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篇小说
军中情报人的(38)
辛金 著
录音测向机生产量少,满足不了整个部队的需求,机器运来多少梁岘君优先装备北疆特工。
测向员经过辛欣辅导讲解机器工作原理、性能、操作步骤等,又经过刻苦练功,很快都能熟练地操作使用录音测向机。手工机器“一转准”的测向技术,把测定讯号方位的时间缩短在两秒之内,准确率保持在99%,这是辛欣苦练而得的绝活,杀手锏。实战中,他采取手工测向和录音测向相结合,两者同时进行互为弥补的测向方法,确保只要能侦听到,就能测到测准。
一天夜里,辛欣头戴耳机,手不停地转动着KPM机的细调,他从短波搜索到中波、长波、超长波,突然,他听到干扰声中,隐藏着忽大忽小的嗡嗡声,仔细辨别嗡嗡声里还夹杂着电磁波的干扰声。他以为机器故障,赶忙唤来技师。技师仔细检查机器,并没发现毛病,猜想是遇到磁爆。辛欣不认同技师的观点,认为在秋天不是磁爆易发的夏季,哪来的磁爆啊!他左右调整微调,在相当宽幅波段里都有嗡嗡声。他又左右扩大搜索范围,觉得嗡嗡声更大。突然,他听到一个俄语报话台,从报话台的电流声断定其电台功率非常大。在报话干扰里,他又听到咔的一声。辛欣反映敏捷,在他迅速转动角度机的同时,录音测向机随之启动,来个双保险,一准测定了老狐狸的藏身之所。辛欣反复操作录音测向机把所得结果与手工测出的结果相比较,因干扰太强录音测向机竟然失灵未测出方位。辛欣把手工测得的数据上报。经情报分析员综合分析,辛欣这条线指向我国的西北方向的边疆地域,大致在内蒙巴临至边境一带。大多数情报站没发现此讯号,还有少数情报站虽侦听到讯号,但没有那一转准的测向技术,没能测出方位,只能提供个大概的参考度数。全情报机关只有辛欣这条可靠线,只能断定698的可能方向,确定不了位置。方向指向我国的北疆备战的前沿城市这还了得,首长急令抽调技术骨干组成特别工作组,奔赴巴临,狼山镇,一旦讯号再次出现,一举捕获老狐狸。特别工作组分为两个组,每组有五人组成。巴临组由薄海处长亲自带队,辛欣是成员之一;狼山镇组由戴淑珍带队并任组长,岳晨阳任副组长,时顺良是成员之一。
薄海带领工作组日夜兼程来到巴临,并与盟旗里的公安局联系,要求公安人员一律着便装出警配合,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薄海先选中了巴临北五十公里外的无名小村,借用一户民房,用最快的速度架好机器,立即投入工作,日夜监听,不放过一个可疑的讯号。
戴淑珍来到甘肃狼山镇按计划布防,一切进展顺利。巴临和狼山展开了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698再狡猾也插翅难逃。
宋筱筱的先进事迹经旗共青团委整理润色又经记者采访拔高发表在报刊上推向盟旗号召向宋筱筱学习。来自外界的推力使宋筱筱成了旗树立的一面旗帜,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使她不敢相信这都是真的。
旗共青团团委书记是位四十岁开外的汉族男子,叫张清石。张清石是一九六二年从部队转业的营职干部,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张清石在队部服役期间,恰是苏联专家援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大干快上时期,张在政治部工作,经常接待专家,陪专家跳舞,游山玩水,和几个专家关系特别密切。张清石农村兵,在家生活苦,没享过福,提干后的优越感一下进入了天堂似的,飘飘然起来,放松了思想改造,一味地追求享乐,屡屡受组织的批评教育和处分。人常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被“苍蝇”盯上后作了俘虏。
张清石长相不错,相貌不赛潘安,也若宋玉,标准美男子。可好钢用不到刀刃上,他凭着英俊潇洒的外表,跟着苏联专家“老板”学精了勾搭女人之术,和专家沆瀣一气助纣为虐,猥亵女护士、蹂躏女演员、强奸女战士、勾搭社会女青年,一株株鲜花因他们而凋谢,一朵朵花蕊被他们所摧残。后来中苏关系破裂,有人要求组织上也清算张清石他的罪行。善良人菩萨心肠,惩恶总会网开一面,治病救人为目的,部队首长找他谈话教育拯救他,他表示痛改前非,接受组织上的批评教育。可他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骨髓里蕴藏着叛逆的基因,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又接连犯错误。他属屡教不改,首长对他仁至义尽,随之,张清石被扒下军装转业回地方。
旗共青团委大树特树宋筱筱为典型,筱筱身份地位变了,时常参加些会议,不断被公社学校请去作报告,一来二去与张清石熟悉了,张清石看上了这位长相秀丽思想单纯的上海姑娘。欲取之,必先予之,给足恩惠才能达到目的。他设法把筱筱调到旗共青团委工作,加官晋爵,为他所用,为他卖力,为他效劳。他多年积累的经验,深知女人的共性是纯洁善良,心软轻信,几句好话,略施恩惠,栅栏皆倾,门庭洞开,毫无戒备之心了。
如何才能把宋筱筱调到身边呢?他煞费心机,琢磨来琢磨去,想钻地方班子建设的空子。授意秘书起草份加强旗共青团委班子建设的报告,他亲自找人事部门要求为旗共青团委配名女性副书记。这要求正符合当下上级扩大班子成员中妇女干部比例,重视妇女干部,培养妇女干部的精神。旗委领导很快批复同意为旗共青团委增加一名女性副书记,并根据共青团工作的特殊性,批示由旗共青团委自行物色人选,报请旗委研究。领导这一决定,恰似张清石正瞌睡给他个枕头。
宋筱筱的声望正高,在盟旗两级干群中无人不晓“知青”宋筱筱的名字。由旗共青团委选拔,经旗委研究通过,宋筱筱很顺利地当上了旗共
青团副书记。
巴临和狼山两个特别工作组的同志们日夜轮流值班,坚守了三个多月,始终未见698再次出现,疲惫、艰苦、无聊、无敌情、劳而无功,渐渐使同志们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及厌战的情绪。是啊,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房间里,整天处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吃不好睡不着,为了保密和隐蔽,纪律约束禁止他们走出房间活动,禁止和外界接触,值班吃住都在房间里,这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对每个人都是极大的考验。他们的生活必需品由便衣公安人员负责采购定时送进来。为了减少与外界接触,大部分的日子他们只能啃饼干、吃罐头、喝开水。这样的生活十天半月还能凑合,时间一长,由于各种因素所致有的同志开始生病,发烧、拉肚子、口腔溃烂、浑身难受,甚至患上郁郁焦虑精神疾病。这些艰难困苦,病痛折磨,都没能吓住难住阻挡住肩负光荣使命的同志们奋勇前进。他们不忘党的宗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工作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坚持工作,不放过一个可疑讯号,终于在五一节傍晚十九点十二分发现了老狐狸。这次它出现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长,讯号声大清晰无干扰,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三次出来发报,好像是在故意拖延时间,有意炫耀,有意挑逗,有意暴露自己。巴临和狼山的工作组,还有不少的内地情报站都测到了它,条条线索指向国外,指向外蒙首都……
宋筱筱自幼爱美爱打扮,来到草原当知青,她怕苦怕累,自私爱虚荣,想逃避草原艰苦的生活。在茫茫草原,荒漠戈壁,她好似大海里漂泊的一叶孤舟,随波逐流,多么想拥有个宁静安谧的避风港湾啊!
宋筱筱刚来团委工作时,她对张清石的印象蛮不错,认为他英俊帅气,年轻有为,头脑睿智,对人又是热心肠。她晓得她能来旗里工作都是他的功劳。她对他的崇敬和好感,一多半出于感激和报恩。是啊,她忘不掉是他把她树为典型,是他把她从大草原深处调到旗共青团委当了名副书记,这令她改变命运的一步步,她没齿不忘。可后来,生活工作中时间把她与他间的距离渐渐地拉近了,形象放大了,她却发现了恩人的许多缺点。比如:他那色迷的眼睛里蕴透着凶光。在她与他单处时,他总用些她似懂非懂的言语试探她……慢慢的,她有些讨厌这位恩人了。
宋筱筱到旗共青团委工作,自打张书记找她谈过几次话后,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往天真活泼爱说爱笑的她,从此变得沉默寡言不大爱讲话了。每天她拼命地工作,什么事也不和人计较。今天上班后,她又骑着自行车下乡了。她回到旗里已是玉兔东升,星斗密布。她感到今天太累了,晚饭也没吃就睡下了。正当她迷迷糊糊刚刚进入梦乡,咚咚咚地敲门声惊扰了她的美梦!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辛金,原名董新彩,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振兴古诗词中华诗社会员,河南省诗歌协会会员。毕业于解放军第一技术工程学院;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党校干部专修班。1969年参军,1980年转业。自幼喜爱文学,诗词歌赋。其短篇小说《老马》《二叔》《初恋》《换届》《都是溺爱惹的祸》《不信东风换不回》及新赋体《阳夏赋》、长诗《诗意太康 美丽银城》(二等奖)、《谁不说俺家乡好》(三等奖),诗集《远山近水》、组诗等作品,散见于省市县级文学报刊、杂志、月季刊、等文学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