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琴相伴,静守清欢
作者:孙小群
诵读:彭 波
配乐:仲维健

初春,花朵正徐徐绽放。花开也有声音的,你只要用心,哪怕只用耳朵也可感知花儿的娇嫩、清芬,甚或它的娴雅。
窗外,春雨无声,润泽着初初的生命;屋内,清茶欲沸,飘升着袅袅的香气。拨弦,抚琴,轻吟,漫唱,午后的时光就这样浸泡着,时光沉静而透亮。
每当在古琴前坐定,便仿佛与故友相对,促膝而谈。轻拂慢注勾挑剔间,心语便从指间潺潺流淌。我喜,那旋律便轻灵悠扬;我忧,旋律便低沉郁结。我懂这床琴,正如故友懂我一样,知道何时静默,何时微语呢喃,相诉相慰。一曲终了,浮躁的喜滤得清亮沉静了,郁结的忧变得通透旷达了。如此这般,一曲曲相谈互诉开来,一个下午的时光便在清欢里徜徉。

闲暇时亦品茗、听琴。千年前的古韵穿 越时空,轻扣着今生今世的心扉。幽然中耳朵牵引着心魄,迈着逡巡的脚步,穿越时空,走进千年前杨柳青青柳色新的渭城朝雨之中,同王维一遍又一遍的嗟叹着离别的伤感。一曲《阳关三叠》,唱不尽故人情深;寂然中入山谷野溪,一曲《高山流水》时而潺潺淙淙,时而呜咽叮咚,时而磅礴轰鸣……把巍巍高山、汤汤河流尽在胸中跌宕起伏。让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伯牙与子期的情谊千古流响,震耳欲聋;肃然中又入那凌寒之冬,把雪梅相映的脱俗高洁吟诵。玉雪为骨冰为魄,凛然坚贞最是梅。“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随着泛音的空灵、清脆、高远,一曲《梅花三弄》如天外之声涤荡着俗魂陋魄于无形之中……

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蓦然间,想起一六年九月在外事学院与众文友听琴时有感而发写的一首拙诗。那时还未开始学琴,只从聆听的角度抒发了感慨:
古琴声起
――记七方琴社听琴有感
古琴声起 云水溪边
琼台楼阁 天宫花园
捋一片云纱舞姿妙曼
吟一阙心曲空灵无边
夏荷晓岚不懂是非恩怨
春华秋月不知人间霜寒
琴声急诉 泉流山涧
蝴蝶扇翅 花枝微颤
梁兄英台楼台会见
牛郎织女鹊桥相牵
一曲心语只诉不完
企求神灵聚长离短
琴声渐亢 涛涌浪翻
水袖起伏 雷神高喊
各路神仙俯看挣扎人间
悲苦离恨情愁欲念冲天
神指轻弹甘露润落心田
疯癫痴傻贪嗔怨徐徐散
琴声幽远 禅院钟响
山谷鸟鸣 晓风拂阑
晨钟声声回荡江河山川
雾霭山岚聚散随喜随缘
放下执着贪恋胸怀浩瀚
清风明月一派皎洁坦然
琴乐终了 余音绕梁
禅意正浓 梦醒人间
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我等俗辈还不能修有此等境界,唯求自得其乐,怡情雅性而已。
清晨抚琴吟一曲,晓风拂岚净此心;
午来抚琴清风里,绿草清泉云上游;
黄昏抚琴斜阳中,彩霞浸染弦音清;
夜来抚琴窗棂下,明月高洁万物莹。
每每抚琴净心,笃定安然时,内心便丰盈而愉悦,充满了感恩之情。感恩原始时代的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感恩周文王、周武王各添一弦,使七弦古琴从此诞生;感恩上下五千年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古琴文化;感恩几千年来的文人雅士赋予古琴文化的和雅、清淡之情趣;感恩我的老师,使我今生今世与古琴结缘!往后余生,与琴相伴,静守清欢。
2020.2.27 22:44
【朗读者简介】

彭波:西安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西安市“十佳”节目主持人,陕西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委,"全民悦读”陕西阅读会常务副主席,陕西省朗诵协会副会长,中国歌剧舞剧院陕西朗诵考级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朗诵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者简介:

孙小群,笔名、网名冰莹水晶,教师。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朗诵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少儿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西安市作协会员,长安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著有诗歌散文集《为了春天》。


《永丰岐山面》大雁塔总店3月14日正式复工,请新老顾客前来就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