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思想简介提纲
张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宋元明清近千年内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之一。(2020)是张载诞辰1000周年。进一步研究学习普及推广张载思想正逢其时。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也为了能在90分钟左右时间内给初读者一个基本清晰的轮廓印象,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归纳总要如下,供参考。
一、对张载思想文化资源的评价。
1 、在眉县有两大资源是得天独厚的,一个是太白山,一个是张载及其关学思想。都具有唯一性。凡唯一性资源都具有无限价值,无限潜力,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一次政治局集中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讲到要求干部学历史学哲学时介绍了张载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个政治信号。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对张载思想文化的研究与宣传。
2、张载关学思想,就资源性质而言,它首先是政治资源,其次是思想文化资源,再其次是旅游资源。自元代,明代到清代,中央政府都对张载有多次嘉奖,追封。或题赐匾额,或赐配享孔庙,或追赠名号等。这些做法都出之于当时长远政治需要的考虑。今天,我们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张载思想的学习宣传,也是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中国社会长治久安,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来考虑的。其次是思想文化资源。张载与孔孟思想一脉相承,其中有继承,更有发展。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顶峰,是主流文化的一支。再其次才是旅游资源。将张载思想文化单纯看作是旅游资源,固然也没错,但难免舍本逐末,降低了张载思想的本来价值。旅游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挣钱的问题。旅游无论如何也代表不了张载思想的全部价值。
张载思想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作用是教育、教化,培训,以文化人,变化气质,优化社会风气。为今天眉县更好的发展服务。张载文化园建设的主题首先要定位在这个上。在总策划上,要吃透政治资源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发挥好主要功能,区分好核心功能区和服务区。彻底摆脱单纯旅游思维和建设仿古镇思维的羁绊。防止商业和房地产业借文化之名唱主角。防止见物不见人,让高楼大夏淹没文化和思想。
二、关于张载生平的几个问题。
大家凡在张载祠看了几个展室,听了讲解,已经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这里强调四点:
1、家庭背景。书香门第,文人世家,三代四进士,家学深厚。短暂的贫穷(少年和晚年)和高贵的精神。早期的家庭教育,家风家规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重要甚至决定性影响。即使到了老年,也很容易找到家庭父母影响的明显痕迹。研究张载时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有些研究文章把张载描述成贫苦人出身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张载在少年和晚年有过贫困生活,但内在的贵族精神却伴其一生。
2、北宋早中期的时代社会背景。一是经济文化商业繁荣;二是重文抑武,国防贫弱,民族矛盾上升。三是土地高度兼并,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改革呼声高涨。先后有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主导的“熙宁新政”是北宋最大的两次社会改革。张载都身历其间。张载的社会改革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中形成的。四是政治文化政策相对开明,文人自由空间相对较大,大儒辈出,形成中国儒学史上的第二个高潮,出了北宋思想家群体(范仲淹、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王安石等),开启了宋明理学时代。五是,以“天道之学”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科学研究成就达到中外古代历史最好水平。中国古代哲学家中,有一些同时也是科学家。如墨家人物,荀子,王充,裵頠,柳宗元,刘禹锡,张载,何承天,王廷相,宋应星,方以智,王夫之等。(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版)。
3、个人天资秉赋聪慧。从小有圣贤之志和家国天下情怀,志趣不凡。
4、看一看张载的朋友圈:焦寅,范仲淹,程颢,程颐,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邵雍,吕大防,吕大忠,吕大临等。不一般的朋友圈,不一样的人生。

三、关于张载思想的主要方面。
1,哲学思想:
继承孔孟,但有重大创新发展。
(1),太虚即气。创立气本论学说。宋明理学三大支:理学,心学,气学,气学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大旗(张岱年观点)。
(2),民胞物与。“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和谐,天下大同。世界命运共同体思想。
(3),“仇必和而解”。“动非自外”。古代辩证法之集大成者。
(4),学贵有用,经世致用。中国实学学统之祖。
(5),从天人感应到天人合一。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天人合一”。
(6),从“天圆地方”到“地圆,地动,地旋,地绕日,月绕地”。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
(7),“存,吾顺事。殁,吾宁也。”张载对生死的达观态度。活着我会顺应天道做好事情,死时,我会平静安宁。
2,教育思想:
(1)、教育目标,“求为圣贤”。使人达到圣贤境界,这是张载讲的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和最高志向。
何为圣贤?现在习惯将“圣”“贤”合称,一般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和能实践儒家生命价值观,并为天下做出贡献的人物。实际上,“圣”和“贤”是两个层次的概念。“圣人”在孔子之前早已有之。《道德经》《易经》就有关于圣人的语句。在《大戴礼记.鲁哀公第四十》中记录孔子解释圣贤的一段话:
哀公曰:“何如,可谓圣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则万物之情性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魂蜺,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可谓贤人矣?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中庸》中有一段关于圣贤的话:“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悦,足以声名洋溢于中国,施及蛮貃。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将人以德性之高低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小人。概括讲,圣贤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言足以法天下”“乃至为万世立法”。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知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一般会认为,圣贤是高不可攀的,其实不然。人人通过修行修炼修养,都可以达到。王阳明就说过,“人人皆可为圣贤”。类同于佛教经典讲的“人人可以成佛”。通过教育和读书,人人都能够成为对家国天下有用的人。

(2)、教育方法。
一是,在中国教育史上最先提出“胎教”“早教”,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强调父母言行对幼儿少儿的影响。二是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实际情况给以不同的养成教育。三是讲究学贵有用,重视组织学生实践,如试验井田,修夫子渠。
3,张载社会改革思想和改革精神。
(1)、支持王安石变法,但反对其“顿革之”,提倡“渐革之”。主张改革要与人为善。
(2)、推行井田试验,试图改变封建社会土地制度,遏止严重土地兼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当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但张载没有停留在幻想状态,而是付诸实践,开井田,兴水利,造福于横渠百姓,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验之于一乡”。这是何等了不起的理想,何等伟大的思想,何等经天纬地的情怀!今天看来,其思想价值和政治意义十分深刻。钱穆先生评论说,张载是在做社会主义试验。作为今天的改革者,共产党人,应当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和执政智慧。学习张载对于改革的积极态度,坚韧定力,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精神。
(3)、研究并推行儒家提倡的淳朴的以孝为主的婚丧民俗礼仪,以礼化人,”使关中民风为之一变“。影响至今。
4、张载的自然科学思想。主要在天文学,医学和《易经》研究方面。
(1)、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恒星”概念。
(2)、首次提出“地绕日,月绕地”。这样的日心说比欧洲的哥白尼时代早了400多年,比伽利略早了500年,比牛顿早了近600年。这些欧洲大科学家的存在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明孝宗——康熙)那个时候。欧洲刚开启文艺复兴时代。
(3)、首次对日食月食潮汐现象做了近乎现代科学的解释。
(4)、在易经研究上有突破,在讲解经典中阐发论证自己对现实的变革的观点。
清末戊戌变法的先行者并为改革而英勇赴死的谭嗣同评价张载说:“地球绕日而运,月绕地球而运及寒暑昼夜潮汐之所以然,则自横渠张子发之......不知西人之说,张子皆已先之。今观其论,一 一与西法合。可见西人格致之学,日新日奇,至于不可思议,实皆中国所有。中国不能有,彼固专之。然张子苦心极力之功深,亦于是证矣。注家不解所谓,妄援古昔天文家不精不密之说,强自绳律,俾昭著之,文晦涩难懂,其理不合,转疑张子之疏。不知张子又乌知天?”(《谭嗣同文集.隐庐笔记》)。
可惜,百年来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国民教育教材中从未讲到这一点。我们祖先的伟大的科学成就完全淹没在全盘西化的浪潮中,致使四五代人对此一无所知。当张子提出这些科学观点时,欧洲人还在文艺复兴前的黑暗中摸索。中国人引以为荣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比之于张载的科学发现犹如爱因斯坦于一个工程师之间的差距。希望今后我们的历史和科学的教科书中能够写上这些内容。
5.张载的军事思想。主要在他21岁到30岁以前追随范仲淹所经历的军事活动和和所写论强国保边的文章中。如《大顺城记》等。在姜国柱著《中国军事思想史》中有专章论述。

6,张载的家风家训。
(1)“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六有”: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3)“十戒”:戒逐淫朋队伍,戒好鲜衣美食,戒驰马试剑斗鸡走狗,戒滥饮狂歌,戒早眠晏起,戒依父兄势轻动打骂,戒喜行尖戳事,戒近暱婢子,戒气质高傲不循足让,戒多谗言习市语。
四、张载名言警句解读
(1),四为。理解几个关键字:“立”和“心”,“生民”和“命”,“绝学”,“太平”。弄清三个问题:1,这段话是对谁讲的?2,在什么语境中讲的?3,用现在通俗语言怎么讲?4,天地之心的“心”,生民的“命”,这些概念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老百姓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是我的朋友。古人环保理念的表达。
(3),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张载对辩证法和辩证发展过程的完美表达。
(4),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古代经典人性论。
(5),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古代经典认识论。
(6),动非自外。事物运动的原动力来自内部

五,学习研究张载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
(1),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是传统哲学的意义。因为宋明理学达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
(2),有助于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全党理论建设的时代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本就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因素,有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这在根本点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方面相一致。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放眼看今日之世界,马克思主义在法国,在俄罗斯,在东欧,在南美都已夭折或凋零。只有在中国百年大盛,昭明世界。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天然性和必然性。也说明中国经典传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在学习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更容易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唯物论,辩证法,民主平等,天下大同,万世太平等思想完全是中国的国粹,民族的核心观念,在中国已流传3000多年之久。不少人却以为这些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才传到中国来的。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解甚或无知,也是半个多世纪来的国民教育的缺陷和偏差。
(3),有助于深刻领会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理论。更好的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夺取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更大胜利。自信有三个基本点,一是,决对是我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别国,别党的。二是历史和现实的实践都证明是对的好的,三是坚信不移的
(4),有利于在新时代条件下治国理政。以抵制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全盘西化思潮,应对和抵制外国宗教势力的渗透侵蚀为例,大力宣传推广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张载思想,不失为斗争的利器。张载的宇宙观,世界观归纳起来,就是认为宇宙是一个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统一整体,是一个自主运动的过程。这样的世界观集中反映也同时制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士文化中的反宗教倾向。。“太虚即气”的宇宙观足以怼治有神论。因为按照这样的世界观来看,造物主,主宰神,,第一推动之类的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存在。老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这是中国古人关于神的概念的最早最本质的解释。中文中虽然有“神”这个词,但其意思与西方的上帝,耶稣,真主之类的掌控一切的神完全不是一回事。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核心都是无神论,都没有成为原生态的宗教。至于后来的道教,那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组织者借用道家思想和道家人物形象,用以号召和组织人民群众起来加入推翻汉王朝的斗争,并逐步发展为一种多神宗教,它的众多神仙原本都是曾经生活中的实在的人,后来被演绎传说为神。实际上与古人圣贤崇拜观念有关。即使这样,中国道教和西方宗教也有本质的不同。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精神》张岱年、程宜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张载集》
(3)《张载关学》姜国柱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4)《眉县历史文化丛书》卢文远主编,太白文艺出版社,2016年。
(5)《北宋大儒张载》赵军良著,太白文艺出版社2016年。
(6)《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卢文远 2019.6.23. 于眉县首善镇金桂苑
作者简介:

卢文远,男,1948年生,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先后任过眉县中学教师,眉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退休后任眉县老年大学校长,《眉县历史文化丛书》《太白山丛书》主编,《太白山志》特邀编辑。现任横渠书院特聘研究员。近20年来致力于研究张载思想。多次倡导并组织召开张载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学术文章10多篇,在张载思想研究方面做了大量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