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比厌恶现在重要得多文/石岩磊
昨天有位网友留言说:你的文笔很好,也很有见地。能否写些抨击当前社会丑恶现象的文章,比如官员腐败、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一个戕害自己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你可以像鲁迅那样振臂高呼唤起国人的觉醒。我给她的回复是: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零星地提及到相关的内容,只是没有长篇累牍地写罢了,原因有二,一是我对新闻类题材有所顾忌,唯恐把握不好深浅,二是信息太过庞杂真假难辩,很容易有失偏颇。我相信历史是会滚滚前行,总体趋势是向好的,但人性本私永远也不会改变,出现各种丑陋现象实属正常,哪个民族或国家都一样,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性本私”的理念并非我的独创,2000多年前的司马迁就精辟地总结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丘吉尔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李贽对此阐释得更是清晰:“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现;若无私则无心矣。”“趋利避害,人人同心,是谓天成,是谓众巧。”
私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小到爱家护犊子,大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外延有所不同罢了。但并非说自私就是洪水猛兽,是万恶之源,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每项发明与创新里都隐含着竞争和博弈的暗影,在激烈紧张的比拼间拉开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大幕,在贸易往来与军事较量中促进了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人类文明也便在你争我夺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毋庸讳言,自私同样会带来众多令人痛心疾首的丑行。
诸如为了皇位杀父弑兄,为了遗产图财害命,为了一本万利来快钱,有人可以给猪肉注水,有人可以给牛奶加三聚氰胺。自私就像人体的私密部位,人们会拿块彩布遮羞,可一旦受到利益的蛊惑,就会伸出贪婪之手去攫取,哪还顾得上扯那闲篇,滑落的布头早就踩在了脚下。这跟民族种族无关,哪个国家都有为利益而起的争斗甚至是战争,佛系氛围浓厚的泰国不也有流血冲突吗?干净整洁的新加坡不是靠严刑重罚塑造出守规矩的民风的吗?人们哪可能自觉自愿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但这些问题都阻挡不住社会文明的整体提升,我小时候街边的路灯经常被毁坏,因为那时孩子们觉得灯泡很稀奇,又没有多少玩具,就总想拿石子打下来,在田间干活的老农可以毫无顾忌地随地吐痰,可到了大酒店也会低头找垃圾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是虚话,人们的素养是和物质条件有很大关联性,生活境况的改善会极大地提升国民素质,种种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必然会随着个人品行的提高以及法律的健全而减少,相信未来比厌恶现在重要得多。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横空出世的鲁迅是那个时代的需要”,而一个蓬勃向上的年代是不可能出现他那样的人物,因为既没有培植的沃土,也没有成长的空间。我更愿意把精力和时间放到发现美上面,用镜头记录它,用文字描摹它,用声音演绎它,让美幻化为一柄火把,给人性中光亮的正面添彩,给灰暗的背面掌灯。
202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