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坚持实践,并敢于质疑“圣人之言”的做法得到了梁启超、孙中山的赞叹,并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王阳明28岁时,在父亲的安排下考中进士,官居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步入仕途的王阳明仍然没有忘记作“圣人贤者”的梦。
《孟子-战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王阳明也没有逃过《孟子》这口“毒奶”。 明正德皇帝登基后,太监刘瑾权倾朝野,以刘瑾为首的宦官们干涉朝政为祸百姓。 言官戴铣,御史薄彦徽等人上书弹劾刘瑾、高凤一伙,结果引火烧身被判死刑, 圣人都敢质疑的王阳明自然不会把昏君放在眼里, 王阳明启奏正德皇帝请求释放戴铣等人,结果吃了一颗核爆瓜,被刘瑾重则四十大板后被贬官,发配贵州龙场当师爷。
王阳明在前往贵州的路上,遭到了刘瑾手下的行刺,王阳明跳入河中假装溺死才逃过了一劫。
经此大难的王阳明逐渐怀疑人生,遂在龙场的山洞凿了一副石椁,日夜澄默端坐其中静心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