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電格律讲座 第三讲
第一节:作诗选材五戒
在作诗立意问题上,经过历代发展,有五戒之说,
即:一戒讥讪,二戒谄谀,三戒鄙俗,四戒纤亵,五戒剽窃。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八病五忌”,而对“作诗五戒”,也应当注意。现分述如下:
一、戒讥讪
因为古人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对讥刺嘲讽的诗作看成是下品。
讥笑、讪笑都让人发烦,何况写讥讪诗句呢?“古来谑语嘲歌,大都轻薄者之所为”。
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诗词中含有对不正的风气等以讥讪的方式批评,也是不能强制的禁止吧。
不过要谨慎,因为得到的信息不一定与事实相符,如是冤案,偏见。那你的诗作也就是废品了。另外写讥笑、挖苦的诗,一是无端的去积怨得罪他人,犯不上。二是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利。所以讥讪之类的诗最好不写。
二、戒谄谀
谄谀与前边讲的讥讪相反,谄,谄媚 chǎn mèi 也。谀,阿谀 ē yú 也。谄谀,说白了就是“溜须拍马”。
当然,你写赞扬诗可以,但不要过分了。过分了就是谄谀。
特别是对某些个人的赞美,更是如此。万一那人倒台了,你的诗也会变了废品。
更重要的是,有时你颂扬了某人如果过头,不仅旁观者发烦,如果被颂扬的是个“多心眼的”之人,还以为你在“反说”,也会报复你。拍马屁没拍好,拍蹄子上了,还会蹬你一脚。你犯得上吗?所以,这不仅是写诗,也是如何做人,弄不好还会惹祸是非上身。作诗者是要注意的。
三、戒鄙俗
对于“鄙”与“俗”,诗家认为:诗的“鄙”是立意上出现的问题,“俗”是在造句上出现的毛病。
为了不“鄙”,写诗不能出现“低三下四”等卑鄙的意蕴,当然又不能“牛逼哄哄”。作诗也要守中庸,不卑不亢才好。
俗,在诗中主要是针对格律诗而言,要远离“俗”而现高雅。因为诗是要求文雅,不像曲,可以偏于白话俗语,而填词则介于文雅与白话俗语之间。如果格律诗也要“求解老妪”(主要是指没文化的老太太,因历史上的原因,以前的特别是古时女人大多是很少受到文化教育的),那就不是高雅特点的格律诗了。
四、戒纤亵
纤,纤细与技巧。如1到9字诗,是偏于文字游戏,还有地名、人名、药名、数目过分入诗,已成游戏,都看成是纤。当然用的恰到好处,则是另说。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等四句,每句都带有数目、物件名或地名等,也是一首好的格律诗。如果将名、数目用到对联,可以成为佳句。用到词曲中也很好,但用到格律诗诗中要谨慎。
亵,是指亵玩、艳情之类。如将词的花间风格入诗,弄不好就是“亵”。词、曲带有适度的花间尚可,并且也是一种风格与流派。但是格律诗中避免出现吟弄风月、歌于花间、鸳鸯蝴蝶之类。甚至低级下流,更应禁之。
五、戒剽窃
古人云:“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但偷也不是随便都可以偷的。
作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
偷势,是效仿名家好诗笔势。偷得较艺术,可以不见踪迹。
很多人认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就效仿了崔颢的《黄鹤楼》的势。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家不妨比较一下。
如果大家能偷其好诗之势,我感觉是可以写出好作品的。
偷意,是指引用古人、名人、他人的原著中的一些字句,或颠倒词序,取意或换成新的意境。你若化得好,也可以。但要谨慎,尽量避免引起偷意的猜疑。
最为糟糕的是下边的这个偷语。这纯属剽窃!
偷语,是指将名家、古人、他人的诗句,改换几个字就充为己用。这个是要不得的。
有的人只是改变了个别词字,几乎是生吞活剥,狗尾续貂。
特别是对于偷语,表面看是取巧,实际是拙劣的剽窃行为。
在格律押韵方面还有八戒,想知道,请看下回分述:
苗電, 字烈光, 河南西平人,中国西平-嫘祖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理事,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诗词学会会员,驻马店本土文化与文明生活研究会会员。中國新聞報社《盛世诗韵》编辑组主编。近年来主编《盛世诗韵》第一集、第二集;驻马店市《天中记忆·诗词卷·西平篇》编委委员、《西平古今诗词选》副主编、《黉门今古》杂志诗词板块责任编辑,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散文札记、诗词曲赋百余篇(首)。
地址:河南西平县老干局五楼《黉门今古》编辑部。
联系电话:18939676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