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口罩怎么也不会想到,它竟然能把市委书记和市长拉下马。
一
2020年,口罩的威力有多大?
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钟南山院士给我们的忠告是:出门一定要戴口罩!于是,口罩成为了2020年开年之时最抢手的重要物资。
2月24日,云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监委对大理市违法扣押征用途径大理的外省防疫口罩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对5个单位、8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其中,大理市委书记高志宏被免职,大理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淑敢被撤职。

这是一起发生在疫情防控工作最紧张时期的舆情事件。1月25日,大理市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大理紧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大理市在对途径货车检查中,对随车手续不全的598箱口罩进行了暂扣,随后进行有偿紧急征用,并将征用的口罩分配到辖区内的医疗机构、乡镇、街道、社区、公安等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这批批口罩市云南顺丰速运大理分公司承运发往重庆的口罩。大理暂扣外省口罩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后,迅速发酵,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有网友称,不止重庆的口罩在大理被扣,还有浙江、湖北黄石等多地的口罩在大理受到了同等待遇。
大理“截胡”口罩上了热搜,成为疫情之下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云南纪监委的问责结果公布,这起“口罩风暴”的结果是导致5个单位、8名责任人被问责,其严厉程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这场“口罩风波”的另一个侧面真实地折射出了口罩的稀缺性,你可以试想一下,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态势下,作为地方政府为了一批口罩不得不采取了非常行为,并为之犯下了大错。
疫情发生之后,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口罩竟然成了抢不到手的年货;而让大理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口罩竟然把他们的父母官拉下了马。
二
2020年,买一只口罩究竟有多难?
1月28日,大年初四。在家中宅了几天的我下楼去买菜,发现小区里有不少人没有戴口罩。随手拍了几张小区的照片,在今日头条里发了一则不到200字的微头条,表达了我对不戴口罩者的担忧。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则微头条在一天之内竟然成为了阅读量130多万的爆文,留言评论100多条。在评论中,很多人都在吐槽“一罩难求”。看到众多评论,我才意识到口罩的难买程度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
口罩如此抢手,我顿感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春节前,为了防护雾霾,妻子从卫生院购买了两包一次性口罩,一包20片的那种。当时没有想到口罩会如此走俏,所以并没有对其多珍惜,也没有感到有多么珍贵。意识到口罩的珍贵后,我连忙检查家中的“余粮”,嗨,已经用掉了一包,还有一包20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算算日子,节省着用,应该能坚持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于是乎,在口罩难求的囧况下,我并未为口罩犯愁。
市面上的口罩紧缺,特殊情况之下,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有不少人为了牟利而不惜手段,却因此栽了跟头。

据2月15日,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疫情防控期间第三批违法典型案例:
1.襄城县查获一起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口罩案
2月10日,襄城县市场监管局联合襄城县公安局在襄城县十里铺小张庄村薛园自然村一院落内查获一生产仓储车间查获一条生产婴幼儿口罩生产线,经过对现场详细的排查,共查获成品婴幼儿用口罩32398个、半成品15200个,生产口罩用芯棉61包(7×150米/包),襄城县市场监管局迅速依法对其下达了扣押决定书,现场查扣的产量登记表显示,该窝点涉案口罩共72350个。因该案案值较大,涉案人员众多,社会影响恶劣,已涉嫌违反刑法,公安机关已立案。
2.许昌市某公司涉嫌哄抬价格及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2月8日,建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许昌市某公司进行调查。经查,在疫情期间,许昌市某公司向许昌市魏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许昌市建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销售华豫牌口罩共计12100个,经营额共计118100元。经华豫牌商标所有人河南省华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鉴定,该公司销售的2批次口罩均属于假冒产品。
3.许昌某大药房有限公司八一路店涉嫌哄抬价格案
1月26日、27日,许昌市市场监管局连续两次接到群众投诉,称许昌某大药房有限公司八一路店销售的口罩60元一个。经查,该店存在哄抬价格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之规定,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局拟于近日对其进行处罚。
4.襄城县某商贸有限公司涉嫌销售商品未按规定明码标价案
1月30日,襄城县市场监管局在对襄城县某商贸有限公司日常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在疫情期间销售的时尚防护口罩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明码标价,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襄城县市场监管局已于2月10日向当事人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
5.许昌魏都某烟酒礼品店涉嫌销售“三无”口罩案
2月7日,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魏都区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许昌魏都某烟酒礼品店销售的口罩无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经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魏都区分局现场检查,情况属实,该局于当日对其立案查处。
以上的案例,无论如何人家有口罩在卖,但长葛的这位却有点更加不仁义了。话说,2月8日,长葛市公安局接到举报称,有人在网上以卖口罩为由实施诈骗。民警侦查后很快将于某抓获归案。于某交代说,1月底到2月初,他看到市面上口罩紧缺,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先后5次通过网络发布销售口罩的虚假信息,居然骗到了30余万元。
唉,口罩啊,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真的是一面照妖镜,很多人因为口罩而被“罩”了进去,你说亏不亏?
三
大难之时,总是有人在彰显大义!
1月30日,禹州市恒利来合金公司利用自己的客源关系从豫北购回了50000多只口罩,口罩运到到禹州后,该公司立即派人送到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花石镇等地,分发给一线防控疫情的工作人员。这些口罩,在防疫物资紧缺的关键时刻,无疑是解决了防疫人员的燃眉之急。

1月31日上午,新郑轩辕故里站高速口,一辆白色豫K牌照的轿车驶下高速后,按照疫情防控执勤卡点要求,该卡点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流程依次给他们量体温、登记……所有的程序走完之后,三个小伙出乎意料地从后备箱拿出三大包口罩送给了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这三大包口罩有600个。这三位小伙是许昌人,分别叫朱涛涛、杨东升和赵金磊。他们三人当天去郑州办事,开车经过新郑。
他们把紧俏的口罩无偿地赠送给了素不相识的疫情防控人员,这份爱,不知道温暖了多少人。
疫情之下,生活在农村的人,口罩能买的到吗?不用调查,答案肯定是很难!

在建安区陈曹乡的郑拐村,村民们却不会为买不到口罩而犯愁了。原因是,2月9日,他们村的小伙胡军芳为村里捐赠了10000多个口罩。
1983年出生的胡军芳初中毕业后的他一直在外打拼。前几年,他在许昌从事电子商务行业,主要通过拼多多的电商平台经营服饰、鞋帽、床上用品等日用百货。疫情发生后,他和家人一直待在许昌家中没有出门。2月9日,他听说老家村里的人没有口罩戴,超市里也没有口罩卖后,想起自己的仓库里还有几万只口罩,遂二话没说,到仓库里找出口罩送回了老家,5000多只口罩赠送给了父老乡亲,6000只口罩送给村委让他们用于疫情卡点人员的防护。
这些口罩是他前年批发回来当作礼品送给客户用于防雾霾的。胡军芳的仓库在蒋李集那边,他从仓库向外送的时候,附近村里的人看到后,想在他这购买口罩,他就为他们捐了2300多个口罩。从2月9日开始,他陆续为陈曹乡政府、郑拐村、尚庄村、双庙村、乡卫生院和蒋李集镇的谷徐王村捐赠出了33000只口罩。
“老家的乡亲急需,我这边刚好有,如果让我拿着口罩卖钱,我做不到!”胡军芳说,虽然在疫情之下,口罩的资源很紧俏,但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卖口罩挣钱的,“这个时候,我卖口罩挣这个钱,我心里过意不去!”
30000多只口罩,且不论当初他批发的成本是多少,单单就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能够倾囊而出免费捐赠给乡村和农村防疫一线,这种大义之为,着实让人感动。
四、
疫情之下,平价口罩正在逐步上市
口罩的商机,被很多人发现并抓住。朋友圈里,不少人在发布销售口罩的信息,发布的图片显示大部分为正规厂家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厂家大多为新乡长垣的。
看到的多了,突然萌发了询价的想法,遂私信了一位朋友。对方立马回信说:“哥,现在口罩有点贵。”“多少钱一个?”“你要的话,4.5元一个。”呵呵,确实不便宜啊。
不过,说实在的话,在这种情形下,不管贵贱,能买来口罩就已经不错了。
不过,随着政府调配的平价一次性口罩逐步上市,口罩之急将逐步得到缓解。
2月17日,许昌发布通告称,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疫情防护基本需求,经许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调配一批一次性口罩投放市场。首批40000个口罩以每个1.3元的价格,指定许昌大参林保元堂药店定点销售。

一、预约名额:共计8000个名额,每天预约4000个,分两天预约完成。
二、预约时间:2020年2月18、19日,每日9:00--18:00。
三、预约数量:每个名额一次限购5个口罩,每人(同一身份证)两天内最多可中签一次。
四、预约方式:在“i许昌”APP预约口罩,当日21:00公布中签结果。中签市民可在次日9:00--17:00前往选择预约的门店进行购买。摇号采用随机方式,非先到先得,未预约成功的需重新预约。
这一消息发布后,立即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一天后,又有很多人在朋友圈里吐槽:预约口罩实在是太难了,严重怀疑“i许昌”是在借口罩之名做吸粉之实。更有人比较激愤地说:对不起了,“i许昌”我卸载了!

40000个口罩,8000个名额,每天只能预约4000个!
许昌这座500万人口的城市,按照城区人口50万来计算的话,你可想而知预约的成功概率是多么小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投放的一次性口罩由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这家位于鄢陵的企业原本并不生产医用口罩,为了弥补许昌市场口罩的缺口,企业和相关部门联动,迅速为办理好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生产经营手续并投入了生产。如此效率,着实让人振奋。
这样的事情,随着第二批60000万个口罩的投放似乎有了转机,2月22日,许昌市再次向市场投放60000个口罩,同样采取预约的方式进行购买。
为了体验,我也在“i许昌”APP上进行了预约,预料之中,我的预约没有成功。但让人欣慰的是,朋友圈里有人晒出了预约成功的图片,随之感叹了一句:终于轮到我了。

一句简单的话,在道出了预约口罩的难得,也透露出了预约成功后的喜悦。
一个小小的口罩,在全民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折射出了人间百态,大难之前,有人见利忘义,有人仗义忘利。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相信,困难是短暂的,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共度时艰。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