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上)公孙丑章句上

第三章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①,绸缪牖户②。今此民,
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①,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④,犹可违⑤;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诗》云:此处的诗引自《诗·豳风·鸱鹗》,以鸱鹗设喻,申述周王室危急,表明作者周公救乱扶倾的苦心。迨:趁着。彻:剥取。桑土:桑根的皮。②绸缪(m6u):缠绵。牗户:门窗此指乌巢的出入口。③《诗》云:引自《诗·大雅·文王》篇,永言配命意为人应该常常念念不忘与天命配合。④《太甲》:相传《尚书》中的《太甲》是商初伊尹告诫商王太甲的训词。⑤孽:指妖孽。即不祥、怪异的征兆现象。违:设法躲避。

【译文】
孟子说:“国君只要施行仁政,就能国泰民安身享荣耀;不施行仁政,就将国
民乱身遭屈辱。现在人们虽然厌恶屈辱,却又安于不仁的现状,这好比是厌恶潮湿却又甘心居住在低下的地方。如果真的厌恶屈辱,不如重视德行而尊重士人,使贤德的人治理国家,让能干的人担任官职 ,国家就没有内忧外患了,再趁着这大好时机,修明政教、条理法规,即使是大国也必定会对此感到畏惧了。
《诗》经里说过:'趁着天还没有阴雨,把桑树上的皮儿剥取,以便修整好门儿窗户。那居住在下面的人们 ,谁还敢来把我欺侮。'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人真是懂得道理啊!君主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谁还敢欺侮他呢?'现在国家安
定,如果国君这时享乐怠惰,这简直是自取灾祸。一个人的祸福无不是自己招来的。《诗》中说:'行事念念不忘和天命相符,好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幸福。'《太甲》说:'上天降灾祸,还可設法避免,自己造成的灾祸,简直没法逃脱。'正是说的这个意思。”

郭社会又名郭克会,笔名森燚,山东省汶上县人,男,汉族,现居广州。只上过小学,自学法律专业,获山东大学毕业证书,干过律师。曾通过行政诉讼分别撤销过济宁市政府砍树有奖的文件,山东省政府收费不当的文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央视礼宾书特聘签约诗人,中国诗歌百年华语诗歌百位奠基人之一,世界圣火艺术妍究院理事,世界汉语文化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曾获2018年首届诗歌大赛一等奖,《当代百家经典》全国征稿大赛荣获十佳诗人第三名,世界华语文学精英争霸赛杰出诗人奖等大奖。作品分别在《中华诗词大辞典》等多部大型书籍发表。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