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观点,改变命运的从来不是知识,而是能力。能力源于两个东西,知识和实践。
知识仅仅是改变命运的基础,知识本身改变不了命运,只有把知识应用了,结合实践,形成能力,凭借能力创造出价值,能力超强,价值就越大,回报相应了就越多,改变命运的幅度也就越大。
赵括的知识够多吧,“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天下莫能当,恐怕就连赵奢和廉颇也说不过他吧。可长平一战,身死国危。国家每逢战乱,必有大批办公室将军退位,大批战场将军获得启用。还有,专业知识太强的人反而当不好企业领头羊的。会打仗的项羽最后败给了刘邦。通用汽车前前任总裁因自己研究汽车气冷技术,差点毁掉整个通用,导致大量水冷工程师离去,后被挚友诘问:“你是要当个工程师?还是要当总裁?”,才幡然醒悟,放弃技术。
现在社会中,最成功的人中绝少有学霸。有报题名“高考状元,无一成才”,“第十名效应”早成公论。这些无不说明,知识改变不了命运。相反,知识很多的书呆子们倒是普遍的很。工作没能力,干活没力气,见谁不服气,被老婆常出气。
性格决定命运,有一定道理,但尚欠全面。性格是决定命运的一部分因素,更需其它要素配合才行。
试问,哪种性格人命运好?性格温静的人命运好呀?还是性格果决的人命运好呀?敢闯的人命运好呀?还是性格保守的人命运好呀?有肯定答案吗?没有定论,但有定律。一般来说,任何性格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同工作需要不同性格的人,警察军人需要果敢,科研需要内向,艺人需要外向。易经有云:“当位”。废物放对了位置就是宝物,如粪便之于农田。宝物放错了位置就是害物,如信号发射器工作在隐身战机上。只有把特定性格的人放到特定的岗位上,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好的价值,获得最大的成功。
其实,不论何等知识性格,人真正需要的是素质。知识是学习来的,能力是历练来的,素质是修养来的。
要成为优秀且幸福的人,离不开学悟践修四个环节。教育也分很多层次,有基础教育,技能教育,更精英教育。老师也有多种,有教考试的,有教干活的,有教做事的,也有教做人的。
古人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明师指路”。
最最关键问题在于,你有追求吗?老年人骂人最恨的一句话就是:“没方向货”。如果一个人没方向,没责任意识,什么知识,什么能力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