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荐诗:月亮船(中国)
本期作者:邓觉新(优尤)
本期主播:年华 (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天使礼赞
邓觉新(优尤)
每当我从电视里,看到护士同医生并肩抗阻疫情的动人场面,就止不住老泪纵横。在我眼里,那护士队伍中的许多青年,可都是孩子啊!这些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家中的小公主、被宠爱的独生女;还有那新婚的妻子、哺乳的母亲、稚童的妈咪……,当国有难,她们同护士姐姐们一道、在护士长率领下,抛下一切不顾,奋战在病毒肆虐的湖北武汉。
虽然我看不清那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脸庞,看不到那苗条秀美的身段,但防护镜中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个个忙碌的白衣身影,印证她们用生命、青春和热血,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
当每天看到一队队白衣天使,响应党的号召,从四面八方岀征武汉,在火车站、在飞机场,她们急匆匆挥泪告别:“再见亲人!再见故乡!国有难儿有责!”;亲人含泪相送:”爸妈等你回!”、“爱你!我的妻”、“宝宝要你平安”……“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呼喊声此起彼伏,感动着十四亿国人,泪飞化作倾盆雨 ……,这些动人场面,让我彻夜难眠!

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护士坚定的和医生同站在最前沿。她们是尖兵,是医生的战友和助手,是医生与病人最直接的纽带。遵医嘱她们打针送药、测体温、观察仪器、上呼吸机输氧气……护理技术精益求精;她们是劳工、苦力。搬物资运器械、抬患者安病床、扛氧气瓶……汗流如雨;她们是踏雷的人。高危环境,面对患传染病的人,时刻也不分离;她们是服务员、清洁工。穿梭在各个病房,床前台后,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还要叠被铺床,帮重病患者更換衣衫……;面对白发病人,她们无微不至,喂饭喂药、为其擦洗身体,不嫌脏臭,打理、清洁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非亲非故,她们替我们尽膝下儿女最暖心的孝道!这些家有老小的姐姐、这些豆蔻年华的姑娘、这些天真烂漫的娇妹妹,今天就是我们最贴心的亲人!
“我很害怕,”一个小护士说:“但看到痛苦的病人,就像看到爸爸妈妈,心如刀扎,谁会害怕亲人?”,每天十多小时工作,她漂亮的小脸蛋,早已被护镜、口罩勒起了道道伤痕,胶手套内纤纤小手,早被汗水浸泡变色打皱起泡……,世上姑娘谁不爱美?她说:“想都没想过化什么妆?”,面对这些小姑娘,忙疯了的护士长像妈妈,恨不得把工作都抢下,常常拥抱她们,心痛得热泪盈眶……,今天,她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姑娘!
当消息传来,1700多名医护天使被感染,折翅病倒在了抢救生命的最前线,他们中许多人刚治愈又冲上了抗阻疫情的火线,我们的可爱的天使啊,一次次深深刺痛着亿万颗中国心!当听到武昌医院的柳帆护士牺牲,我满含热泪指着苍天大喊:“把天使还来,莫嫌老汉,我愿用生命残年,与你这魔鬼交换!”

伟大祖国啊有着伟大的人民!前赴后继、成千上万医护天使源源不断增援武汉,中国正书写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灾难救援!在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中,80后、 90后,包括那些卫校毕业不久,刚踏上护理岗位的00后,这些二、三十岁的青年成为护士队伍的中坚,无论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还是其他救治定点医院,她们撑起了救死扶伤的半边天!
在各个宽敞的方舱医院,她们用火热青春,点亮起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看那!全国56个民族的白衣天使都来了,那维吾尔族美丽护士、跳起了优美的新疆舞蹈,一扫阴霾,让大大的病房成为欢快的民族大团结的礼堂。
谁敢说我们的年轻人,是被宠坏了的一代?他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中国代代青年,70后、80后、90后、00后……,一棒接一棒,在华夏大地上,挺直了坚强的脊梁!
今天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白衣天使救治守护、有亿万军民支援、奋战,我们抗阻新冠病毒肺炎阻击战胜利就在眼前!
看今朝天已渐亮,
待日出春暖花开,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2020年2月18日于海南)

作者简介:邓觉新(微信名:优尤)成都市人,四川大学教育工作者 副研究员、五级教育职员(正处),曾任中宣部舆情直报点顾问及专家组成员,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特聘理论研究员等。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擅长论文写作,发表过大量理论文章,在很多刊物发表过上百篇论文,曾多次获得全国性理论研究会一、二、三等奖。
热爱散文、诗歌等文学创作。

年华,河北保定人。一个自幼喜爱文学和诵读的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小女子。一个热爱大自然纵情于山水间的充满豪情、侠肝义胆的大女子。还是一个愿意一生都游弋在朗诵的海洋里欲将文字赋予灵魂的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