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辉霞
这幅作品取法汉代曹全碑,粗看整体尚可。但从笔法上,尤其是起笔和折笔处受楷书影响,存在楷法。结构上对曹全碑的疏密聚散的关系理解不深,以致失去了曹全那和秀美飘逸的神韵。落款略低了。建议多读帖,体会曹全神韵,再临摹更能事半功倍。


作者:崔峰强
这幅作品学欧阳询楷书,笔画瘦硬,字形修长,颇具功力,但题字是部,疫字疒部和殳部明显失控,威字弱了。当代学欧体的人非常多,但都或多或少受到二田的影响,这一定是要注意的。


作者:刘新贞
这幅作品取法柳公权,但同时又有颜体特点,想来有两种可能,一是借用字典集字成篇,二是既学颜又学柳。学书法融铸百家,自成一体是对的,但前题是对一家一体有非常深的功力和理解才行,这也是许多人始终难以学好的原因吧。


作者:冯栾中
这幅作品是写颜真卿的,雄伟粗壮,挺有气势的,但写颜体另一方面也容易写俗,所以我感觉学颜最好把颜各各时期的碑帖都看看,然后再去追他的朴厚古拙大气。


作者:朱银坡
这幅行书作品有一定基础,但取法不明显,整体章法上字的大小,正斜,轻重,墨法的浓淡枯润也不明显,造成整篇没有节奏,建议选一个好的行书名帖从笔法到结字再到章法进行分析临摹会有更大进步。


作者:崔凌燕
这幅作品学欧体,笔法干净,结体稳定。但我前面说了当代学欧都受二田影响,往往都有巧媚单薄的感觉。所以要想写好欧体应追本溯源,欧阳询是取法隋碑和隶书的,所以还是要往那种寓险峻于平正和笔法的朴厚去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