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管闲事”的小陈
何红君/湖北武穴市钟楼社区
“兴家村网格内现有282户,1089 人,其中返乡人员218 人。截至目前,网格内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脱口而出的小伙儿名叫陈周鑫,是湖北武穴市钟楼社区网格的一名普通网格员,也是大家熟悉的“爱管闲事”的小陈。
春节,本是举国同庆、万家团圆的美好日子,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淡了节日的喜庆,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键时刻,小陈和他的同事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奔扑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用他们的满腔热血筑起防控的“钢铁城墙”。
践承诺,疫情面前毫不退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来临,网格员们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努力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上门摸排、卡点值守、防控宣传、消毒消杀、耐心劝返,他们每天用脚步织密“防护网”,以行动筑牢“防控墙”。陈周鑫虽不是党员,但他一直向党组织靠齐,在防控工作中,他以党员的标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入户排查工作,为防控疫情贡献他自己的力量。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准”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树标杆,当接地气“逆行者”。
疫情防控既需要大量的物力,也需要大量的人力作保障。防控之初,辖区大量的“双进”党员、志愿者还未报到上班时,钟楼社区人手严重不足,防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此,陈周鑫与同事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社区“活地图”的作用。早出晚归,进小区、入楼栋、入门市、驻卡点,逐户排查、逐户登记、大力宣传,摸清了辖区人口的活动轨迹,掌握了“四类人员”的基本情况。
“ 您好,我是钟楼社区的网格员,现在正在对您家进行新冠肺炎防疫入户排查,请配合,谢谢!”晚上8:30分,陈周鑫和同事一起对小区内人员进行逐户敲门排查,对流动人口进行询问、体温测量,核对身份信息。同时叮嘱居民注意卫生消毒,尽量少出门,引导居民科学防控。
为了能及时收集住(租)户信息,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小陈不辞辛苦,主动采取晚上入户的方式,为有效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所负责网格群众的健康指数。


严作风,铁面无私当“门神”。
“刘伯,出门倒垃圾呀,垃圾一天倒一次哈,记住一定要少出门,勤洗手,出门要戴口罩。”一大早,出门巡查的小陈碰上倒垃圾的刘师傅,忍不住又大声叮嘱一遍。“这个鬼儿的,眼睛这么尖,天还没有大亮,我还戴了口罩,他都能一下子认出我。”刘师傅不禁赞叹道。
疫情防控期间,要求对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但仍有少数居民不听劝阻、不惜生命,时常都想在大街上去走走、到广场上玩玩、到超市里溜溜。但是,只要是被“爱管闲事”的小陈发现了,一定会被劝返。他承诺居民,只要他们安心呆在家里,需要什么他都会想办法解决,小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此,他每天忙于为居民代购药品、配送蔬菜、购买生活用品、排查安全隐患等,经常错过了吃饭时间。
3月8日下午天下大雨,他为了帮辖区居民买药,跑了好几个药店才买到,等他把药送到居民手中,身上全部湿透,同事担心他感冒,让他先回家换身衣服,可是他说:没事的,一会就干了,简单处理后又投入到下一项工作。每天面对父母担忧的目光,他总是笑着说:别担心,我很好。在他的带动下,家庭贫困无工作的父母慷慨地捐出两百元钱支持抗疫。而他,为了居民的安全,愿意当一个健康守护门神。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小陈和临时党支部书记赵国安、钟楼社区老书记夏艾霞和“双进”党员们夜以继日的工作,疫情防控宣传做到了辖区全覆盖、无死角盲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实现了户户信息清楚、人人安心在家。封城以来,兴家村网格居民情绪稳定,生活井然,无确诊和疑似病例。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市委组织部充分表扬和肯定。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陈周鑫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普通网格员的责任与担当,默默守护者网格内居民的健康安全。
(何红君)
作者简介:何红君,女,武穴市网络中心钟楼社区主任,工作细致,热情周到,热爱文学,有多篇新闻稿和文学作品发表。
配乐购于都市头条音乐库
图文来源于钟楼社区包保工作群
编者:湖北武穴市住建局周中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