跟着学习了一年。

当时,这一带开展福建松山镇围垦工程建设,条件艰苦,工程巨大,工地开设了简易医疗室,林赞喜在医疗室干医生,一干就是五年。当时的围垦区内,缺医少药,传染病很多,林赞喜二十四岁那年,考试取得了诊所营业资格证书。1983年4月23日,林赞喜开始在梅山镇盛头村也就是围垦区开诊所,一开三十六年。
围垦区内蚊虫横行,民工食物中毒、工伤事故时有发生,更可怕的是霍乱疫情,多次在该地区发生。二十八年前八月份晚上十点多,大雨倾盆。林老船63岁,他老伴请林赞喜上门出诊,林老船上吐下泻,米泔样,无腹痛,一看就是明显的二号病,也就是霍乱症状。按规定,必须马上向上级防疫部门汇报,除专业防疫人员外,任何人不能靠近患者。没有手机,也没电话,林赞喜用对讲机向村干部汇报了患者的病情。他和村干部又向乡政府、县防疫站打电话。当时海水没有涨潮,路不好走,上面一直没派人来。林赞喜万分焦急,让患者家人和周围村民紧急隔离,吃预防药。林赞喜着急地说:先给患者治病。村长犹豫了好长时间说:先治疗,出了问题我担着!林赞喜穿着隔离服,从当天晚上十一点多,四管齐下,为患者输液,一直到第二天下午,一共输了40瓶吊瓶。再一次检查,发现林老船的二号病症状完全消失。雨过天晴,县防疫站和镇医院等部门,一下子来了六辆车,将老人拉进医院全面检查,确信老人完全康复。不久,县卫生部门召开基层医生表彰大会,号召全县基层医生向林赞喜学习。在后来召开的全县“1993—1995十佳乡村医生”表彰大会上,仅仅表彰了林赞喜一个人。1995年,林赞喜光荣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救人如救火,像这样事迹还有很多。十九年前十月的一天,盛头村六十四岁的林春华大娘的家人,喊林赞喜去急诊,说林春华在家里晕倒,意识不清,四肢不能动弹。林赞喜马上骑上自行车赶往老人家里。林春华瞳孔放大,颅内压增高,不能言语,四肢不能动弹,他们家里人正在商议后事。现场一片悲哀和火爆的气息,林春花的娘家弟弟义愤填膺,认为姐姐是被儿媳妇欺负了,是喝毒药死的,一定要兴师问罪。林赞喜诊断老人患了脑梗,他紧急急救,让大家保持安静,为患者挂上吊瓶,打甘露醇等降颅压、抗菌类、降血压、活血止血、消炎类的药品,用针灸刺人中,老人慢慢有了呼吸。三天后,老人慢慢醒来,老太太说:媳妇好着哩,我的病是高血压引起的。后来,林赞喜用中医为老人治疗了二十多天,老人完全康复,没有落下后遗症,今年八十三岁,身体健健康康。
林赞喜认为,群众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医生必须以患者为中心。那天晚上十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林赞喜正准备休息,一个座机电话打过来,一位村民在电话里述说小女儿高烧昏迷,情况危机。林赞喜担忧孩子的病情,没让村民来诊所。当时天气预报有12级台风,陆地上没那么大,但暴雨倾盆。他顾不了那么多,装好药箱,骑着摩托车钻进暴风骤雨,台风把他和摩托车吹得晃晃悠悠,几次摔倒在地,他紧紧护住药箱,艰难地往前走,终于赶到患者家中。孩子严重脱水,昏迷,林赞喜为孩子输上液,再用中医针灸,三个多小时后,孩子转危为安。
作为基层医生,林赞喜担着公共卫生安全的重任。有一年夏天,滨海市天气异常炎热,垦区里的民工和当地村民仍坚持上山干活,海滩作业。由于缺少预防知识,好多村民、打工者一度出现了中暑脱水现象。一位老大爷被抬进诊所,大汗淋漓,全身抽搐,皮肤失去弹性,严重脱水,林赞喜紧急治疗,打吊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老人康复。那些日子,每天有二十多人送到林赞喜的诊所。抢救不是办法,为了提高村民的预防能力,林赞喜把预防知识写在黑板报上,每天更新,告诫大家注意防暑。

像这样从医院里退回的患者,来林赞喜诊所的还有很多。二十二年前,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抱着孩子来林赞喜诊所,汉子叫林云中,他跪在林赞喜面前,请林赞喜救救孩子。男孩当年七个月,母亲做饭时放在锅台上,不小心滚到烧猪食的大锅里,被送到县城里治疗,医院救不了,让送往省医院,省医院里,林云中付不起昂贵的住院费用,慕名来找林赞喜。孩子满身烫伤,心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先救孩子的生命,林赞喜为孩子打消毒、抗菌的吊瓶,用中药止痛。孩子生命稳定后,林赞喜又用中医中药,治疗好孩子的烫伤。孩子的命救下来了,也没落多大伤疤。在医院十几万的重病,林赞喜只收了几十块钱。有些土方,秘方,林赞喜看着林云中当时家里不好过,根本没收他的钱,期间,林赞喜还免费送给孩子一百多块钱的营养补品。
史怀宝,中共党员,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国家一级作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威海文艺》编委、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某杂志总编。代表作《呼啸高原》《谷文昌传》《审计风暴》《忠诚》等,多次获得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