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王杰 2
文/周凤森

水土一方(2)
1942年农历10月10日,秋高气爽,万里云淡,王家大院犹如往常一样安稳井然,秋收刚刚结束,院子里堆满了尚未剥皮的苞米,正堂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红的尖椒,一条花狗安然地躺在门口,几只小鸡正草丛中追斗逐打。王俊亭抽着旱烟,站在北屋门前,心中正谋划着如何深耕土地,以备来年更获丰收,王儒堂在院里擦拭着农具。突然,正在王家大院西厢房裁衣服的张淑英感觉肚子疼痛难忍,头上渗出豆粒大的汗珠,她预感什么将要发生,大声喊着窗外的男人,“孩子他爹,快叫咱娘来,快叫娘来,象是要生娃了”,王儒堂放下手中活计,急忙跑回屋,一看媳妇双手捂着腹部,满头大汗,他先扶着媳妇上坑躺下,接着跑向北屋正堂,边跑边大声叫着,“爹,娘,淑英肚子疼的厉害,象要生娃了”,王俊亭一听,忙扔下烟袋对老伴说,“他娘,快去南邻叫接生婆”,随后又安排大儿媳准备接生用品,小儿媳闻声也快速跑向西厢,整个王家大院一下忙活起来。
一会儿,接生婆走进院子,二话没说径直随大儿媳妇进了西厢,随后里面传来了淑英的阵阵叫声以及接生婆的安慰声,大家慌乱地站在门口,眼睛盯着西厢,焦急地等待着,两袋烟的工夫,从窗户里传来了一声婴儿响天彻地的啼哭声,接生婆隔着窗户连连大声说道,“王家有种了,是个男孩,是个男孩,二媳妇身体安康”,听后王俊亭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大家悬着的心也都落了地。

王家添了男丁,自然是件喜事,消息很快传遍全村,远亲近邻南客北友前来问讯贺喜的络绎不绝。王家大院一时成了华堌村的热闹中心,连续几天,王俊亭都带着二儿子王儒堂穿梭于院里门外,迎来送往中答谢着四方来客,憨厚的王儒堂见人作揖送礼,喜不自禁,整个王家大院欢歌笑语,好不热闹。喜事渐渐平静之后,王俊亭对大儿子王廉堂说,“廉堂,咱家就数你肚子有墨,快给你小侄起个好名子”。其实,王廉堂也知责无旁贷,心中早有些盘算,他知道这事推脱不了,就主动和二弟、三弟商论了半天,最终确定了乳名叫王芳,大名叫王遵明。从此“王芳”就成了大人们呼唤王杰的乳名称谓。
转瞬即逝,1943年的春节已经临近,刚满二月的长孙小王芳自然成为这个新年的王家主角。虽说是个兵荒马乱的年头,但家里添丁,又是长孙,也就注定与往日不同,王家上上下下也显出格外喜庆。过年了,一家子十几口人欢聚一堂,二媳妇刻意给小王芳打扮一蕃,他头戴红角帽,身披绿斗蓬,脚蹬虎头鞋,手巧心细的淑英又特地在额头上给小家伙点了朵红梅,一脸可爱之气,满口稚嫩之声,令全家忍俊不禁,小王芳被大家抢来抱来,开心抖笑着,而他自己却茫茫然地环顾周围,似乎正在习惯着小主人的称谓。看着可爱淘气的长孙,王俊亭的脸上乐开了花,皱皱的眼睛始终盯着王芳,生怕漏掉每一个好玩的细节。年前,王俊亭又让王廉堂特意写了一幅对联,挂在正堂中央,与大厅八仙桌后的祖上牌位正好呼应,左联是“忠厚传家久”,右联是“诗书继世长”,横批是“翰香盈梅”,这幅左右对联源于苏轼的《三槐堂铭》,对于横批,王廉堂也是动了些脑子。王家自从王芳降生后,王俊亭对长孙更是寄于厚望,王家大院从此生机盎然。

王芳就是后来享誉天下的英雄王杰,王杰的家史与出生过程,在乡村而言再平凡不过。王杰出生的四十年代初期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所处的艰苦岁月,那个时候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中美英苏成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四大巨头。从抗日战争胜利到解放战争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抗美援朝胜利,从社会主义改造到人民公社运动,包括王杰在内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的那一代英雄们都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也许时势造英雄,也许英雄造时势,英雄本色源于思想铸造的与众不同!一个英雄的荣辱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就是高尚情操与精神内涵的凝练过程。在那个轰轰烈烈的革命年代,多少热血青年带着雄心壮志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滚滚浪潮与伟大事业之中,他们耳濡目染着革命的故事,日夜哼唱着革命的小曲,时时吮吸着革命的营养,处处洋溢着革命的气息,他们也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然后前仆后继,死而后已,书写着一阙阙英雄赞歌,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而这些代代辈出的英雄们,不恋名利,忠诚于党,忘我奉献,视死如归,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可爱的人,英雄本是铁骨铮铮的人民子弟兵。

作者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潍坊营里人,网络作家,作品散落于网络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