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基因就是仁爱(下篇)
作者/三木秉凤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仁爱之本便是官民互爱之本!国家既然提倡百姓人民爱国家、爱执政党、爱执政路线,那么上层建筑当为底层人民做些什么呢?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指导思想近七十年来多次变化,但以民为本几乎已为共识,所以未来全世界纷纷效仿的中国模式,将由物权主义向人权主义转移。未来出现的中国社会的治理模式,将会成为世界之方向标杆与永恒圭臬。
中国未来制度的优秀是因为它吸收了西方近二百年资本发展模式中的优秀部分,继承了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优秀部分,又有近七十年的中国公有制及股份制实践,如果将以上三者之精枝巧妙嫁接到五千年的文明大树上,会结出何之果实?仁爱基础上的富有,不可思议但又令人期待。当然世界也正期待。
我们要用十年乃至二十年后的中国看当前问题,其实很多社会矛盾可以在发展中解决,也可以在发展后解决。什么时候解决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树立民族的威信尊严及道德基础。中国当今人伦关系中之诚信制度和涉及人民生活的各种保障制度,是百姓最迫切的两项基本制度。诚信让人感到精神稳定,保障让人感到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包括医疗,养老,教育等保障,农村人口的生存能够持续的普及保障,青年人无业失业带来的生存保障,流浪人口的基本保障等,能够影响一个木桶盛水量的短板全部补上,比修几个三峡大坝,建几条高铁更受百姓欢迎。因为它让人民的满意度逐年提高,毕竟官爱民才是民爱官的前提,国家与社会需要双向互动!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旧的封建道德秩序全部破坏,新的社会道德却未到位,我们引进了资本技术和制度,却没有引进资本主义道德,造成百年的道德空白甚至部分沦丧,现今道德底线在哪里?不仅官民不知,孩子老师皆也不知!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已不亚于经济发展,当然中国失去了一个世纪的机会,重新立德亦非一日之功。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一个没有道德仁爱底线的社会,非常可怕,子不认父,夫不认妻,朋不认友,生不认师,人和人之间,坑蒙拐骗,制假售假,人伦关系全被利益系代替,有利则为友,无利如陌路。没有道德,人就没有了安全感,同床异梦,形同陌路,今日之父子情短,明天之对薄公堂,今日为友,明日则敌。很多新出现的形形色色人伦问题,表面似乎社会问题,实则为道德问题。如果仅仅发展经济,放弃精神文明建设,则人生价值大打折扣。
二千年前汉朝实行举孝廉制度,“孝与廉”是官德两个硬标准,对长者则孝敬,为官治国则廉洁。百年中国走到今天,道德已是满目疮痍,几乎没有了人间净土,而几十年文化建设则在资本主义外来文化、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及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之间摇摆不定。仁爱之复已然大势所趋!而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解决诸多国内国际问题,做到“仓廪食而知礼节”,确为当代治国精英之智慧,但呼唤仁爱台出已不再是人伦之需而是政治之需。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