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老师孟裕斌
文/黎青屏
我们读高中时候,体育老师叫孟裕斌,陕县西大营村人。孟裕斌老师身材魁伟,体格壮硕。用一个词来比喻,就是虎背熊腰。
起初,孟裕斌老师是在张茅乡杨村小学教书。要说孟裕斌老师不适于教书,他说话有点口吃。一发急,就是:“吆,吆,吆…”说不出来。不过,孟裕斌老师有特长,擅长摔跤,获得过河南省赛事亚军。在杨村小学短暂过度,陕县第三中学成立,就到三中学校做了专职体育老师。
孟裕斌老师特别能吃苦,学校只有他一位体育老师,每天清晨第一个起床,带学生出早操;还要辅导早上的课间操;不分年级,上所有班级的体育课。并且每个年级的体育课都备有具体教案,按教案上课。
孟裕斌老师虎背熊腰,却不笨拙。打起篮球,出手迅疾如风,体育上,各种示范动作,标准到位。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 看见孟裕斌老师跟同学们能互动,很投入,很认真。免不了就要得意忘形,挑逗孟裕斌老师。据说有一位陆姓同学,体育课上心高意大,学起孟裕斌老师说话:“吆,吆,吆…”
孟裕斌老师问:“吆,吆,吆,你学我是咋了?”
陆姓同学说:“吆,吆,吆,我哪瘩学你了。”
孟裕斌老师说:“吆,吆,吆,你个陆二蛋。”
于是,陆同学陆二蛋的绰号叫开了。40年过去了,同学聚会,都还拿陆同学跟孟裕斌老师的交锋当笑料。
要说口吃是孟裕斌老师的短板,有时候却成了优势。遇到天阴下雨,有的老师以体育不能上室外课为由,想挤占体育课时。孟裕斌老师就表现出小气来,说:“下雨了,我上室内课,讲体育理论。”想挤课的老师没办法,只好作罢。
也有的时候,同学们感觉体育上室内理论课,枯燥无味。教室里嘤嘤嗡嗡乱说活,甚至个别人起哄。孟裕斌老师就把体育课上成语文课了,他拿一本文学杂志,上了讲台说:“给大家读一段小说。”教室里顿时寂静下来。孟裕斌老师口吃,读起小说来,发音慢,显出吃力的样子,却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饱含感情,富满韵味。同学们听了还想听。孟裕斌老师工作繁忙,却还爱好阅读,他拿到课堂上读的小说肯定是他读到的最优秀的小说。
不过,我们高中两年,遇下雨天,也上过几节体育室内课。只是孟裕斌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读小说。他给我们讲的体育理论都是体育常识。
孟裕斌老师还有一项特殊本事,夏天里上街买西瓜,从街这头走到街那头,买到的一定是满街上最甜的西瓜。人都说孟裕斌老师眼睛厉害,穿透能力高。
1978年以前,学校会出现某个班级秩序乱,难管理。孟裕斌老师就临危受命,当班主任。秩序立马好转,半个学期下来,期中考试,再与同年级班级比较,在原有基础上明显前进了。
改革开放初期,粮食还很紧张,同学们在学校搭伙吃饭。大家最巴望的还不是孟裕斌老师读小说,而是孟裕斌老师管伙房。孟老师管伙,每月一盘点,收回饭票与伙房实物对照,肯定结余。于是拿总务处公章一拓,拓出些临时饭票发给老师同学,每人一张或两张,那么这一顿或两顿饭就把结余平分给师们生改善生活了。
于是,满校园里到处都是对孟裕斌老师的夸奖,赞誉,感激之词。
离开高中学校恍如昨天,转瞬可是38年过去了。回想起来,我们从孟裕斌老师身上感受到的是他的敬业,睿智,正义。我们从孟裕斌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体育,更重要的是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2018年11月7日夜于郑州南站

黎青屏,河南省三门峡市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三门峡市处理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