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解析詩歌-我意
解析诗人的”我意”
文/ 古道
对于诗评,诗界不时泛起嗤之以鼻的声音。其中代表性的意见一是认为诗无达诂,有多种解读,因而否定诗评“一解”的意义;二是认为根本无法揣测作者的意图,任何解读都是妄测。
由于篇幅关系,今天我只针对后者谈一点看法。
首先,诗人的“我意”在大多数合格的诗中都是有的。既然有,为什么不能通过解析来剥出和呈现它呢?
其次,不知批评者有没有意识到一种情况:有时,连诗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我意"是什么,但偏偏写出了一首好诗。
由于现代诗越来越倾向于内心深处的表达,在一些优秀诗人的潜意识中,常有一些并不成形的东西在闪现,他敏感、及时、准确地抓住了它们,但却未必知道它们是什么。诗人此时比任何人都更接近了秘密,为之迷醉,并用诗句呈现了它们,却在同一时刻,与他人一样为之困惑。
那么这时他人的解析,显然具有帮助锁定、提炼、归纳的积极作用,它能帮助诗人认识诗中呈现出来而他没有明确意识到、或意识到但无法归纳的价值和意义。
这时的诗人可视为一个具有梦境表达力的精神病患者,他说出的只是“虚妄的真实”。而解析者则是医生,能看出其中透出的他的情绪指向和深邃迷人的精神世界。这是诗人与诗评者角色置位的一种极端状况,并不罕见。
对好诗的解析当然是有意义的。以我对意象诗的解析而言,我通常解析在深度意象表层下有具象对接的作品,也偶尔解析一些深度意象中具象缺乏或模糊的作品。我解析诗歌,既是基于读者读不透一首好诗的深切同情,也是基于找出和欣赏诗人精神指向或精神症结的一个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